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沒出去“添堵”,而是選擇了老老實實待在家裏,衝着張藝謀導演,和張譯、於和偉、秦海璐、朱亞文等老戲骨,去電影院看了《懸崖之上》。
電影大致講的是上世紀三十年代,我黨四名在蘇聯秘密受訓的特工,回到哈爾濱執行一個代號叫“烏特拉”的秘密行動,結果讓他們不知道的是,在他們到達哈爾濱之前,就已經被叛徒出賣,然後開始了一場精彩的鬥智鬥勇。
看完電影之後我又看了影評,有人把導演、演員一頓捧——老謀子導演功底深厚,演員不愧是老戲骨,合作得太棒了。
今天,咱們來聊聊這部電影裏,人性中閃光的東西。
電影中張譯飾演的張憲臣,和秦海璐飾演的王鬱是一對夫妻,兩人本來都是哈爾濱人,行動又都是4人秘密小組的一員。
張憲臣和秦海璐有兩個孩子,幾年前,兩個人把年幼的孩子交給別人收養,雙雙去參加了革命,但收養人被日本人殺了,孩子也淪落成了孤兒,每天在馬迭爾賓館門口要飯。
電影裏有一個情節,張憲臣在執行任務時被特務追殺,一頓操作猛如虎,幹掉五六個特務之後,本來可以坐車安全逃脱的,但是當轎車路過馬迭爾賓館的時候,張憲臣看到了自己的孩子賓館門口要飯,然後又從車上跳了下來,最終被捕。
一個訓練有素的高級特工,幹掉敵人的時候動作乾淨利落,唯有一關最難過,那就是自己的孩子,那是他的軟肋。
當他坐在轎車上,看到飯店門口自己的孩子在風雪裏要飯的時候,犯了一個連最低級的特工都不會犯的錯誤——下車,回頭去找孩子。
難道張憲臣不知道下了車就是九死一生?
一個訓練有素的高級特工,肯定知道這個結果,但沒辦法,再高級的特工也是個人,是人就有感情。
當時我不禁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換成是我,我會下車嗎?
答案是肯定的。
當親情和信仰產生衝突時,很難兩全。
電影中,有老奸巨猾的科長,有“背鍋俠”老金,有年輕漂亮的小蘭,有鐵骨柔情的張憲臣,還有母性加持的王鬱,情節緊張之餘,又不失詼諧搞笑,電影院裏時常傳來一陣陣輕快的笑聲。
但笑聲的背後,是革命先輩的奉獻。為了國家,為了戰友,為了親人,為了“烏特拉”。
電影中的一個場景讓我記憶猶新:當4人秘密小組知道自己被叛徒出賣了以後,張憲臣和小蘭身陷絕境,小蘭(劉浩存飾)對未來產生了迷茫,張憲臣問了小蘭一個問題:
“你知道‘烏特拉’是什麼意思嗎?”
小蘭回答:“俄語裏是‘黎明’的意思。”
張憲臣説:“對,黎明,天亮了就好了。”
這句話戳中我的淚點:黎明代表着光明和希望,今天我們身處天亮之後,但為了黎明,一個個無名英雄付出了太多太多!
電影的結尾,是秦海璐飾演的王鬱,站在四下無人的風雪中,從衣服和帽子上的雪看得出來,她已經站在那裏很長時間了。一輛轎車停在了路邊,組織上把她的孩子送了回來。
這個時候,張憲臣已經犧牲了,妻子王鬱把兩個孩子攬在懷裏,那張滄桑的臉在十幾秒之內出現了很多表情:
有孩子失而復得的幸福,有丈夫犧牲的悲痛,有那個時代給這個女人的重壓,也有堅信黎明終將到來的頑強。
電影結束之後,我在影院的長廊裏看到一個令我欣慰的場景:幾個十七八歲的少男少女,表情很嚴肅,沒有一絲調侃戲謔的表情。
我想,他們應該是被電影的情節觸動了,被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感染了,我們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是千千萬萬的無名英雄用生命換來的!
而這種精神,正是我們的青年一代最需要的東西。
我不排斥那些場面恢弘的美國大片,耗費巨資的商業片確實能給人以視覺的巨大沖擊,看完後直呼過癮。
但是,讓今天的年輕人知道,黎明之前發生過什麼,這也是中國電影應該做的事情。
走出電影院的時候,陽光突然傾瀉在我的周圍,我一時還沒從觀影的壓抑氣氛中反應過來,我本能地捂住了雙眼。
幾秒後,當我再次睜開眼睛,重新看到距離那個時代八十年後的陽光時,想對張憲臣這樣的無名英雄説一句話:
天亮了,你們看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