叮!你們的節氣美食播報專員阿菜上線了!
温馨提示,明日霜降。
霜降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從秋天到冬天的過渡。
按民間養生方來講,這時候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開始潛藏能量。
所以老話常説,冬補不如補霜降。(論秋膘是怎樣養成的)
不過這會兒天還沒大寒,吃羊還稍顯隆重,囤積了一身肥美的鴨子,又被我惦記上了。
紫蘇燜鴨
廣東人對吃雞的執念可謂全國知曉,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實我們吃鴨也有一套。
特別是粵西的羅定人,一年吃掉的鴨鴨,是雞數量的3.5倍!
今天這道紫蘇燜鴨,就是羅定人的拿手好菜,當地不少農莊都會拿它當招牌。
農莊做法豪橫,要將整鴨在大鍋灶裏逼出鴨油,碌到鴨皮金黃。
再把鴨子架在鍋上,一邊淋醬汁一邊窩上色,吃起來幹香有味,是道講究且費工夫的菜。
但我今天分享的,是向羅定朋友的媽媽請教來的改良做法。
家庭小鍋就能搞定,做法偏燜煮,汁水濃郁,鴨肉濕潤味美。
最特別的是,吃完肉還可以加湯涮菜燙粉,一道菜吃出滿桌盛宴的感覺。
特別適合小家庭三兩人一起吃,倚着秋風打煲,度過一個胃暖人舒爽的夜晚。
調味上也不復雜,依循阿姨教的做法,一瓶柱侯醬定乾坤。
作為一款複合的醬料,它既有黃豆的醬香,鹹香中又帶着微甜,是典型的粵式口味。
醬率百味而先行,一增香、二增色、三使醬汁濃稠,再一燜,鴨肉底子裏的味道就足夠了。
這時候整體的風味還是偏醬鹹的,我喜歡再加點冰糖,來吊出鴨肉的鮮。
除了燜鴨,你也可以給柱侯醬和雞肉、牛肉拉紅線,同樣的調味可以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像之前分享的牛雜煲,就加了它奠定基調。
點睛之筆,還數末尾撒的一把紫蘇碎,既能去鴨腥,又有禦寒的功效。
熱力烘出紫蘇清新馥郁的香氣,温柔地浸潤了鴨肉,又鑽進你的鼻腔,還沒出鍋呢,就撩得你嘴癢癢~
- 紫蘇燜鴨 -[ 食材 ]番鴨1只 紫蘇50g 老薑2小塊 紅葱頭2個
大蒜3瓣 柱侯醬3大勺 冰糖5粒 生抽1大勺
九江雙蒸1大勺 啤酒1罐
此方子可供4人食用
1大勺=1 table spoon=15ml
1小勺=1 tea spoon=5ml
[ 食譜 ]1.番鴨洗淨後砍成小塊,紫蘇切絲、老薑、大蒜用刀拍扁,紅葱頭對半切開
建議小夥伴挑選偏老一點的番鴨,仔鴨製作燜鴨的香味遜色於老一點的鴨子,肉質燜煮後也會比較散。
新鮮鴨子可以不需要焯水,但是隻能買到冰鮮鴨的小夥伴,就需要把鴨肉焯水去騷味再製作
2.鍋燒熱加入1大勺食用油,放入姜、大蒜、紅葱頭炒香,再放入番鴨,開中火煸炒
這裏的食用油不需要太多,因為鴨子的肥油會在煸炒後流出,煸炒一定要到位,不然燜煮之後鴨肉會肥膩
3.番鴨炒至焦黃,再沿鍋邊淋入1大勺九江雙蒸米酒,接着快速翻炒,再加入3大勺柱侯醬、1大勺生抽、5顆冰糖翻炒均勻
4.加入啤酒沒過鴨肉,煮沸後轉中小火燜煮25分鐘
5.最後大火收汁,撒入紫蘇翻炒數下,再將鴨肉轉移到熱砂鍋中即可
吃完鴨肉可以加高湯/清水,加入自己喜歡的材料打煲
紫蘇的芬芳物質受熱易揮發,所以要最後放,而且不宜一直加熱
揚起鍋鏟滋啦翻炒吧!讓鴨肉在鍋內盡情盪漾,吹起美拉德反應的號角。
在大火猛攻下,鴨肉早已服軟,吃起來軟爛入味,但嚼起來仍是滿嘴肉香。
用門牙和舌頭的巧勁剔光縫隙裏的每一絲肉,最後連鴨骨頭都要咂摸一遍,將鮮香的汁水嗦得一乾二淨,才肯罷休!
大家吃完肉,仍然意猶未盡,都嚷着加湯打煲。
這就安排上!
將愛吃的都匯煮在一鍋鮮鴨湯裏,吸飽汁水的粉絲爽滑彈牙,腐竹豆泡更是暗藏澎湃汁水,一嚼滿嘴香。
而胡蘿蔔就得耐着點性子,讓它煮得透透的才好吃,清甜綿軟,舌頭一壓就散在口中。
慢慢煮,慢慢吃,騰騰熱氣撲面而來,外頭的秋風是冷的,身體卻是暖呼呼的。
吃得肚渾圓,最後舀小半碗鮮湯喝下收個尾,暖意順着全身血管通向指尖,快活舒暢!
前天收到這麼一條可愛留言,想和你們分享一下:
説來有意思,我們老祖宗總結出了廿四節氣,本來是用於指導農耕的。
但對吃貨而言,倒是多了二十四個吃吃喝喝的理由。
春分餅、清明團,冬至餃子、夏至面,用美食丈量節氣,日子就在舌尖發出聲響,留下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