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搞懂水楢桶。
前段時間跟幾個朋友喝酒,席間大家説起如今國內各路酒廠大刀闊斧佈局威士忌產業的事,除了操心這些試水威士忌的大佬們知易行難,任重而道遠。
另一方面,也有的沒的開了一些腦洞,比如,有沒有中國酒廠會用紫檀或者黃花梨做酒桶陳釀威士忌的?這麼幹可行性如何?
拋開那微小的實踐幾率,從常理上説,這是不太可能的(用來做手串它不香嗎?)。
雖然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木材,然而只有橡木桶才最適合熟成威士忌。這裏面有密度的原因,密度太高會導致酒液無法“呼吸”,密度太低又會令液體滲漏。也有味道的原因,有些木材會把自身的“雜味”帶進原酒中。
目前能用於熟成威士忌的木材主要有三種:美國橡木、歐洲橡木及日本橡木(即水楢木)。
從密度上來説花梨木和紫檀密度太大,從氣味上來説本身是有藥用價值和比較明顯的香氣,而且會有讓酒液變色的風險,對原酒影響太大。總之數百年威士忌歷史告訴我們,橡木還是目前用於熟成威士忌的唯一材料。
其實,之所以會產生這麼個看似不着調的疑問,全因一提到國產威士忌的未來,大家總喜歡拿風雲乍起的日本威士忌作參考,當然,日威潮浪尖那個可以賦予威士忌特殊金錢風味的水楢桶,開先河一般的存在,自然是躲不掉的了。
相信,不管你是威士忌新人還是老饕,一提到“水楢”倆字,總能第一時間想起日本,還有一些關於茶、寺廟、禪之類的“東方式”聯想,如同古寺焚香,又似森林輕語,令人沉醉。
▲ 因《威士忌聖經》一炮而紅的山崎水楢桶2014版
它像一個文化符號,成為日本威士忌獨特的標籤,甚至有人認為水楢桶原酒是近年來三得利集團在各種國際酒類競賽中勝出的秘訣之一。
其實,如今水楢桶早已不是日本威士忌的專屬。由於頗受各路玩家追捧,近些年,一些非日本酒廠開始使用水楢桶進行威士忌陳年。然而不變的是,一沾上水楢桶,酒液身價便飛漲,簡直是威士忌的“點金手”。
被水楢桶“鍍過金”的威士忌,上至歷經半個世紀的巔峯之作山崎(Yamazaki)50年(第三版),下至剛剛面世,沒名也沒份的厚岸(Akkeshi )第三款New Born。可以説,水楢桶的流行不分年份。
當然,其中最著名的要數三得利在2017年推出的18年水楢桶限定版。
在2016年《威士忌聖經》中,2014水楢桶限量版的一炮而紅,所以18年一上市的價格就一路狂飈,直到今天也沒有任何剎車的跡象。
當然不止山崎18,其實在“響(Hibiki)”裏面(包括無年份)也有水楢桶的原酒,所以“響”的口感才能俘獲很多人。現在的水楢桶儼然是“高級”的名片,即使是芝華士無年份,過了水楢桶之後,售價也要翻倍。
同屬三得利,近水樓台的波摩也出過一支水楢桶的威士忌——Bowmore Mizunara Cask Finish,無年份標識,在水楢桶中陳釀過三年,價格已經1w ,還買不到。心累。
那麼,此處該有疑問,水楢桶到底厲害在哪,釀出的威士忌憑什麼這麼貴?
什麼是水楢桶?
水楢桶(Mizunara)就是用水楢做的木桶。
水楢(yóu)是橡木的一種,蒙古櫟(Quercus mongolica)的分支,屬於温帶落葉闊葉林。高的能長到35米,綠色的葉子邊緣呈鋸齒狀。5-6月開花,秋天果實成熟。這種橡木富含香蘭素(酚類物質),含水量高故名為水楢。
水楢偏向喜涼,有極強的生存能力, 可抵禦零下60度的嚴寒天氣並且茁壯成長。然而它的生長速度卻很緩慢,一棵水楢樹長成可用之材需要170年或更久。
水楢主要生長於日本北海道、千島羣島同庫頁島一帶。此外,中國東北、蒙古和俄羅斯也能看到其蹤影。
水楢生長特徵類似於歐洲橡木,相比於美國橡木更為彎曲而且有很多節點,含水量高、孔隙較大,但質地堅硬、厚重,是製造傢俱是一種理想材料,常用於製作高級傢俱。
不是所有的水楢木都能做成水楢桶
水楢雖然分佈在不少地方,但數量稀少,原木的成本是相當高的。此外日本嚴格限制砍伐80歲樹齡以下的水楢,就算花錢都不見得拿的到。可見,製作水楢桶的門檻相當高。
加上水楢木不按套路生長,歪歪扭扭,節點多,要製作成桶就比一般橡木多費功夫。如果木材孔隙大,則容易滲漏和揮發,因此要製作出質量比較高的水楢木桶必須使用有完美的直紋的木材,而這種水楢木至少要200年才能長成。
本來樹材就少,對原材料要求還這麼高,製作難度又大,自然成品更少。在日本,具有製作水楢桶能力的酒廠屈指可數,使得水楢桶經常一桶難求,三得利目前一年也只能製作100來只水楢木桶,這就是水楢桶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
通常,一個波本桶一般120美元,雪莉桶700美元左右,水楢桶卻高達5,000美元,並且還經常有價無市,所以水楢桶威士忌比其他橡木桶威士忌價格普遍高出許多。
既然這麼難獲得,為什麼還要用?
這就要追溯歷史了。
二戰爆發後,日本很難從“敵國”進口北美和歐洲的橡木桶。但戰時的威士忌需求量並沒有減少,山崎蒸餾廠就只能找替代品,當時用來製作高級傢俱的水楢木就這樣登上了歷史舞台。
面對這一狀況,不得以之下,日本國內的威士忌酒廠開始使用本地產橡木製作的木桶來進行威士忌的熟成。
率先使用水楢桶的是三得利,接着羽生(Ichiro)等酒廠紛紛加入,水楢桶開始登上了威士忌的舞台。當然,在那時,這仍然被視為一種“迫不得已”的方式。
因為剛開始,過了水梄桶的酒,酒香粗淺,跟戰前日本威士忌的精緻細膩截然不同,讓人失望。但沒想到,過了十幾二十年後,水梄木桶的潛力展現出來,木頭所帶來的沉靜的檀香和沉香,讓人聯想到森林中寂靜的寺廟,形成了所謂的“東方風味”。
相比較於北美橡木與歐洲橡木,它確實能帶給人更多的椰香風味感受,這是其他橡木所無法取代的。
既然已成佳品,更不能捨棄,從此水楢桶走上了大紅大紫的成功之路。而且相對於其他桶在十幾二十年,就達到風味巔峯,水梄桶陳的酒過了50年,風味還在變化,這個過程中,就像“參禪”一樣玄妙。
然而,不管只是“概念”也好,還是確有其“過人之處”,今天,名聲在外的水楢桶已經不單單是某種威士忌風味的代名詞。它不再像當年那樣被認為是“低木一等”的劣質木桶,更是一躍成為讓人心照不宣的“高價”代表。
當然,從被迫使用,到如今身價不菲,這個過程也足足用了半個多世紀之久。可以説,是時間幫忙發現和驗證了水楢桶的好,也從側面印證了日本酒廠在釀造威士忌上的堅持。
回到今天文章開始那個話題,紫檀和黃花梨能不能制桶還未可知,只要國產酒廠們能沉下心,別説區區一個橡木桶了,就連威士忌也不在話下。
啃老師陪你喝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