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的咖啡不好喝可以試着根據喝到的口感,調整咖啡的風味!
初中那時,母親在我臨考前泡了一杯速溶咖啡,目的是希望我不在考場上睡着。但第一次喝咖啡的體驗並不是很好,儘管可以嚐到略微的甜味,但整體非常苦,這種苦遠比中藥更難喝。轉眼即將畢業,為了不讓自己閒着,去一家連鎖咖啡店做兼職。面試時,店長給了我一小杯咖啡,出於禮貌我強迫着自己很快喝完了。但至今,我仍然記得這杯帶有強烈的香氣和焦糖風味的咖啡如此迷人。這就是現磨咖啡的魅力!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類似的經歷,愛上喝咖啡後也會自己去嘗試着做:確定一個製作咖啡的參數或方法,但會發現用這種方法今天做得就很好喝,但明天就做不好;有時用這種豆子做得好,但換種豆子就不行了......這就是今天本文的主題:根據喝到的咖啡口感調整製作的參數。咖啡的濃淡調整特徵:太淡、太薄、太稀這可能意味着你的粉水比不對——水太多,咖啡粉不夠,使咖啡在你的嘴裏感覺太薄或者太稀,醇厚度不夠。可以嘗試這樣做:1.增加粉量。從技術上來説,你也可以通過減少衝煮水量來解決這個問題,但你不會希望喝到的咖啡量減少,所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增加咖啡的粉量。如果你使用我建議的衝煮粉水比,每次增加半克咖啡粉,就能逐漸找到正確的粉量了。2.調細研磨度。如果咖啡味淡且伴隨着酸味,那麼就是研磨度太粗造成的。特徵:太濃、太厚重這可能意味着你的粉水比不對——咖啡粉太多,水太少,使咖啡在嘴裏感覺太厚或者太重,醇厚度太高。可以嘗試這樣做:減少粉量。從技術上説,也可以通過增加衝煮水量來解決這個問題,最簡單的方法是減少粉量。咖啡的酸苦調整特徵:咖啡太酸這可能意味着你的咖啡萃取不足——水和咖啡粉在一起的時間不足以充分萃取風味分子。嘗試下面幾種做法:1.減少粉量。少放一些咖啡粉,讓水有更多機會萃取咖啡,但這會削弱咖啡的口感。2.調細研磨度。當你對醇厚度滿意並且不想改變它時,再進行這一步操作。調細研磨度,但是隻調細一點點。因為這種調整會增加水和咖啡粉的接觸時間,而且細研磨度的咖啡粉更容易被萃取,所以每次只能調細一點點。如果一次調整的幅度太大,就容易把咖啡變渾濁。3.減少悶蒸水量。僅適用於注水式衝煮法。減少悶蒸水量可以避免咖啡液滴落到衝煮容器中。記住,咖啡中最先被萃取出來的是最酸的部分。減少悶蒸水量就減少了咖啡裏的酸。一次只減少半克。4.增加水和咖啡粉的接觸時間。接觸時間越長,萃取就越充分。這是針對浸泡法的調整方案(使用注水法時,如果減慢注水速度,增加接觸時間,會產生很多不同的反應,很難預測調整效果)。5.加大翻滾力度。翻滾能幫助萃取。對浸泡法而言,多攪拌幾次就能增加翻滾。對注水法而言,間斷注水法需要增加間斷次數;如果是不間斷注水法,就比較難增加翻滾力度了。還要注意,翻滾容易讓風味變得混亂,使咖啡變渾濁(也就是更濃)。6.升高温度。如果你使用的豆子密度高(高海拔生長),屬於淺烘或低温烘焙,可以試着提高水温。高密度和低温烘焙讓咖啡豆中的固體比較難溶解,把水温升高有助於解決這個問題。特徵:咖啡太苦這可能是因為你的咖啡萃取過度了——水萃取咖啡風味分子的時間太長。所有咖啡都是苦的,但這是一種令人非常不愉悦的苦。讓我們把咖啡變得不那麼苦吧,嘗試這樣做:1.增加粉量。使用更多咖啡粉可以減少水萃取的機會,但這樣會提高咖啡的醇厚度。2.調粗研磨度。