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教士利瑪竇眼中的晚明飯局:沒有無緣無故的飯

  意大利耶穌會士利瑪竇神父於1552年10月16日出生在意大利中部教皇邦安柯那(Ancone)省的馬塞拉塔(Macerata)城。明萬曆十年(1582年)8月,利瑪竇隨耶穌會中國傳教團抵達澳門,開始了他在中國的傳教生涯,利瑪竇的足跡從澳門、肇慶到韶州、南昌和南京,又從南京到北京。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5月,利瑪竇客死於北京,葬於阜城門外二里溝。利瑪竇在華傳教生活的28年正值中國的晚明之際,他對當時的中國飲食文化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在他的遺著《中國札記》中,多次提及中國的飲食文化。

  一、晚明的宴客程序及禮儀

  經過長期的觀察,利瑪竇觀察到明人的一次正式宴客大致可分為請帖邀客、迎客品茶、賓主入座、宴飲娛樂、宴後送客等數道程序。

  1.請帖邀客

  正式的宴飲往往要提前給客人送請帖。明代時,中國人拜訪別人,廣泛使用請帖(拜帖)。"這種拜帖或小冊子裏有十幾張白紙,約一個半手掌的長度,呈長方形,在封面的正中有一條兩英寸寬的紅紙。......客人的地位越高貴,訪貼上的姓名也就寫得越大。有時每個字都有一英寸大小,以致一個簡單的簽名按中國人從上到下的書寫習慣就要佔滿小冊子上的一張紙。"在請帖封面的紅紙上,"寫着客人最為尊貴的名字,還順序有他的各種頭銜"。在請帖裏面,"署有主人的姓名,還有一種簡短的套語,很客氣而又文雅地説明他已將銀餐具擦拭乾淨,並在一個預定的日子和鐘點準備下菲薄的便餐","請貼上還説主人很樂於聽他的客人發表自己的想法,使參加宴會的人都能從中得到一些智慧的珠璣,並且要求他不可拒絕賞光"。請貼要送三次。發給客人的第一份請帖,"在預定日期的前一天或前幾天";第二份請帖,"在預定舉行宴會的那天早上"。與第一份請帖相比,第二份請帖的格式簡短一些,目的是"請他務必準時到來";第三份請帖,"就在規定的宴會開始不久前",目的是"為了在半路上迎接客人"。

  2.迎客品茶

  客人到達之後,"先照常互相行禮致意,然後客人被請到前廳就座喝茶,以後再進入餐廳"。利瑪竇觀察到明人最常用的致意禮為"作揖"。作揖時,"彎着腰低下頭來","把兩支手攏在一起,縮在他們常穿的飄飄然的袍服的寬大袖子裏(除了搧扇子或做別的事,他們的手總是縮在袖子裏),然後兩人面對面,謙恭地把仍然縮在袖子裏的手抬起來,再慢慢地放下來,同時壓低聲調重複地説'請,請'"。作揖用於地位相等的朋友或同輩之間,對於長輩或上司,表示格外尊敬的致意禮則是跪拜,"第一次跪倒後,他們又站起來再鞠躬行禮,然後再曲膝下跪,這樣可以做三遍或甚至四遍"。品茶時,僕人事先擺好一張裝飾華美的桌子,按客人的人數放好杯碟,"裏面盛滿我們已有機會提到過的叫作茶的那種飲料和一些小塊的甜果。這算是一種點心,用一把銀匙吃。僕人先給貴賓上茶,然後順序給別人上茶,最後才是坐在末座的主人"。

