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屋”有多少人敢玩的?有些人天生愛刺激,這有什麼不敢玩的,而且還喜歡刺激的,但是小編今天要講的就是關於在鬼屋有人不幸喪命的事情,一起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據香港媒體報道,香港海洋公園發生“鬼屋命案”,一名21歲的張姓遊客,偕同一名女友人,前往香港海洋公園參與“萬聖節”活動,在一項“活埋兇間”的“鬼屋”遊樂設施內,挑戰睡“棺材”期間,疑似被“棺材板”擊中頭部,陷入昏迷,送院後搶救不治,警方正調查事件起因。
所以大家在玩的的時候,真的是要注意了,不過這娛樂場所也有責任,你説這能不檢查的好一點嗎?安全性能就不能夠提高一點嗎?已經有好多人把自己的生命搭在了這娛樂場所中了, 還希望不要再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原本是來尋開心的,可不要哭喪着臉回家啊!有網友表示:“我次奧,鬼屋也能出事的嗎原來,真成鬼屋了麼要”
台北警方正在事發地鐵站內勘察現場。 /澎湃記者 王恆嘉圖
昨天(5月21日)下午4點26分,台北捷運(地鐵)板橋線江子翠站發生血案,一穿紅衣的青年男子在捷運車廂裏開始砍殺,並一路衝上月台,後被地鐵保安人員和羣眾制伏。整個江子翠站內到處都是血跡,一直綿延至上一層出站閘口。
截至澎湃記者今晨1時許發稿時,事件已至少造成4人死亡21人受傷。新北市市長朱立倫稱這是首次發生在捷運內隨機殺人的事件,一定會造成民眾的恐慌,將與台北市聯合加強安保,提高見警率以提升羣眾安全感。
事發地鐵站內,這樣的血跡多達十幾處。 /澎湃記者王恆嘉圖
“看見他刀子的人都去醫院了”
澎湃記者18時左右到達江子翠站時,警方正在站內勘察現場。血跡非常分散,比較大的血跡都有十幾處,細長的血跡則從停車層綿延向上,通過長台階,直到上一層出站閘口外仍未停止。因為血跡分散,警方共設置了十幾處標記,而封鎖線也擴展到大半個車站,因此,本來很寬闊的地鐵出口只餘下很狹小的兩個通道,且一邊的閘口也被封鎖線阻擋,乘客必須從特殊通道出站。
澎湃記者在現場遇到了目擊者吳先生,吳先生稱他曾與兇手在同一車廂,他並沒有看到兇手砍人的動作,“看見他刀子的人都去醫院了”。等到吳先生髮現情況異常的時候,周圍的乘客已經開始騷動,很多人將手中的東西砸向兇手,地上出現了血跡,吳先生和一些乘客拔腿就往車箱外跑,而兇手隨後也衝了出來。兇手衝向了和吳先生不同的方向,吳先生才逃過一劫。兇手如何被制伏,吳先生沒有看見。等到他鼓起勇氣回來,只看到車廂裏、站台上,橫七豎八躺滿了傷員,有的人臉上蓋着衣服“已經不動了”,有的人則呻吟呼叫“救我”。
顏小姐是被兇手砍傷手臂的傷員,澎湃記者看到她時,她已經完成包紮,在一位男士陪同下回來找自己的行李。她的衣服上全是血跡,手裏一個方便袋上也全是血跡。她除了證實砍人的確實只有一人外,不願意多説什麼,只説自己已經慌了,只知道跑,而包大約是用來抵抗的時候丟掉的。而有目擊者稱,車廂裏確實有被砍破的包,包裏的東西散落一地,被血沾在地上。
目擊者莊女士説,自己下午4點多正在等車從江子翠卻板橋方向,車到站後她正想進去,誰料車門一開,就有乘客衝出車廂渾身是血地呼救。莊女士稱,衝出車廂的一名女子“血在往外噴”,而車廂裏3個人倒在地上,還有一名受傷者剛走出車廂就倒在地上。
警方的勘查持續到晚上19點,隨後清潔工人開始清洗血跡。
