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第一次吃羅馬進貢的巧克力,看了1千字的説明書,只説了3個字

康熙第一次吃羅馬進貢的巧克力,看了1千字的説明書,只説了3個字

巧克力作為一種全世界常見零食,不管是在哪個國家都受到了人們的鐘愛,香甜、絲滑或是甘苦都是讓它成為食品中的翹楚的原因。但事實上,這種塊狀零食已經是將可可豆經過了多重加工之後的產物,它在幾百年前並不是現在這模樣。

16世紀初,西班牙的殖民者初次踏上墨西哥的領土時,發現了當地的土著平時都喜歡喝一種叫“苦水”的油膩的飲料。原來早在公元7世紀時,北美洲的土著就已經學會了將可可豆炒出油脂,並放入麪粉等物質製成飲料來飲用。

康熙第一次吃羅馬進貢的巧克力,看了1千字的説明書,只説了3個字

這羣西班牙殖民者嚐了嚐這油膩的飲品,覺得不錯,便將可可樹移植到了西非,並開始用可可豆研製出適合自己口味的飲品。畢竟,就算可可豆製成的飲品濃香不已,讓人回味無窮,還有清神醒腦的功效,但那還是常人無法忍受的苦。

西班牙人將可可豆研製成粉末,再與糖水混合在一起,配成新的飲料,很快便風靡了整個歐洲。但是,那時候的飲品巧克力還是異常苦的,不過想想現如今享譽世界的咖啡和茶都是帶有苦味的有提神醒腦作用的飲料,也就釋然了。

17世紀的時候,巧克力飲料還被當成了一種藥,只有天主教人士才能食用,人們普遍認為它可以用來止痛、治療發燒以及幫助消化。18世紀初年,巧克力第一次傳入中國的時候,也被清朝人當成了中藥,原因只有一個——太苦了。

第一個試喝巧克力飲料的人是清王朝的康熙帝,不過那時候的巧克力是被翻譯做“綽科拉”。17世紀的時候,康熙帝曾經發過一次病,太醫們都束手無策的時候,外國傳教士帶來的兩種藥將康熙奇蹟般的治好了,康熙帝因此十分信任西方的藥品。

康熙第一次吃羅馬進貢的巧克力,看了1千字的説明書,只説了3個字

1706年,康熙帝身體抱恙,洽聞西方傳教士中正風靡着一種叫“綽科拉”的飲料,他也想喝,便下令讓內務府監造赫世亨去辦這件事。意大利籍傳教士多羅聽聞皇帝要“綽科拉”,趕緊將自己身上所有的150塊“綽科拉”貢獻了出來。

這種塊狀的“綽科拉”可不是現在香濃絲滑、味美甘甜的巧克力,它們都只是可可粉凝固後的塊狀物,想要食用還得加水加糖熬製變成糊狀液體。赫世亨不敢怠慢,他了解到“正確的”食用方法後,除了寫成一份千字説明書,還專門打造了銀質碗罐。

赫世亨親自監督人調製好後“綽科拉”,將説明書也一起呈遞給康熙。不過,赫世亨煞費苦心,卻沒討得好。真是像極了如今為了成績努力讀書,結果卻仍然只是吊車尾,還被老師批評的學生。

康熙喝了“綽科拉”,覺得這東西苦不拉幾的,還以為是什麼中藥,怎麼可能是飲料呢。再一看説明書,寫得那麼複雜,卻沒有詳細説明這種藥具體有什麼性能,治療什麼疾病。康熙當即就不滿了,限赫世亨三日內要問出“綽科拉”到底哪裏對身體有益。

康熙第一次吃羅馬進貢的巧克力,看了1千字的説明書,只説了3個字

赫世亨嚇得大氣都不敢喘,還以為是傳教士多羅坑害他,差點把多羅抓起來。但是所有的傳教士都説“綽科拉”只是一種飲料,赫世亨只能戰戰兢兢地回稟了康熙帝:“巧克力非藥物,如美洲之茶葉,可一日一飲或多飲。凡老人,胃腸弱者,體內寒氣者,腹瀉者,均可飲用。有內熱、癆病、瘡症、瀉血者,不宜飲此。”

康熙第一次吃羅馬進貢的巧克力,看了1千字的説明書,只説了3個字

康熙帝一瞧,就這?咱大清的茶葉足夠了,而且比“綽科拉”好喝那麼多。於是淡淡地回覆了赫世亨三個字:“知道了。”從此以後,有關“綽科拉”的事情就再也沒了下文。於是,中百姓們嚐到巧克力的日子就被推遲了幾百年。

如今,巧克力被逐漸改良,成為了固態的零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選擇不同甜度或不同風味的巧克力。不過人們也都知道了,其實巧克力並不能幫助消化和治療頭痛,過量食用反而還會影響食慾,對胃不好;而且因其熱量過高,還容易導致發胖,嗜愛巧克力的夥伴們可要注意啦!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21 字。

轉載請註明: 康熙第一次吃羅馬進貢的巧克力,看了1千字的説明書,只説了3個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