傳教士利瑪竇眼中的晚明飯局:沒有無緣無故的飯


 《韓熙載夜宴圖》以連環長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韓熙載家開宴行樂的場景

  3.賓主入座

  以酒祭天后,主人回到餐廳,先請主客入座,"在盤子上再放另只碗,在習慣的位置上向主客致敬,然後兩人一起走到房間中間的桌前,第一號客人將在這張桌子就座。......在這裏主人把碗放在一個碟子裏,雙手捧着、並且從僕人那裏取過一雙筷子,把它們小心翼翼地為他的主客擺好"。"主人為客人安排好在桌子前就座之後,就給他擺一把椅子,用袖子撢一撢土,走回到房間中間再次鞠躬行禮。他對每個客人都要重複一遍這個禮節,並把第二位安置在最重要的客人的右邊,第三位在他左邊。所有的椅子都放好之後,主客就從僕人的托盤裏接受一個酒杯。這是給主人的;主客叫僕人斟滿了酒,然後和所有的客人一起行通常的鞠躬禮,並把放着酒杯的托盤擺在主人的桌上。這張桌子放在房間的下首,因此主人背向房門和南方,面對着主客席位。這位榮譽的客人也替主人擺好椅子和筷子,和主人為客人安排時的方式一樣。最後,所有的人都在左右就座,大家都擺好椅子和筷子之後,這位主客就站在主人旁邊,很文雅地重複縮着手的動作,並推辭在首位入席的榮譽,同時在入席時還很文雅地表示感謝。""在上述禮節做完之後,所有的客人一起向主人鞠躬,然後客人們相互鞠躬,大家入座。"

  4.宴飲娛樂


  宴會上大家要先飲完第一杯酒,然後方可吃菜,"他們大家都同時飲酒,飲酒時,主人雙手舉起放酒杯的碟或盤,慢慢放下來並邀大家同飲。......第一杯酒一喝完,菜餚就一道一道地端上來"。利瑪竇還敏鋭地注意到,筷子發揮着協調就餐的獨特作用,"開始就餐時還有一套用筷子的簡短儀式,這時所有的人都跟着主人的榜樣做。每人手上都拿着筷子,稍稍舉起又慢慢放下,從而每個人都同時用筷子夾到菜餚。接着他們就挑選一箸菜,拿筷子夾進嘴裏。吃的時候,他們很當心不把筷子放回桌上,要等到主客第一個這樣做,主客這樣做就是給僕人一個信號,叫他們重新給他和大家斟酒。"宴會的時間一般很長,"正式宴會常常要舉行一個通宵,直到破曉"。在整個宴會中,"喝的要比吃的時間多",更多的時間則用於娛樂,"在進餐的全部時間內,他們或談論一些輕鬆和詼諧的話題,或是觀看喜劇的演出。

       有時他們還聽歌人或樂人表演,這些表演者常常在宴會上出現,雖然沒被邀請,但他們希望照他們往常一樣得到客人的賞錢"。凡盛大宴會主人都要僱用戲班演出,"客人們一邊吃喝一邊看戲,並且十分愜意,以致宴會有時要長達十個小時,戲一出接一出也可連續演下去直到宴會結束"。在有些達官貴人家中還有專門表演的家伎,如大宦官馬堂家中,"走繩索的變戲法的耍酒杯的以及其他這類藝人食客,他養了滿滿一家,豢養他們來供自己娛樂"。為了調節酒宴氣氛,"有時候,在宴會進行之中還要玩各種遊戲,輸了的人就要罰酒,別人則在一旁興高采烈地鼓掌"。宴會快要結束時,還要給客人換酒杯,"換杯只是一種友好的表示,請他繼續喝下去"。

  5.宴後送客

  在講述中國人的宴會時,利瑪竇並沒有談論宴會後的送客禮儀。但他在之前講述中國人的待客習俗時,很詳細地描述了中國人的送客禮俗:"訪問結束或客人走到門口要離去的時候,他們重新鞠躬行禮,主人隨他們到門口,也鞠躬答禮。然後他請他們準備上馬或乘來時所乘的轎,但他們要答稱一定等他在裏面並上門後他們才好走。於是主人轉身回到大門再鞠躬,他們也朝同一方重複作這個動作。最後,站在門檻上,他第三次鞠躬,告辭的客人們也鞠躬答禮。然後,他們進入門內使客人們看不見他了,好給他們上馬或在轎內就坐的時間,他再重新出來向他們致候。這次他把手攏在袖子裏,慢慢抬起和放下,不斷説'請,請',客人們一邊走一邊也這樣做。過一會兒,他派一個僕人去追趕客人以他的名義向他們告別,而他們也通過他們自己的僕人向他的僕人答禮。"

