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輛汽車:因慈禧要司機跪着開而被閒置

  1901年,這是中國汽車史值得關注的一年。15年前,裝有內燃機的現代汽車已經在公路上馳騁。

  這年,一位叫李恩時(Leinz)的匈牙利人攜兩輛美國製造的奧茲莫比爾(Oldsmobile)牌汽車自香港運到了上海。

  讓中國人最先看到的這兩輛汽車,都是黑色木製車身,一輛摺疊式軟篷車頂,一輛涼篷式車頂。車上有兩排座位,前兩排為司機席,後排為乘客席。木製車輪輻條,實心輪胎,另裝有煤油燈和手捏喇叭。1902年1月,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開會決定向李恩時的汽車頒發臨時牌照,准許上街行駛,次年發正式牌照。同時,每月繳税金兩銀元。

  中國真正進口的第一輛汽車是慈禧的座駕【補充: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名杏貞,出身於滿洲鑲藍旗(後抬入鑲黃旗)的一個官宦世家,咸豐帝的妃子,同治帝的生母。】。這是一輛黑色木質車廂、黃色木質車輪與輻條、銅質車燈、實心輪胎、兩軸四輪的敞開式古典汽車。從外觀上看,與其説它是一輛汽車,倒不如説更像四輪馬車。在車廂內設有兩排座位。前排座位是司機席,後排座位則是乘客席,前排只能乘坐一人,後排可以乘坐兩人。在車廂的上方撐有一頂由四根立柱支起的車篷,車篷的四周圍綴有黃色的絲穗。至於“汽車的心臟”——發動機,則被巧妙地裝置在了乘客席座位的下面。經專家考證:這是一台橫置式氣缸、10馬力的汽油發動機。發動機旁的齒輪變速箱將動力傳遞給後軸,最高時速為每小時19公里

中國第一輛汽車:因慈禧要司機跪着開而被閒置


  這輛車約於1890年代生產,車身為木質敞開式、帶頂篷雙排座、4馬力【補充:一種功率單位,1馬力等於每秒鐘把75公斤重的物體提高1米所作的功】,外形保留着18世紀歐洲馬車的痕跡。此事被大臣知曉後大驚,他們視汽車為“邪物”,怕慈禧坐後“中邪”。

  但是,慈禧在興奮之餘還是親自乘坐汽車去頤和園【補充: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中國四大名園(另三座為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蘇州留園)之一。】遊覽。當汽車駛出紫禁城後,她突然感覺事有不妙,馬車伕孫富齡成了司機,坐在自己的前面,而自己有點尾隨司機而來的感覺。據説,慈禧對車伕與自己平起平坐的行為頗為不爽,於是她責令孫富齡跪着開車。

  孫富齡只好跪着駕駛汽車,但是手終究不能代替腳踩油門和腳踩剎車,跪在方向盤前的孫富齡險些釀成交通事故。受到驚嚇的慈禧對汽車失去了興趣,這輛車就被棄置一旁。後來作為皇宮遺物在紫禁城閒置起來。據説,慈禧乘坐的第一輛汽車比現在10輛奔馳車還要貴。

  對這輛花了1萬兩白銀購進的汽車,至今還有爭議。有人認為它是第二代奔馳牌小轎車。《北京志·汽車工業志》中記述:“北京第一輛汽車是德國19世紀90年代的產品,式樣幾近歐洲18世紀的馬車,功率約為四馬力,時速15公里至20公里。”《北京志·頤和園志》也有類似記載:在1976年,德國奔馳汽車公司的三位工程師來到頤和園,看到這輛車,確認為是1899年該公司生產的第二代“奔馳”,並願意用十輛新車換走這輛汽車。

  不過,慈禧御前女官裕容齡在所着《清宮瑣記》【容齡所著】中記述:慈禧因為開車的司機要坐在她前面,所以未曾乘坐過。《北京志·汽車工業志》則雲:“因司機無法按慈禧的‘聖諭’跪着駕駛,慈禧不願‘屈尊’乘坐。”而《北京志·頤和園志》記載:“該汽車因長期存放,早已損壞。不只引擎早已不能發動,且前車燈、方向盤丟失,皮坐墊及車篷頂已破爛不堪。”直到“文革”後,頤和園將老態龍鍾的御用汽車整修,在德和園陳列,供遊人參觀。

  雖然慈禧拋棄了汽車,但公路的興建為汽車的發展做好了鋪墊。自1907年後,中國少數沿海城市陸續出現汽車客運和汽車貨運。1913年,全國經濟委員會成立,督導公路建設,撥款地方修路,鼓勵民辦汽車運輸,將公路列為政要之一。1917年,當時中國第一條汽車運輸線路(張家口——庫倫,今蒙古烏蘭巴托)公路通車。到1927年,全國公路總長已達29170公里,民用汽車保有量由1912年的294輛增長到18677輛,但全部都是進口汽車。1934年,國民政府成立公路委員會,統一路政,開展省際聯運。及至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這段時期的中國汽車運輸業日趨繁榮,每年平均進口汽車5500輛,全國公路總長延伸到117296公里,民用汽車保有量68917輛,出現了一批官辦的和民營的出租汽車公司和公共汽車公司。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97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第一輛汽車:因慈禧要司機跪着開而被閒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