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表三藏師徒們,放馬西行。走多時,忽見一座高山,峯插碧空,真個是摩星礙日。行不數里,見一老者,遠遠高呼:“西進的長老,……這一夥妖魔,吃盡了閻浮世上人,不可前進!”能夠吃盡閻浮世上人,這是一夥什麼樣的妖魔呢?原來這個報信老者乃是太白金星所變。金星道:“此山叫做八百里獅駝嶺,中間有座獅駝洞,洞裏有三個魔頭。那三個魔頭,神通廣大得緊哩!他手下小妖,南嶺上有五千,北嶺上有五千,東路口有一萬,西路口有一萬;巡哨的有四五千,把門的也有一萬;燒火的無數,打柴的也無數,共計算有四萬七八千。這都是有名字帶牌兒的,專在此吃人。
其中一魔頭更是了得,那妖精一封書到靈山,五百阿羅都來迎接;一紙簡上天宮,十一大曜個個相欽。四海龍曾與他為友,八洞仙常與他作會,十地閻君以兄弟相稱,社令城隍以賓朋相愛。”獅駝嶺聚集妖魔達到四萬七八千餘口!如此規模,這也難怪太白金星會把“吃盡閻浮世上人”用在這夥妖魔身上。而且其中的一魔頭更是了得,居然和佛道兩教都有瓜葛。那他究竟是何方神聖呢?
如來道:“那三怪,説將起來,也是與我有些親處。”行者道:“親是父黨?母黨?”如來道:“自那混沌分時,天開於子,地闢於醜,人生於寅,天地再交合,萬物盡皆生。萬物有走獸飛禽,走獸以麒麟為之長,飛禽以鳳凰為之長。那鳳凰又得交合之氣,育生孔雀、大鵬。孔雀出世之時最惡,能吃人,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我在雪山頂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從他便門而出,恐污真身;是我剖開他脊背,跨上靈山。欲傷他命,當被諸佛勸解,傷孔雀如傷我母,故此留他在靈山會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大鵬與他是一母所生,故此有些親處。”行者聞言笑道:“如來,若這般比論,你還是妖精的外甥哩。”
從佛祖這裏可以瞭解到,這個和佛道兩教均有瓜葛的魔頭非大鵬莫屬。開篇説過,所謂的鳳凰得交合之氣育生孔雀大鵬,是醖釀生育的意思。即道教為了對付佛教,以鳳凰得交合之氣之名一分為二,分出了孔雀大鵬。而這隻得交合之氣的鳳凰消失了,他以孔雀和大鵬的身份存在。
因此,在孔雀封母之後,不僅把佛教帶入了認道為母的階段,也把大鵬上升為了佛舅,甚至成就了大鵬的飛禽之王。這也是《西遊記》把大鵬的速度凌駕於筋斗雲之上的原因。所以,大鵬的身份實為亦道亦佛。在這樣的背景下,大鵬能和龍王為友,洞仙作會,城隍相愛不足為奇。一封書到靈山,五百阿羅都來迎接也算合乎情理。當然,大鵬本身在佛教沒有果位,更算不上佛教中人。他和佛教的瓜葛取決於佛母的身份。可問題是,這個擁有特殊身份的大鵬為什麼要佔山為王呢?
第七十四回,小鑽風道:“我大大王與二大王久住在獅駝嶺獅駝洞。三大王不在這裏住,他原住處離此西下有四百里遠近。那廂有座城,喚做獅駝國。他五百年前吃了這城國王及文武官僚,滿城大小男女也盡被他吃了乾淨,因此上奪了他的江山,如今盡是些妖怪。不知那一年打聽得東土唐朝差一個僧人去西天取經,説那唐僧乃十世修行的好人,有人吃他一塊肉,就延壽長生不老。只因怕他一個徒弟孫行者十分利害,自家一個難為,徑來此處與我這兩個大王結為兄弟,合意同心,打夥兒捉那個唐僧也。”
我大大王與二大王久住在獅駝嶺獅駝洞,這在《西遊記》裏是有時間表的。大概在取經三年,黃風嶺的黃風怪來了一陣風——冷冷颼颼天地變,無影無形黃沙旋。碧天振動鬥牛宮,爭些颳倒森羅殿。五百羅漢鬧喧天,八大金剛齊嚷亂。文殊走了青毛獅,普賢白象難尋見。文殊的青毛獅,普賢的白象在取經三年來到了下界。但大鵬不同,他在五百年前就到了獅駝國。還吃了滿城男女,奪下江山自立為王。大鵬的獅駝國與獅象的獅駝嶺原本沒有交集,,兩處更是相距四百里遠近。他們之間的結合,只是為了共同對付孫悟空,共享唐僧肉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