今晨0:55左右,兇手被押出派出所送往分局。澎湃記者看到,上千人擠在派出所門口要打殺人兇手,兇手不發一言,被打一拳,最終在警察保護下被移送,最新視頻顯示在他砍到第三個車廂時,乘客團結起來用傘和包與他對峙,並不停大喊為自己壯膽,他背後的車廂則空無一人。在月台他也和保安對峙,後被一羣眾從背後壓倒被擒。
從小即有隨機殺人想法
昨天晚上,澎湃記者聯繫上警方內部人士和其他目擊者,根據講述還原了整個事件:
兇手最初是在捷運“國父紀念館”站上的車,起初並無異常表現,車行過7站以後,到了“龍山寺站”,下一站即江子翠站,兩站之間行駛時間比較長,達5分鐘,有説法稱這是台北捷運中區間時間最長的兩個站,所以兇手的動手地點應該是經過考慮策劃的。
車開出龍山寺站,兇手就開始動手,毫無目的性,而他行兇的方式,主要是刺殺,下手部位多為被害者胸腹部。周圍乘客一片驚呼躲藏,但車內空間狹小,所以他持續能找到下手對象。等車到江子翠站,乘客們衝出車廂,而兇手也衝出車廂,但似乎並未急於逃跑(另一説是其力竭)。於是在月台被地鐵保安人員和羣眾合力擒獲。
兇手穿紅衣服,據説備有三把刀,其中兩把是案發前到超市買的水果刀,而傷人最多的則是一把“蝴蝶刀”,蝴蝶刀是一種可摺疊的小刀,經過練習後,可以用一隻手把玩,這也使得蝴蝶刀成為一種類似轉筆的掌中運動,為許多青年所喜歡。
三個車廂的砍殺,最終造成25人受傷,其中一47歲女性、一20歲男性、一30歲男性共3人送醫時已經沒有生命跡象。
傷者由17輛救護車送往10家醫院。傷者中61歲李姓女子傷勢最嚴重、年紀最大;而許姓37歲女子刀傷長達6釐米;26歲林姓男子左胸刀傷,以上三人皆已送入手術室搶救。亞東醫院稍晚證實, 61歲李姓女子經3個小時搶救無效,於晚間8時左右過世。
犯罪嫌疑人是東海大學鄭姓學生,1993年出生,21歲。有消息稱其有父母親和一個弟弟。據説他有跟朋友透露過殺人動機,稱從小就想要做一件大事,卻似乎並沒有對社會不滿,在偵訊的時候還問警方自己會不會被判死刑。另有消息稱,其上週本來説計劃畢業再殺人,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提前到目前(大二)。對此,新北市警察局局長陳國恩在初步調查後指出,鄭捷自述從小時即有此隨機殺人想法,也看過不少國外隨機殺人案例,其原打算大學畢業時才執行殺人計劃,但在上週決定在今日就要做。
東海大學主任秘書呂炳寬昨天晚上接受採訪時表示,鄭捷原是國防大學學生,於2013年9月轉學進入東大,在東大就學還不到1年,最近表現也都正常。4月底學校接獲校外機構指稱鄭捷在臉書上發表的兩篇文章,透露異常訊息,鄭捷在臉書上説自己要幹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字裏行間傳出憤怒及激動情緒,有反社會的傾向。呂炳寬指出,校方諮商輔導中心在看過鄭捷臉書文章後,5月9日為鄭捷召開諮商會議,鄭捷還説要幹大事是正常行為,沒有反社會傾向。校方在諮商會議後,還要彙整內容再進行追蹤輔導,沒想到還未展開輔導,就發生大事。至於上課期間為何在北部犯案,呂炳寬解釋説,由於這幾天台中下大雨,校方因而授權老師這幾天大雨期間,學生缺課可以不用請假。
台北捷運公司總經理譚國光表示,在16點26分列車司機彙報有旅客持刀械傷及其他旅客,便立即通知警察和醫護人員到場協助,16點35分的時候,警護人員到場並控制嫌犯。
有目擊者稱兇手身上有酒氣,對此新北市警察局局長陳國恩表示酒測僅為0.04,其並非酒醉,而且看不出有任何後悔。
即日起台北、新北將提高見警率
新北市長朱立倫表示,新北市即日起將在各捷運站、火車站、高鐵站等大眾運輸車站增派警力,提高見警率。朱立倫説,他已與台北市長郝龍斌通過電話,一定立即共同研議出具體作法,全力保障民眾搭乘大眾運輸系統的安全。
