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於《大宅門》的印象都是:那是一部值得稱讚的好劇,或者説可以稱得上是一部正劇,整部劇講了醫藥家族的風風雨雨幾代人,雖平常但又引人入勝。
不過就像冰心所説的那樣"大家都只看到了花兒美,卻沒有看到花兒盛開背後的血與淚"。
説起記憶中的經典影視劇作品,大抵很多人的名單中都有《大宅門》的位置。這部帶有強烈歷史色彩的電視劇,一經播出很快拿下了收視冠軍。
40集的電視劇,説長不長,説短也不短,觀眾看着舒服,但幕後的創作人員們卻經歷了太多太多,才將它搬上了大熒幕。
40載的艱難創作之路過去,想要把《大宅門》搬上大熒幕,郭寶昌又熬了4年。
1995年,《大宅門》開始籌拍,劇組成立之後問題又來了,郭寶昌被炒魷魚了。那時陳寶國已經進組,也是第一個進組的演員,還拿到了一筆很好的酬金,9萬塊。
此外,劇組還遭遇黑社會的介入。
為此,他和妻子九死一生,“流的不是淚,是血,非常殘酷的。”
在後來接受採訪時,郭寶昌仍然壓抑不住氣憤,不過關於細節,他卻沒有過多的介紹。
這照片一出來,你估計會以為那旮旯的大爺出來辦事,還是那種滄桑的年代劇。
陳寶國的演技大家都是認可的,更別説陳寶國本人對於演繹這件事業的尊重。
在《大宅門》裏,陳寶國演繹的白景琦可是串起來整部劇的線索人物。
更劉曉慶演的武則天一樣,陳寶國演白景琦也是從少年青葱一直到垂垂老矣,而且絲毫也不違和,足以見一些老演員的演技如何的登峯造極。
説起老演員,這部劇裏的老演員也是不少,那拉到現在一個演員就可以扛起來一部劇,跟別説那個時候了。
02
要説起《大宅門》的拍攝,這些演員可是出了不少的力氣。
這部劇的導演郭寶昌,他寫的這本小説,他是這部劇的編劇,而這個劇裏面的故事,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從郭寶昌人生經歷、所見所聞改編而來的。
白家老字號,就是同仁堂的老鋪子。身為主角的白景琦也是郭寶昌的養身之父樂鏡宇,從白景琦來看樂鏡宇的一生跌跌宕宕、起起伏伏。
在郭寶昌創作小説的時候,説的上是一波三折,稿子被燒過、也停寫過、還被家事耽誤過,總的來説波波折折也歷經了斷斷續續幾十年,小説成了,拍攝的樣稿也成了。
作為稿子的"親生父親",郭寶昌當然要到處找投資,來完成自己"親兒子"的拍攝願望。
兜兜轉轉,可是找到了一家投資商願意投資,演員就開始招募了。當時的陳寶國也來了,不過當時他的名氣還很小,在於導演郭寶昌深入探討過角色之後,陳寶國談下來了白景琦這個角色。
按理説,萬事俱備就差開機大吉,可是投資方卻出了幺蛾子,要換掉郭寶昌的導演,轉交他人之手來拍攝整部作品。
資金鍊的斷裂讓整部劇陷入了僵局,不過也因此我們能夠見證好演員對於好劇本的看法和堅持。
陳寶國得知這個消息之後便急匆匆地拿着自己的還熱乎的9萬塊工資跑到了劇組,就直接下了劇組的面子,説如果換導演就不拍了,就認郭寶昌。冷靜之後,陳寶國還是那句話,這部劇就認郭寶昌這個人來當導演。
你想想看,95年,9萬塊,其實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更別説,後來陳寶國為了等《大宅門》拍攝,説出自己三年不拍戲的話,這可是相當於三年沒有工作和收入,當然日子會過得緊巴巴的。
陳寶國在堅守着自己的誓言,而郭寶昌也在到處尋求幫助,輾轉了幾十家投資公司,尋求出路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