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追老劇”給網絡帶來清新之風

【文化評析】

作者:韓浩月(作家)

老劇翻紅的趨勢,在年輕人聚集的網絡平台上仍然延續,從去年開始,《家有兒女》《還珠格格》《亮劍》《士兵突擊》就得到了年輕網民的追捧。最近,播出於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央視版四大名著電視劇,再次見證了老劇翻紅的火爆,評分一路飆升。

“年輕人追老劇”,已經成為一個愈加有意思的現象,比如一些老劇的經典台詞,成為他們的“接頭暗號”。網上的“觀劇現場”一片歡樂,網民通過評論區與彈幕所表達出的聲音與觀點,也讓人深思經典與時尚潮流之間的關係。

龐大的視頻內容消費需求,是幫助包括四大名著電視劇在內等諸多老劇重新被年輕網民選擇的首要原因。互聯網視頻內容看似龐大複雜,但在短視頻一家獨大、直播視頻泥沙俱下的狀況下,網民仍然在不停尋找更多元、豐富的內容。所以,四大名著電視劇出現在新平台上,並非作為“老劇”而受關注,某種程度上,它們算是吹進年輕人平台的一股清新之風。

之所以説“老劇”也有清新的味道,在於“老劇”體現出了“時間差”所製造出來的魅力,在互聯網環境中長大的這一代人,看待事物、思考問題使用的都是網絡思維,對於他們來講,嚴格遵守傳統思維所製作的“老劇”,散發着完全不同的時代氣質,這不由得使他們產生好奇,觀看追捧“老劇”,成為他們體會“父輩的時代”的一個契機,並隱約從這些“老劇”身上,發現一種情感上的親近與文化上的共鳴。

以央視版四大名著電視劇為例,“知道但卻沒看過”,這是年輕人對它們的普遍認知,而之所以這四部“老劇”能快速吸引他們,在於他們的成長環境中並不缺乏四大名著的信息蹤跡,無論是課本、課外讀物上,還是老師與家長的講述裏,都會時常出現四大名著中相關人物的名字和故事片段。四大名著早已融入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其中諸多正面的思想觀念,包括文學審美等,都無形中決定着人們看待問題的角度與方式。於是,年輕人看“老劇”,其實也間接與中國的社會與家庭以及傳統文化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劇中對於“真善美”的定義,很容易觸動他們的內心。

在碎片化閲讀與娛樂消費佔滿人們時間的狀況下,追看“老劇”讓年輕人發現“長篇”的魅力,找到“經典”的價值。經典作品在架構上的宏大,在視野上的寬闊,以及精神上的豐富,是短視頻沒法提供的,而經典卻能夠讓觀眾記住故事、人物,形成價值觀,也會讓人擁有沉靜思考的可能。

年輕人對經典作品有欣賞,也會有他們的調侃,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經典每一次遭遇新一代受眾的“打量”,都是一次“征服與反征服”的較量。沒法讓年輕人喜愛的經典,恐怕也不能幾百年上千年地流傳下來。經典給年輕人的精神世界帶來衝擊,反過來,年輕人為經典賦予新的解讀,這何嘗不是在延續經典的生命力?經典與時尚潮流之間的關係,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可以彼此融入的,對於經典與時尚如此這般的“互動”,讓人喜聞樂見。

《光明日報》( 2020年07月31日 02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68 字。

轉載請註明: “年輕人追老劇”給網絡帶來清新之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