朱立倫表示,雖然嫌犯的犯案動機不明,但是首次發生在捷運內的隨機殺人事件,一定會造成民眾的恐慌,因此立即提高見警率是短期內最能安定民心的作法。
朱立倫在醫院外接受受訪時神情凝重的表示,對於傷者和家屬“我們感到非常痛心跟抱歉,我已第一時間跟台北市長郝龍斌通電話,侯副市長、警察局長也分別跟警政署、台北市警察局聯繫,立刻加派所有警力,確保所有鐵路、高鐵及大眾運輸的安全”。朱立倫強調,新北市 34 個捷運站,絕對會加強治安防範,市府也會跟台北捷運公司、台北市捷運局等相關單位協調,全力協助家屬處理賠償撫卹事宜。
朱立倫到亞東醫院探視了受傷的民眾,指示亞東醫院動用所有資源,盡全力搶救 3 名重傷民眾。
台北市長郝龍斌表示,這是一起意外的不幸事件,目前首要任務是保護捷運乘客的安全,並儘速恢復捷運秩序,讓搭乘捷運的乘客安心。事件發生後第一時間,他已經指示捷運行經的轄區警察局加強捷運站及車廂巡邏,提高見警率,並留意乘客有無異常的行為。郝龍斌表示,已向“警政署長”王卓鈞申請兩個保安分隊,協助加強捷運站及車廂的巡邏與保障乘客安全。
郝龍斌也進一步表示,針對傷亡的乘客,捷運公司將協助各項保險的理賠,台北市衞生局及市立聯合醫院將給予所有醫療的協助,未來將與新北市及警政署共同研商長期的捷運巡邏及安全保障等具體措施,避免不幸事件再次發生。
北捷運公司總經理譚國光表示死亡將理賠400萬新台幣,而所有傷者醫療金額將由台北捷運公司全權負責。
台“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羣表示,“行政院長”江宜樺案發後表示,捷運隨機殺人事件凸顯大眾運輸工具乃至公共場所安全的重要性,要求“內政部”立即研議對於大眾出入的公眾場所、人潮聚集場所等安全維護工作,加強做好預防、應變等防處作為,避免類似案件再次發生。
高雄市選出的民進黨籍“立委”李昆澤表示,北捷目前通車營運車站109站,每天搭乘人數約184萬人次,但警察配置僅135人,平均每位捷運警察要負責1.36萬人次,要提供乘客安全保障簡直是緣木求魚。
(1970-01-01)
隨着健康養生知識的普及,中藥調理越來越受到市民青睞,其中“三七粉”就是熱度很高的養生品之一。然而,並非所有的“三七”都有治病的作用。近日,一名來自泰安的七旬老人就因為拿着自己種的“土三七”泡茶喝,患上了肝竇阻塞綜合症,險些喪命。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血管外科主任張曙光介紹説,近幾年,因食用“土三七”中毒來就醫的患者,已經有不下十幾例了。
“土三七”當茶喝險喪命
不久前,77歲的張先生(化姓)以疑難重症患者的身份從泰安當地醫院轉到了省千佛山醫院。省千佛山醫院血管外科主任張曙光介紹説,當時,患者轉氨酶急劇升高,谷丙轉氨酶指標239.60U/L,穀草轉氨酶280.50U/L,已經遠遠超過0-40U/L的正常標準。肝臟腫大明顯,但是腹部CT及下腔靜脈造影均已排除布加氏綜合徵。肝功能的異常變化,讓當地醫院的醫生一籌莫展。
張曙光分析説,布加氏綜合徵是指由於各種原因所致的肝靜脈和鄰近的下腔靜脈狹窄閉塞、肝靜脈和下腔靜脈血液迴流障礙,產生肝大及疼痛、腹水,肝臟功能障礙等系列臨牀表現。布加氏綜合徵多發於中青年男性,該患者已是77歲高齡。臨牀經驗判斷,他很有可能是藥物性肝損害。
經過詳細詢問,終於明確了病因。由於聽聞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消腫定痛、補益等功效,張先生便在自家種了一些“土三七”,當做“三七”泡水喝了兩個月。
