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到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歷時268年的大清王朝在這125天裏土崩瓦解,轟然倒塌。這期間,東山再起的袁世凱一方面利用清軍壓制南方革命,另一方面養“敵”自重威脅清廷,最終逼清帝退位,坐上中華民國大總統的寶座。然而,袁世凱究竟使用了什麼手段“和平”逼退清帝?這個過程中清廷內部又有怎樣不同的應對態度?“東方的覺醒—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館藏珍貴歷史文獻展”中的文獻和史料,為讀者呈現了其中的一些細節。
當時,武昌起義爆發,清廷見大勢不佳,重新起用擁有軍事實力和外交關係的袁世凱,在1911年10月14日詔授他為湖廣總督,赴武漢節制各軍。最初,袁世凱稱疾不就,向清廷提出要求:開國會,組責任內閣,解黨禁,寬容起事黨人,總攬全國兵權,寬與軍費。10月27日,清廷又授袁世凱為欽差大臣,節制陸海各軍,隆裕太后還撥內帑100萬兩濟武漢軍事。接着,清軍在漢口擊敗民軍,清廷看到袁世凱是可以扭轉乾坤的惟一人物,便於11月1日授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詔他來京,組織內閣。11月16日,袁世凱內閣正式成立,自此便獨攬了清廷的軍政大權。
11月27日,清軍攻佔漢陽,民軍死傷3000人。當時馮國璋打算乘勝渡江攻武昌,袁世凱卻親自撥打長途電話授意馮國璋停止攻打。依袁世凱當時的實力,完全可以鎮壓革命,但是他要養革命以制朝廷。12月28日,隆裕太后聽從袁世凱的進諫,下懿旨召集國會,以決定國體。《紹英日記》中記錄了袁世凱面見隆裕太后時的一番對話:
皇太后垂淚諭袁總理大臣雲:“汝看着應如何辦?即如何辦。無論大局如何,我斷不怨汝。即皇上長大,有我在,亦不能怨汝。”
袁對雲:“臣等國務大臣,擔任行政事宜。至皇室安危大計,應請上垂詢皇族近支王公。論政體本應君主立憲,今既不能辦到,革黨不肯承認,即應決戰。但戰須有餉,現在庫中只有二十餘萬兩,不敷應用。外國又不肯借款,是以決戰亦無把握。今唐紹儀請召集國會公決,如議定君主立憲政體,固屬甚善;倘議定共和政體,必應優待皇室。如開戰,戰敗後,恐不能保全皇室。此事關係皇室安危,仍請召見近支王公再為商議,候旨。”
紹英時任署度支部大臣,長期位居清廷核心的他親身經歷了晚清的動盪,並記述在日記中。《紹英日記》由紹英的兒子馬士良保存研究,今通過紹英之孫馬延玉修復並轉予國家圖書館,在“東方的覺醒—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館藏珍貴歷史文獻展”中首次展出。
在《袁氏當國》一書中,作者唐德剛把袁世凱的政治方略解讀為三步,即養敵、逼宮和攤牌,“袁氏知道,革命派只可養,不可剿,剿則兔死狗烹。他也知道,大清氣數已盡,是扶不起的阿斗;縱是可扶,他也無扶清滅孫的興趣和義務,而且不論做皇帝還是做總統,都少不了他一份。”
對於隆裕太后,袁世凱首要一步就是以軍費無着為藉口,上來便把太后的私房錢,逼掉一百萬兩,等到太后以為內帑花光,自覺前途茫茫,衣食堪虞,乞憐於宰相之時,袁世凱又可以告訴她,兵兇戰危,勝敗難卜,太后如贊成共和,將來的民國政府會優待皇室,“優待費”可多至一年四百萬兩,足可安度晚年。
而清朝宗室方面,主和派、主戰派則爭論不休、鬥爭激烈,慶親王奕劻力保袁世凱出山,是主和派。載洵、載濤屬於不發言者。恭親王溥偉、肅親王善耆、鎮國公載澤、蒙古王那彥圖、滿族中之升允、鐵良、良弼等人則屬於主戰派。對於當時袁世凱停戰言和,主戰一派非常不滿。在馬士良早年手抄收錄的《恭親王溥偉日記》中,記錄了1912年1月15日,恭親王溥偉在內閣會議上與袁世凱派去的趙秉鈞、梁士詒進行的激辯:
內閣會議,餘力疾至內閣,醇、慶諸王及蒙古王公均到。袁世凱以疾辭,遣趙秉鈞、梁士詒為代表。最可憤者:羣臣列坐二三刻鐘之久,惟彼此閒話,不提及國事。餘不能耐,遽詰梁、趙曰:“總理大臣邀餘等會議,究議何事?請宣言之。”
趙秉鈞曰:“革命黨勢甚強,各省響應,北方軍不足恃。袁總理欲設臨時政府於天津,與彼開議,或和或戰,再定辦法。”
餘曰:“朝廷以慰庭(袁世凱字)為欽差大臣,覆命為總理大臣者,以其能討賊平亂耳。今朝廷在此,復設一臨時政府於天津,豈北京之政府不足恃,而天津足恃耶?且漢陽已復,正宜乘勝再痛剿,乃罷戰議和,此何理耶?”