當你對醇厚度滿意並且不想改變它時,才需要進行這一步操作。調粗研磨度,但只能以小幅度的改變進行調整。因為這種調整既會減少萃取時間,又會因為咖啡粉顆粒粗而增加萃取難度。不要因為調整研磨度最後導致萃取不足。3.增加悶蒸水量。僅適用於注水式衝煮法。增加悶蒸水量可以增加滴濾到衝煮容器中的咖啡液。記住,咖啡中最先被萃取出來的是最酸的部分。增加悶蒸水量代表着更多的酸性物質會進入咖啡,這就平衡了苦味。4.減少水和咖啡粉的接觸時間。接觸時間越短,萃取的機會就越少。這是針對浸泡法的調整方案。(使用注水法時,如果加快注水速度,縮短接觸時間,會產生很多不同的反應,很難預測調整效果。)5.增加悶蒸時間。如果你的咖啡非常新鮮,意味着其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苦的,所以你需要增加悶蒸時間。更長的悶蒸時間可以確保二氧化碳釋放到空氣中,而不是落入咖啡裏。延長悶蒸時間時,一次不要超過五秒。遇到不確定的情況時,注意觀察悶蒸產生的泡泡。6.減少翻滾。翻滾能幫助萃取。對浸泡法而言,少攪拌幾次就能減少翻滾。但對於間斷注水法而言,需要減少間斷次數,嘗試輕柔地注水。7.降低温度。如果你使用的咖啡豆密度低(低海拔生長),屬於深烘咖啡豆,可以試着降低水温。低密度和高温烘焙讓咖啡豆中的固體比較容易溶解,把水温降低有助於解決這個問題。 澀感強,或者舌頭覺得很乾,感覺就像吃了不熟的水果,這是萃取過度的跡象。咖啡滴濾速度調整如果你的咖啡要很長時間才能穿過粉牀滴濾到下壺,那就是研磨度太細了。嘗試調粗研磨度。也可能是濾紙被細粉堵塞了。如果濾紙的側面沒有被粉層覆蓋,可能是衝煮時水澆到了濾杯杯壁,將細粉衝到了濾杯底部導致了堵塞。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注水的時候儘可能離杯壁遠一點兒。如果你注水很慢,咖啡卻很快就穿過粉牀滴濾到下壺,那就是研磨度太粗了,可以嘗試調細研磨度。咖啡其他風味調整1.裹舌感裹舌感是指咖啡讓人感到油膩的口感,説明醇厚度太高了。換句話説就是咖啡太濃了。2.粉末感你的兩頰內壁(而不是舌頭)可能感覺到粉末的質地。這是苦的表現,通常是因為研磨度太細了。在這種情況下,先嚐試調粗研磨度,再嘗試增加粉量。3.焦苦感這是咖啡萃取過度的跡象。這也可能是因為你不喜歡深烘咖啡的口感。如果是這種情況,就只能做個偏好記錄了。如果採用了將咖啡粉和水放在一起煮的衝煮方法,也會產生這種焦苦感。4.風味不明顯這表明你的咖啡太濃了,咖啡的醇厚度太高時,咖啡的風味會減弱,醇厚度會掩蓋你原本應該察覺到的味道。如果你感覺味道轉瞬即逝,或者你覺得彷彿嚐出了一些東西,但又好像沒有,那就是這杯咖啡太濃了。如果咖啡味道平淡,缺乏複雜性,那可能是咖啡不新鮮了。如果咖啡在悶蒸的時候沒有太多泡泡(或者根本沒有),也很可能是咖啡不新鮮了。5.泥濘的粉牀這是咖啡粉磨得太細的跡象,咖啡潛在會出現萃取過度。如果你使用自己最拿手的衝煮方法卻還是持續遇到這個問題,那應該是磨豆機的刀盤鈍了。即便是專業咖啡師,面對一款新咖啡豆時,也很難做到“第一杯好喝”,都是要根據第一杯的風味然後進行調整,以發揮這款咖啡豆風味的最大可能性。無論調整衝煮時的哪個參數,切記:一次只改變一個變量,否則你永遠無法判斷是哪個變量導致了哪種結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3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