“土三七”有傷肝成分
不料,“土三七”並非真“三七”。
專家介紹,土三七屬多年生菊科植物,又名菊三七、景天三七、吐血草及養心草等,在我國一些山區、農村廣為栽培,其主要成分為野百合生物鹼,土三七雖然也有散瘀止痛、止血、解毒消腫的功效,但是經研究證實,土三七中含有吡咯裏西啶生物鹼,該生物鹼由肝內脱氫作用而成,其衍生物與親核組織結構起反應,後者具有化學活性並起烷化劑作用,可損傷肝細胞、肝竇和肝小靜脈內皮細胞,使纖維蛋白的凝集物在管壁上皮下沉積,纖維組織增生而導致管腔狹窄、閉塞、血流障礙,導致竇後高壓,進而導致肝臟的血液“只進不出”引起門靜脈壓力增加,形成腹水、黃疸等症狀,這種肝功能損害一旦形成,常常無法逆轉,最終發展為肝功能衰竭或頑固性腹水。吡咯烷生物鹼的肝毒性與其化學結構、攝入時間及劑量和人體對該物質的敏感性有關。
預後效果不好,嚴重者要肝移植
經過一系列檢查,該患者最終診斷為肝竇阻塞綜合症。針對患者病情,醫護人員為其進行了保肝、利尿、抗凝等對症治療,但效果不明顯。患者在病情稍微緩解後,便離開了醫院。
張曙光介紹,目前該類疾病的治療方法主要有抗凝、護胃、保肝、補液、利尿等藥物治療,必要時備TIPS治療等方式,嚴重者必要時需進行肝移植手術。讓人心痛的話,這種疾病預後較差,患者出現肝臟腫大、疼痛、腹水等,20%的病人會死於肝功能衰竭,少數病人發展為肝硬化門脈高壓。
“這個病例太讓人痛心了,無論是中藥還是營養品,都不能夠亂服。”張曙光告訴記者,近幾年,因食用“土三七”中毒來就醫的患者,已經有不下十幾例了。
張曙光指出,現在很多市民認為“中藥是天然無毒的”,但許多中草藥的相關書籍始終在強調,中藥作為一種藥物,也是有毒性的。據統計,20%-30%的藥物性肝損害是由中藥引起的。他提醒,謹慎起見,藥性不明的中草藥千萬不要拿來服用。
(記者秦聰聰通訊員毛瑞鋒編輯彭茜)
(2017-08-09)
網友爆料截圖。
一場酒局丟了性命,這樣的悲劇在湖北省宜城市上演。宜城
行政服務中心一公職人員張某在和該市安監局長飲酒後,昏迷不醒直至身亡。事情已發生3個多月,宜城市
紀委工作人員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
表示,事件仍在調查,不便公佈。
8月28日下午6時許,有網友在湖北荊楚網民生熱線發帖,該貼只有一個標題,標題為《宜城市一干部命喪酒場》。40分鐘後,這名網友又跟帖稱:宜城市行政服務中心一干部與宜城市安監局局長一行在餐館喝酒喪命,真可惜。
但28日晚9時左右,這條網貼悄然消失,據網站工作人員稱,發帖人自己是無法刪帖的。
多名知情人向澎湃新聞證實,和張某一起喝酒的有宜城市安監局局長沈少軍。行政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表示,事情發生在5月20日,聽説張某飲酒後腦溢血,人被送往醫院已經沒有意識了,後被轉到襄陽的醫院。但最終張某還是沒能醒過來,於7月底去世。“昨天剛過‘五七’,也就是35天。張某50多歲,因為年紀較大,在行政服務中心做一些雜事,大家都稱他為‘張主任’。張某去世後,其妻子離開宜城隨女兒一起生活。”
“我正在出差,對不起,實在不好意思。”沈少軍接在電話中向澎湃新聞表示,不願介紹事件經過,他表示相關情況可以向市委宣傳部瞭解。
宜城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劉斌29日對澎湃新聞表示,此事正在由紀檢部門調查。為何幾個月了調查結果仍未出來?劉斌表示相關情況須向市紀委瞭解。
