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夜郎國一夜間徹底消失!揭秘古夜郎國失蹤之謎

由 戚國慶 發佈於 八卦

  導讀:瀚如海的漢語言文化寶庫中,有一個通俗易懂、流傳廣泛、使用頻率極高的成語:夜郎自大。人們都知道這個成語的出處的來自夜郎國,然而,這個人人皆知的夜郎國,這個在司馬遷筆下“最大”的西南方國到哪裏去了呢?

  大約在公元前140年的一天,正在和眾親友圍着火塘飲酒的夜郎首領多同迎來了一批奇特的客人。他們穿的不是獸皮,佩戴的也不是海巴,與夜郎的人們完全不一樣,他們峨冠博帶,穿着高貴而華美的衣服。

  為首的使者名叫唐蒙,他帶來了多同以及族人們從來沒有見過的禮物,還有叫多同不敢置信的知識,他第一次聽説居然有一個疆土走不到邊,還有甲士千萬的龐大村寨。唐蒙的話,多同和他的族人們半信半疑。

  唐蒙返回去了,向皇帝報告了出使夜郎的所見所聞,司馬遷據實記錄,收入了《史記》之中。

  然而,就在幾十年後,這個曾被司馬遷稱之為“最大”的夜郎國突然從人間蒸發,消失得無影無蹤。史書上的解釋是末代夜郎王興試圖擴大夜郎疆域,與歷史上黃忠真會射箭嗎" href="https://www.nanmuxuan.com/zh-sg/gossip/ifcpWDjjgN.html">周邊其他的一些方國發生戰爭,朝廷為了平息紛爭,密令牂牁太守誘殺了不服調解的興。興的親屬發兵為興報仇,在中途發生內訌,夜郎國從此消失。


  這個“最大”的夜郎國試圖兼併周邊小國也在情理之中,一個正處於極力擴張之中的方國,怎麼樣也多少具有一些實力,如何可能僅僅因為一次內訌就突然崩潰,而且如此徹底、乾淨。歷史在這裏彷彿一頭栽下萬丈斷崖,再無音訊。

  幾千年的時間隨風消逝,除了對中國文化貢獻的一句家喻户曉的“夜郎自大”和在黔南福泉留下一座殘垣斷壁的“竹王城”遺址,夜郎成為一個千古之謎。

  唯一留下的古夜郎遺址:竹王城

  夜郎竹王城,在離福泉市城15公里的鳳山鎮楊老驛處。此地河水瀠洄,竹茂林豐,竹王城與祠廟座落其間。據史料記載:在上古時候,有一天一個浣紗女在河邊浣紗,一根三節巨竹漂流到她腳邊,她幾次欲將巨竹推開,但巨竹都不肯離去,而且從巨竹中傳出嬰兒的啼哭聲。浣紗女便把巨竹撈上岸來,剖開一看,一個男嬰坐在巨竹中,見風便長大成人,破的地方頓時修竹滿山。浣紗女便將這孩子以竹為姓。後來這男孩武藝超羣,雄踞一方,建立了夜郎國,自稱夜郎侯。漢武帝於元鼎六年出兵南夷,夜郎侯入朝,被封為王。可惜!竹王城與祠廟如今只留下一些斷牆殘壁了。

  唯一留下的一塊夜郎碑

  我國唯一的一塊夜郎碑在長順。據有關史料記載,金築安撫司共有395年的歷史。金築安撫司土司是夜郎侯的第四代子孫。

  “夜郎侯四世墳”葬於夜合山上,東漢時稱為“金竹朝”,建武十八年金竹王被朝廷剿斬,之後,其治下的百姓説是金家干擾反叛朝廷,故後來的民間傳説中流傳有“金竹擾朝”的故事。現此地名叫金竹屯。

  金氏現存家譜一本,修於清雍正二年(1724年),距今268年。夜郎王“多同”的後裔金氏的漢姓起用於明正統四年(1439年),距今已有553年。金氏以前並不姓金,原來使用苗名。史料記載,夜郎王“多同”的第57代後裔得珠病故,到明正統四年才由其長子襲職,按當時朝廷的規定,土司入朝承職必須由本人到京受職,而且要寫明姓氏,因此,得珠的兒子才取名為“金鏞”到京承職。明正統四年金氏漢姓方才正武載入家譜。

  正統八年三月,興隆等圍攻城池,金鏞奉調,領兵平亂,在軍營中病重,命其子金洳代理軍務,金鏞不久病故,家人把他安葬在保合山,刻碑記載“夜郎侯四世之墓” 。金築司土司的世襲到此告終,起落計395年。歷史的煙霧已消失得無蹤無影,現唯金鏞的“夜郎侯四世墳”留傳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