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眾期待中,《奪冠》終於上映了。這部片子一上映便被各大媒體爭相報道,而飾演主角的鞏俐也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鞏俐,這個因演技精湛、氣場兩米八而被稱為“鞏皇”的女人,沒想到有一天也有人質疑她的演技。
對於此次鞏俐飾演女排教練郎平,一些網友表示鞏俐的表演有點過於刻意了。
也有網友為鞏俐打抱不平,認為她飾演的郎平太像本人了。
外界爭議四起,鞏俐經紀人燕燕的朋友圈也被爆出。
從經紀人曬與鞏俐的聊天記錄中,鞏俐稱此次出演是一次美好的生命體驗,“讚美、意見、建議、噴子,我全接受。但我還是我,我還是會一意孤行走自己的 路”
“女皇”不愧是女皇,潛台詞不就是説:要你管!其實於鞏俐而言,別人説什麼不重要,她明白自己內心的堅持,那就是做好一個演員。
好演員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可以把某種類型的、某種特色的角色演繹到極致,另一類則是演誰像誰,千人千面。鞏俐無疑屬於後者。
回顧鞏俐的演藝生涯,她演繹過的角色不算多,但個個堪稱經典,且你會發現,她幾乎沒有演過同一特性的角色。
《紅高粱》裏,她飾演淳樸、能幹的農村婦女九兒;
《大紅燈籠高高掛》裏,她飾演反叛、個性獨立的四太太;
《活着》裏,她飾演一名知書達理的母親家珍;
《霸王別姬》裏,她飾演勇敢追求愛情、為愛犧牲的青樓妓女菊仙;
《藝伎回憶錄》裏,她飾演日本藝伎館的頭牌初桃;
《歸來》裏,她飾演患有老年痴呆,固執地等待愛人歸來的知識分子馮婉喻。
還有很多沒列出的角色,個個讓人印象深刻,鞏俐也因為這些角色把一眾獎項收入囊中。
鞏俐不是讓人看一眼就覺得驚豔的美女,甚至被很多人説過“土”。但那又如何呢?一樣被人們奉稱為“鞏皇”,因為真正能讓人信服的是實力。鞏俐沒有一張讓人驚豔的臉,卻有一股讓人過目不忘的氣質,沉穩而霸氣。
看過鞏俐的戲,你會覺得她是“老天爺賞飯吃”,千人千面,生來就是吃演員這碗飯,然而鞏俐也曾兩次藝考失敗。很多人藝考失敗一次,就開始轉投他路,別説接連失敗兩次了,但鞏俐選擇繼續藝考。父母心疼她,建議她轉投普通院校,她也毫不動搖,一邊打工一邊備考。
原來在年少時,鞏俐的沉穩已顯現出來。
轉折就發生在第三年藝考。當時時任濟南軍區前衞歌舞團的團長尹大為是鞏俐的藝術老師,他上課極為嚴厲,第一節課便用道具馬鞭抽了鞏俐的腿,只因鞏俐沒有站好。
他對鞏俐説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有貌而沒相,成不了演員。今天是第一課,受得了我的教學方法,明天八點半見,受不了,現在就説再見。”
鞏俐瞪大了眼睛看了尹大為一眼,便甩門而去。原以為鞏俐不會再去上課,沒想到第二天鞏俐像沒事人一樣,按時到教室上課。
嚴師出高徒,鞏俐也很快取得了進步。
前兩次藝考,鞏俐投的都是聲樂,這次尹大為建議可以衝一下上戲、中戲。鞏俐聽了,最終以出色的表現獲得了中戲老師的青睞,即使文化分不夠,中戲的招生組還特地向文化部藝術教育司提出申請,破格錄取鞏俐。
多年後想想,恩師的建議可謂是金玉良言,但最終靠的還是鞏俐自身的努力、堅持與沉着,才能如鳳凰涅槃般重生。
出道後的鞏俐,堅守演員本責,演好角色。
為了醖釀情緒,完全進入角色,她會提前幾個小時到達片場,數十年如一日。
除了開拍前的這些準備,鞏俐從接到劇本的那一刻開始更是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揣摩角色,練習角色。
這次的《奪冠》亦如此。
別的演員出演電影、電視劇都是由官方宣佈消息告知大眾,而鞏俐出演《奪冠》卻是因為她去中國女排訓練場觀摩學習而被大眾得知。
當時報道中的鞏俐,一身黑色運動服,綁着高馬尾坐在場上一邊,儼然一副女排教練的樣子,想必此前已經做了很多功課了。
也許有人會問:是不是作秀呀?
看看她在球場上的神態便知,試問哪個作秀的人可以做到全神貫注地看訓練,不時還在筆記本上作筆記呢?
而且鞏俐的學習不僅在訓練基地裏,為了全面瞭解郎平,她幾乎成了郎平的“小助理”,跟着郎平四處跑行程,以此來觀察郎平的神情和體態。
幾個月後,鞏俐再次出現在大眾的視線裏,成了“複製粘貼”般的郎平,讓人驚呼:太像了!連女排隊員們都感嘆神似。
鞏俐對演戲的追求幾近完美。在《藝伎回憶錄》中,她有一個拋扇子的鏡頭,為了讓這個鏡頭呈現更好的效果,從開拍到殺青五個月她都在練習拋扇子,每天2000多下,從未停歇。
這個鏡頭最終呈現在熒幕上只有四秒,但鞏俐卻花費了幾百倍幾千倍的時間在熒幕後練習。放眼整個娛樂圈,能做到如此的演員還有幾個呢?
成名後的鞏俐不忘初心,當眾多演員陷入中年危機的職業瓶頸,尋找各種跨界時,鞏俐不管眼前氣勢如虹的發展,慢悠悠地挑選着自己中意的劇本。
《奪冠》之前,鞏俐已經四年沒有出現在國內的熒幕上了。她本可以接很多商業片,賺更多的錢,但她不。她留給自己足夠多的時間去生活,去感受去體驗,為演戲積累素材。她也常常戴着墨鏡坐在公園的長椅裏,觀察各種各樣的人。
她不需要在紅毯上爭奇鬥豔,也不必在各大綜藝裏博人眼球,沉寂四年,依然以王者姿態歸來。受得起稱讚,經得起詆譭,“鞏皇”莫不如是。
【來源:桃紅梨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