宜城市紀委工作人員則向澎湃新聞證實,張某與宜城市安監局局長飲酒後死亡的情況,目前紀委正在調查,但還沒有結果,具體情況不便透露。
宜城隸屬襄陽,説到襄陽馬上就會想起這裏產的某品牌70度白酒。媒體也曾多次報道當地發生的飲酒禍端。
據《楚天快報》報道,2013年2月3日,襄陽市漢江城管執法中隊的執法隊員韓某飲酒後執法,與市民發生肢體衝突。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通報,2013年11月21日中午,襄陽市國家安全局紀委書記吳基綿,在襄陽市濱江路某酒店參加公務接待後,駕駛警用車輛將該酒店3名員工撞傷並逃逸,致1死2傷。
另據《楚天都市報》報道,2014年6月26日晚,宜城市招商局司機劉林成,私自將該局公車開往襄陽市樊城區一酒吧與朋友聚會,期間劉林成喝了酒。次日凌晨0時47分,劉某駕車載着其6名朋友返回宜城。行至207國道襄城區千弓路口時,與前方一輛貨車追尾,轎車內副駕駛上的一名男子死亡,其餘6人受傷。宜城市紀委認為,招商局局長梁雲峯、分管機關副局長袁江,未能履行管理職責,致使司機私自、酒後、超載駕駛公車發生事故,給予梁雲峯黨內警告處分、袁江行政記過處分。司機劉林成已移交司法機關處置。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重慶富典土雞”:貪官反腐永遠反不出名堂。安監局長喝酒死了,三個月搞不清楚的,這不是明擺起縣委書記有問題賽。把縣委書記抓了,案件我相信10分鐘就破了。破不了殺我的頭。
網友“重慶富典土雞”:湖北警方三個月調查不出來,隨便找個農民工去可能幾個小時就搞掂了。什麼事情只要有領導一參與就複雜了。
網友“旺財水店”:唉救助站的水很深 煙台救助站院裏停了不少陸虎
網友“ahdtdn22”:一定要能喝酒
網友“去吧”:禁止公務飲酒,取消公務招待
網友“上海澎友”:悲哀!現在能喝酒已經成為某些地方提拔,重用的條件了!
網友“歐洲澎友”:襄陽確實酒風很盛
(1970-01-01)
自我保護意識,安全意識,社會規則意識真不應該等到孩子上小學了才來灌輸,這些基本意識的培養應該是幼兒時期的任務。
近日一名11歲的小學四年級男生騎着ofo單車,被大客車撞倒身亡,令人痛心一個幼小的生命隕落了。從上個星期的小學生吃魚丸窒息事件,學校踩踏事件,到如今的單車事件, 都是小學生,都是瞬間的生命消亡。為什麼短短一個月,接二連三地發生如此令人痛心的死亡事件。我們無力迴天,卻不得不好好思考一下,小學生到底怎麼了? 朝陽般的生命為什麼一個個以這樣令人扼腕的方式逝去?
這些事件看似都是偶然性的突發事件,噎食窒息讓我們意識到普及海姆立克急救法的重要性,踩踏事件讓我們關注盲目擴招及學校管理上的重大問題,共享單車事件讓我們關注《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第四條“未滿十二週歲的兒童,不準在道路上騎自行車、三輪車和推、拉人力車。這一個個早逝的小學生用不同的方式付出他們生命的代價,難道只是要讓我們看到這一個個看似不相干的問題嗎?
我認為這些都不是偶然的事件。單車事件發生在校外,所以監護人難脱其責。我們先來看噎食和踩踏事件,這兩個事件都發生在校內。當事件發生後,本來就難以輕鬆的小學老師們,再度繃緊神經,可想而知他們需要承受多大的精神壓力。如果那兩個事件純屬偶然,老師們不必如此人人自危。可實際狀況是,小學老師的壓力遠不在教學本身,他們的雙眼需要時刻盯着隨時可能闖禍的孩子,走廊裏不準奔跑,下課時不準嬉鬧,下樓時不準推擠,現在再加上午餐時不準離開教室,這個不準那個不準,就為了老師們實在負擔不起的那兩個字“安全”!