梁士詒曰:“漢陽雖勝,奈各省響應。北方無餉無械,孤危已甚。設政府於天津者,懼驚皇上也。”
餘曰:“以前發捻之亂,擾及畿輔,用兵幾二十年,亦未有議和之舉、別設政府之謀。今革命黨之勢,遠不及發捻,何乃輒議如此?若用兵籌餉之事,為諸臣應盡之責,當勉為其難。若遇賊即和,人盡能之。朝廷何必召袁慰庭耶?”梁、趙語塞。
面對氣勢洶洶的主戰派,袁世凱自有手段。當時袁世凱以軍餉缺乏為由,説動隆裕太后要求王公大臣“毀家紓難”。清廷無奈,只好下諭:“著宗人府傳知各王公等,將存放私有財產,盡力購置國債。”以號召皇族全力購買國債,支援軍用。可紓難雖人人之所欲,毀家就人人之所不欲了,實際上在京城內,皇族沒有幾個人響應。經袁世凱這一倡導,滿族王公大臣,便再也不敢輕言對革命黨作戰了。
此時的清廷早已奄奄一息,而待到孫中山做出清帝退位後辭職的承諾後,袁世凱才決定把清廷推翻。1月16日,袁世凱內閣全體成員聯名上“合詞密奏”,袁世凱親自出馬説服隆裕太后,請求清帝退位。1月17日,隆裕太后在養心殿召集王公大臣,舉行第一次御前會議,商議清帝退位的事情。此時的隆裕太后搖擺不定,盡顯軟弱,《恭親王溥偉日記》記錄下了當天太后同王公大臣們的對話:
太后問曰:“你們看是君主好?還是共和好?”
皆對曰:“臣等皆力主君主,無主張共和之理。求太后聖斷堅持,勿為所惑。”
太后諭:“我何嘗要共和,都是奕劻同袁世凱説,革命黨太厲害,我們沒槍炮,沒軍餉,萬不能打仗。我説,可否求外國人幫助?他説,等同外國人説説看。過兩天,奕劻説,外國人再三不肯,經奴才盡力説,他們始謂革命黨本是好百姓,因改良政治才用兵,如要我們幫忙,必使攝政王退位。你們問載灃是否這樣説?”
醇王對曰:“是。”
臣偉對曰:“既是奕劻這樣説,現在載灃已然退政,外國何以仍不幫忙?顯系奕劻欺罔。”
那彥圖奏曰:“既是太后知他如此,求嗣後不要再信他言。”
臣偉奏曰:“亂黨實不足懼,昨日馮國璋對載澤説,求發餉三月,他情願破賊。”
太后問載澤:“有這事否?”
載澤對曰:“是有。馮國璋已然打有勝仗,軍氣頗壯。求發餉,派他去打仗。”
太后諭:“現在內帑已竭,前次所發之三萬現金,是皇帝內庫的。我真沒有。”
臣偉碰頭奏曰:“庫款空虛,焉敢迫求。惟軍餉緊要,餉足則兵氣堅,否則氣餒兵潰,貽患甚大。從前日俄之戰,日本帝后解簪飾以賞軍,現在人心浮動,必須振作。既是馮國璋肯報效出力,請太后將宮中金銀器皿賞出幾件,暫充兵費,雖不足數,然而軍人感激,必能效死。如獲勝仗,則人心大定,恩以御眾,勝則主威,請太后聖明三思。”
善耆奏曰:“恭親王所説甚是,求太后聖斷立行。”
太后諭:“勝了固然好,要是敗了,連優待條件都沒有,豈不是要亡國嗎?”
1月26日,反對南北議和與清帝遜位的激進派良弼被革命黨人彭家珍炸死,北京的王公大臣為之大震,紛紛逃亡,隆裕太后懇求袁世凱保其母子性命。就在當天,段祺瑞等清將領50人聯名通電,請清帝退位。電文意思明確,那就是清帝退位,設立共和制的政體,並由袁世凱組織新政府。此時,受到重重打擊的隆裕太后已經徹底地放棄希望,不再等召集國會,決定先自讓政權。
2月12日,宣統皇帝溥儀退位,清朝至此正式結束。隨後,孫中山遵誓解職,參議院改選袁世凱繼任。此時,袁世凱達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唐德剛在《袁氏當國》一書中這樣表達,袁世凱發起的“不流血的宮廷政變未可厚非”,以和平的方式逼退清帝總比“火光四起,屍橫街巷”要好。但是,與千萬仁人志士前仆後繼的民族使命相比,袁世凱所爭的重點更多是個人的權位和榮譽。
在馬士良1981年發表的《清廷退位前後》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記述,反映的是袁世凱在逼帝退位後立刻“翻臉”,而隆裕太后則恍然大悟卻又萬般無奈。當時,袁世凱派張謇擬定好遜位詔,並催促清廷加蓋玉璽。次日早朝,袁世凱向隆裕太后秉告民國對皇室優待費,每年四百萬兩,並哭着説:“請皇太后好好教皇上唸書,將來還有還政之一日。” 出殿時,聲猶哽咽。隆裕太后回宮後對近侍説:“袁世凱真是忠臣。”第二天早晨,太后冠服整肅等待早朝,可到10點鐘還不見軍機王大臣上朝,於是隆裕太后傳奏事處上來回話,她萬萬沒想到得到的回答竟是:“袁世凱昨日臨行時言語,從此不來矣。” 太后聽後,目瞪口呆,半天才緩過神來,説道:“難道大清國我把它斷送耶?”(來源:《中國文化報》 作者:屈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