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百鍊成鋼的“視帝”張嘉益:人生最壞的結果,無非是大器晚成!

由 敖學農 發佈於 八卦

1

説來挺好笑,第一次看張嘉譯的片子,是他和李念主演的電視劇《蝸居》。

有段時間,歌手冷漠走紅了,他的成名曲叫《小三》。我在這首歌的MTV裏,看到了文章、張嘉譯和李念。

心想,這裏面肯定有一些匪夷所思的故事,愛屋及烏,我就順藤摸瓜,找到了《蝸居》。

宋思明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邁着“社會搖”的步子,説話永遠慢條斯理,唇邊總喜歡帶着“壞壞”的微笑。

這樣一個有魅力的多金大叔,對於吳下阿蒙的小姑娘而言,絕對具有強大的殺傷力。

初出茅廬的大學生,經濟上捉襟見肘,思維力青黃不接,亟待一種優勢資源的補給。

於是,兩個人一拍即合。

劇中,張嘉譯把一箇中年男人悲歡離合,以及心態、情緒演繹得精準、到位。

從那以後,我開始喜歡看張嘉譯演的片子。

信手翻看張嘉譯的履歷,也能發現很多有意思的事。

論身份,他正宗的科班出身。

17歲那年,他同時被北電和上戲錄取,他選擇了北京電影學院。

1990年,張嘉譯還在大學讀書的他首次觸電。出演首部電影《聶榮臻》。1995年,主演電視劇《道北人》,飾演張建國。

之後,他也參演、主演了很多影視劇。

直到2009年,電視倫理劇《蝸居》播出,張嘉譯因為飾演“宋思明”一角爆火。

這時候,他已經39歲了,在“成名需要趁早”的演藝圈裏,完全是大器晚成的典範。

2

剛剛過去的2020年,張嘉譯也表現不俗。

他跟閆妮主演的草根輕喜劇《裝台》,火了;

跟眾明星聯合演出的扶貧劇《山海情》,也火得一塌糊塗。

去年,我還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張嘉譯把名字改成了“張嘉益”。

很多明星之所以改名字,是因為想大紅大紫,比如,劉福榮改名為“劉德華”,成港生改名為“成龍”,王靖雯改名為“王菲”,李振藩改名為“李小龍”,鄭創世改名為“鄭少秋”,何加南改名為“梅豔芳”,白雪改名為“白百何”……

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出名之前,而張嘉譯則是反其道而行之,在紅遍大江南北、得到大眾認可之後,才改的名字。

《蝸居》之前,張嘉譯一直籍籍無名。因為他並沒有被大眾廣泛認可。

盤點他的歷史,作品琳琅滿目,出演了17部電影,超過1000集的電視劇。但僅僅只是“混了個臉熟”,一般都是配角,或者“男二號”。

一個演員紅得晚,並不代表水平低,更多時候,是十年一劍的磨礪和厚積薄發的“井噴”。

從北電畢業之後,一切並沒有以前夢想的那樣,“前途一片光明”。

恰恰相反,真正的生活,才剛剛開始。

不論是外貌、資歷、家庭背景,在優秀的同學們面前,他都不佔優勢,他想着留在北京,捧一個“鐵飯碗”,難度係數太大了。

老父親坐着綠皮火車,千里迢迢從西安趕到北京,為了他留在京工作,求爺爺告奶奶,四處奔波,結果遭到N多次冷遇,張嘉譯內心糾結到崩潰,他態度決絕地跟大大説:“我回西安!”

3

彷彿從天堂跌落到塵埃,按照分配,他進入了西安電影製片廠。

道具師傅笑着説:“小夥子,萬般都是命,半點不由人。就把過去當成一個夢吧。”

雖然是一個夢,張嘉譯卻不甘心。

人,都是環境的產物。你必須入鄉隨俗。

與環境格格不入,只能鼻青臉腫。

就這樣,張嘉譯在西影跑了10年龍套。

在西安,機會相對會少一些,想演戲的人,車拉船載,擠破腦袋。

想要得到一個機會,就要獨闢蹊徑。

別人不願意演的“危險戲”,戲份很少的“羣演”,張嘉譯一次也不放過。

在圈子裏,張嘉譯愛崗敬業,有口皆碑。演打戲,他不用替身,在山坡、大理石地板、水泥台階、泥水坑,踏冰卧雪,摸爬滾打。

這樣的“拼命三郎”,讓很多時候都變成了殘酷的“自虐”。

幾年下來,職業病佔據了他的身體。

張嘉譯25歲的時候,他已經“摔”成強直性脊柱炎,關節畸形、肌肉痙攣、關節僵硬。

晚上睡覺的時候,翻個身,都難於上青天。

醫生給他下了最後通牒,再這樣毫無節制地糟蹋身體,可能會導致全身癱瘓。

他不得不放慢節奏,跟身體達成和解。

養病期間,他突然明白了健康的重要性。這也是,他後來改名“張嘉益”的一個重要原因。

時間飛快,30歲那年,張嘉譯不想在一個地方孤獨終老,他收拾行囊,毅然決然去了北京。

當年的同學胡軍、徐帆、陳小藝等等都小有名氣,甚至拿獎拿到手軟,

他卻從零開始,住地下室,啃方便麪,做劇務,當羣演,導演的奚落、白眼,對他而言,都是家常便飯。

差不多又是十年,他終於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蝸居》熱播,張嘉譯大火。

從此以後,他的人生彷彿開了外掛一樣,登上高速賽道,事業蒸蒸日上,圈內炙手可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