傳教士利瑪竇眼中的晚明飯局:沒有無緣無故的飯


  廣州的粵劇茶樓

  二、利瑪竇視野中的中歐宴會的差異

  利瑪竇發現中國的宴會與歐洲頗為不同。在舉行宴會的目的上,"中國宴會是為討論重要的問題而設的","中國人習慣於在宴席上辯論他們的分歧意見"。由於宴會並不以吃喝為目的,宴會上"他們吃得很有節制","在這種集會上不能大吃,參加宴會的人往往都是事先吃過飯再去"。宴會上不能大吃的原因,還在於有些人因禮節的限制,需要參加很多宴會,"例如一個要出門很久的時候,在臨行前夕他有可能要出席七八處飯局,才能不怠慢他的朋友們"。

  在宴會持續時間上,歐洲宴會相對較短,明人的宴會則持續時間較長,往往持續一個通宵或十多個小時。明代宴會持續時間較長的原因,一是宴會的目的在於討論問題,這需要大量的時間;二是宴會主要用於娛樂,大型宴會多伴有戲曲演出,一般的宴會賓主之間也要玩各種酒令遊戲。在宴會所用餐桌上,歐洲人用長條桌,中國人用方桌。歐洲人宴會共用一張長條餐桌,餐桌上多鋪有桌布;在特別豪華的明人宴會上,"每個人都有一張單獨的桌子,有時在單獨一個客人面前把兩張桌子並在一起。這些桌子有好幾英尺長,寬也差不多,鋪着很貴重的桌布拖到地面"。而在一般的宴會上,中國人共用一張方桌,桌子是漆過的,一般不鋪桌布。雙方宴會都很重視上座(首座),"中國人的上座是在桌子長邊的中間或一列排開的幾張桌子的中間一張;而不是象我們那樣在桌子的一端"。


  學習使用筷子是許多中國人的人生第一課

  在宴會所用餐具上,歐洲人使用刀叉,而中國人則使用筷子。利瑪竇稱:"他們吃東西不用刀、叉或匙,而是用很光滑的筷子,長約一個半手掌,他們用它很容易把任何種類的食物放入口內,而不必藉助於手指。食物在送到桌上時已切成小塊,除非是很軟的東西,例如煮雞蛋或魚等等,那些是用筷子很容易夾開的"。由於中國人不用手接觸食物,所以飯前飯後都不洗手。

  在宴會所上菜餚上,"凡是我們吃的,中國人差不多也都吃,而且他們的菜餚烹調得很好。他們不大注意送上來的任何一種特定的菜餚,因為他們的膳食是根據席上花樣多寡而不是根據菜餚種類來評定的"。

      歐式宴會最後一定要上作為主食的麪包,由於明人蔘加宴會之前大多已經吃過了飯,因此明代中國人的宴會,"不上面包,也不上中國人用以代替麪包的米飯,除非是在非正式的飯桌上,那也要等到吃完的時候。如果用米飯,那麼在吃米飯以前決不喝酒"。為了顯示主人的盛情,在中國人的宴會上,食物又總是顯得過於豐富,"有時候桌上擺滿了大盤小盤的各種菜餚。他們的魚和肉不象我們那樣要遵守一定的上菜次序。菜一端上桌子,就不再撤去,直到吃完飯為止,所以飯沒吃完,桌子就壓得吱嘎作響;碟盤子堆得很高,簡直會使人覺得是在修建一個小型的城堡"。客人吃的較少,而宴會主人提供的食物又過於豐盛,其結果必然是中國宴會上有大量的剩菜剩飯。而中國人又是一個節儉的民族,"酒席上的剩菜剩飯都慷慨地分給僕人"。

傳教士利瑪竇眼中的晚明飯局:沒有無緣無故的飯


  在宴會所用飲料上,歐洲人喝的是葡萄酒或啤酒,中國人喝的是糧食釀造的黃酒或燒酒;歐洲人習慣於大口連續地喝,中國人習慣於小口不斷地啜;歐洲人是酒後吃飯,中國人是飯後喝酒。其結果是歐洲人易醉,中國人不易醉。在中國酒宴上,"雖然給大家斟酒的次數是一樣的,但從不勉強哪個人喝過了量"。事實上,中國人對酒是相當節制的,孔子曾言:"唯酒無量,不及亂。"即喝酒要根據自己的酒量適可而止,不能喝醉。直到今天,中國人還普遍視醉酒為丟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217 字。

轉載請註明: 傳教士利瑪竇眼中的晚明飯局:沒有無緣無故的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