小學生尚缺乏規則意識
很多小學生的行為意識還處在幼兒期,小學生普遍缺乏規則意識,缺乏秩序感。
大家一定很熟悉一句教導孩子的話:“老師在與不在一個樣!”為什麼要這樣教導孩子,就是因為孩子沒有形成自律,基本的行為規範都要老師來管。小學老師應該管的是如何教學,可是他們卻得管學生如何坐好吃飯,如何排隊上廁所。只要老師沒出現,孩子們就有可能嘴裏塞滿食物在打鬧,上下樓梯你推我擠亂作一團。所以當偶發噎食事件,踩踏事件後,老師如此神經緊繃,因為一不留神,噎食的被踩倒在地的很可能就是自己班上的孩子,危險隨時都存在在老師們身邊。
我們再回到共享單車事件來看一下,放學在騎單車的小學生大多是住在學校附近,平時可以自己上下學的小學高年級學生,所以家長並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正處在危險中。可是騎單車是需要手機下載APP,掃碼付費的,部分小學生的確擁有手機也會掃碼付費,但是大部分擅自騎單車的孩子卻是通過解鎖獲取共享單車的。這就是為什麼孩子們騎着玩的多是ofo小黃車,解碼這件事本身就很有趣,只要有幾個孩子動動腦筋解開ofo手動密碼鎖,更多的孩子就會主動來學,並且一學就會。
對於小學生這個年齡,“私自解鎖盜用單車是違法行為”這個道理,我想他們一定不會不知道,可是知道道理,不代表他們就有這個意識。共享單車的事件恰恰反映出孩子們不僅缺乏安全意識,同時缺乏最起碼的社會規則意識。
放學了,老師管不了了,孩子只顧雀躍地奔向ofo , 解鎖騎車。老師不在眼前盯着的時候,家長不在身邊管着的時候,沒有人告訴自己:“這不是你的車,你沒有掃碼不可以享用.”在這個時候,儘管明明知道這是違法的錯誤的行為,孩子也沒有意願去思考一下,這件事我可不可以做,應不應該做。當有別的孩子也在做的時候,孩子更會理所當然地認為,別人都這樣我也可以。這種羣體無意識責任,完全是成人社會帶給孩子的。為此,孩子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小學之前,就要着力培養規則和安全意識
自我保護意識,安全意識,社會規則意識真不應該等到孩子上小學了才來灌輸,這些基本意識的培養應該是幼兒時期的任務。我們的小學生在幼兒園的時候,甚至更早的低幼期,都在做什麼呢?
在家裏,小寶寶應該體驗自己安坐吃飯的時候,被一邊追着一邊喂着,一邊看着PAD一邊張大嘴接住大人塞進來的食物,於是孩子不知道該怎樣吃飯;當幼兒在超市好奇地拿走貨架上的東西時,大人警告他不可以偷,被人看見要被抓起來的,於是孩子以為“不可以偷”是因為“怕別人看見”,卻不知道尊重物權這是基本的規則。在應該發展自我意志的幼兒時期,孩子被要求必須聽大人的,於是孩子不知道自己可以有不一樣的想法,也不知道他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幼兒園裏,在應該與小朋友一起奔跑,自由嬉戲自由交往的時候;在應該從運動中學習自我保護,從遊戲中學習相處規則的時候;孩子們卻被約束在課堂中,乖乖地學習數數認字。於是沒有體驗過自由的孩子,不知道規則與自由的關係,還以為規則就是”被老師管着”;被管束着的幼兒沒有機會探索人與人的界限,沒有辦法體會人多的時候為什麼要等待,小朋友的行為規範似乎因“老師管着”而生效。
幼兒園時期,是學習自立,學習社交,學習社會規則,學習行為規範的最佳時期,但是與成人不同,幼兒需要體驗式學習,在體驗的過程中,漸漸形成規則意識,形成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等等,一旦形成自己的意識,孩子就能對周遭的事物有自己的辨析,行為自律而不需要他人管束。如果幼兒時期已經習慣於被管束,那麼上了小學,孩子仍然需要老師來管束,一旦老師不在眼前,孩子就沒有意識去把控自己的行為了。
別讓孩子在幼兒園“提前上小學”,別使得孩子進入小學卻再“重讀幼兒園”。教育就該順應兒童的成長規律,讓孩子踏踏實實完成他們每個階段的成長使命,讓老師安安心心地投入他們的教學創造工作。
作者簡介
楊逸,翼展風迎(菩提樹屋)家庭教育發展中心創始人,“PPM繪本親子教養模式”理論創立者。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白天不懂夜的黑”:只能是家長教育不行
網友“王珊啊”:孩子踏踏實實完成他們每個階段的成長使命,讓老師安安心心地投入他們的教學創造工作。
網友“王珊啊”:注意安全啊
網友“王珊啊”:遵守交通規則從小做起
網友“Hero丶J”:還是問題很多啊
網友“wowo”:也是一個視角
網友“超級馬里奧”:注意安全啊
網友“林仙蹤”:ofo的最大問題就是太摳門,沒有GPS沒有電子鎖,安全隱患大,車子損壞率高,希望改進。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