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成團夜,節目組一連邀請了16位男明星作為嘉賓,被質疑好似隔壁節目組《元氣滿滿的哥哥》來踢館,搶了姐姐們的主場。
其中爭議最大的男明星莫過於陳赫。
大家對曾有私生活問題的藝人未必上升到封殺的高度,但有唱跳俱佳、渴望成團的李小璐想要參加節目卻被拒的傳聞在前,對男女藝人的區別待遇赫然在目。
不少網友質問節目組,作為一檔宣揚成熟女性魅力,消除女性刻板印象的節目,為何對女性缺乏更多包容,甚至不能一碗水端平。轉過頭,關於李小璐人生的高起低落,又有了一波討論度。在微博上搜索李小璐,常出現#李小璐後悔了#、#李小璐有意與賈乃亮複合#等被網友們杜撰的關鍵詞,與其説大家在等待一個破鏡重圓,不如説是幾分唏噓:
01
眾人同樣渴望發問的對象,還有近日因為情緒問題頻上熱搜的鄭爽。她們在年少成名前都是漂泊無依的少女,走上巔峯後卻一步步拆毀了自己的人生大廈。今天我們就拋開世俗規訓的審視,討論她們那些看似難以理解的言行背後,暗含着怎樣的人生啓示。
李小璐在婚禮上,曾對賈乃亮説:“我像一朵雲,飄來飄去,沒有安全感,自從你出現在我的生命裏,我變成了一粒種子,踏實地埋在土壤裏。”看似甜蜜的感言,卻袒露了她年少無依的心酸感,與在銀幕上任性嬌嗔的形象大為不同。李小璐在家庭中幾乎沒有得到過任何的嬌縱。母親在她6歲時就遠走美國留學,能給予女兒的唯有每週一個越洋電話。12歲時她選擇出國讀書與母親團聚,短暫地擁有了一段父母環繞、生活無憂的歲月。之後,母親的生意遭遇困境,不得不長期往返於美國和歐洲之間挽救自己的事業,父親難以適應美國的生活回國發展,李小璐在異國他鄉被迫開始自立,獨自上學、打工。這段獨自生活的經歷並未讓她適應孤獨,反而更加抗拒。她自述一個人在家時會感到害怕,不願住在僻靜處,偏愛人來人往的大都市。這也可以解釋為何年少時憂鬱敏感的她,成年後卻頗為喜歡社交。她在喧鬧的生活片段中,尋找的並非精神寄託,而是驅趕孤獨的方式。17歲拍攝《天浴》獲獎後,她選擇回國發展。父親似乎並非意識到女兒已經成年,且受過西式教育,依舊嚴格管束她的日常,李小璐一面覺得父親管得太多,一面又延續着乖乖女的人生軌跡。與其説是父親太過嚴厲,不如説是李小璐願意順從父親的意願,成全父母的期待。她説:
這種成全心態同樣體現在婚姻中。賈乃亮追求李小璐的用心眾人皆知,但熱戀期帶來的安全感還未落到李小璐的心底,就因現實問題再一次被擊碎。面對名聲不如李小璐的質疑,賈乃亮卯足了勁拼命拍戲,彼此聚少離多,曾有半年時間沒有見過一面。李小璐結婚時已經懷孕六個月,賈乃亮卻在成婚第二天就遠走拍戲,她一個人在洞房裏捧着孕肚哭泣,作為妻子,卻只能為了成全賈乃亮的事業和尊嚴選擇理解,獨自嚥下苦澀。討論這些並非為了打破誰的人設,攻擊誰的過錯,只是將李小璐看做一個平凡女人來説,她既無法從父母身上得到依託,也無法從枕邊人身上得到充分的陪伴,婚後生活就像重演童年,而她偏偏不能説不。“大人有正事要忙,你乖啊”,“我忙事業還不是為了這個家”,我們都曾聽過的那些大道理剝奪了她的選擇權。世人豔羨的演藝世家光環之下,是她幾乎從未能自主選擇的人生。3歲就被父母抱進劇組拍戲的李小璐,直言感覺自己像個被擺弄的娃娃道具。李小璐面對生活時難免有些被擺弄的無力感,但她也缺乏勇氣去掙脱世俗期待的目光,直到用最不體面的方式將自己逼到懸崖,親手終結了完美生活,也擊碎了這份困境。 02
與李小璐父親的軍隊式嚴厲教育相比,鄭爽的童年承受了更多高壓。母親將自己的明星夢寄託在她身上,為了培養她省吃儉用,鄭爽也早早地將父母的期待內化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從未想過説不。鄭爽在書中寫:
12歲時她從家鄉瀋陽到四川學藝,小小年紀就能在舞台上自如表演的她,卻不懂得如何融入集體,被同學排擠嘲笑,只能更多地向父母索取温暖,每晚都要和母親打電話。鄭爽説自己“生活是很好獨立的,精神不是很好獨立”,她沒在這段顛沛流離的過往中學會更遊刃有餘地面對生活,反而加劇了與父母心理分離的困難,到現在還常常帶着父母一起出席活動。父母也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女兒成名帶來的便利,介入她的事業、客串她的戲、在微博上高調地利用她的名氣賣貨、回答問題。外界對於鄭爽的父母有諸多質疑,她也曾開玩笑般説到,“我爸可能想蹭我熱度,我比較希望我爸低調一點”。但爸爸塑造出的護短形象,讓她更想依賴父母。鄭爽被言論攻擊時,鄭爽爸爸讓女兒不要在意外界評價,而非反思自我。鄭爽與張恆在《女兒們的戀愛》中發生冷戰,他也不顧是鄭爽對自己的決定反覆無常在先,導致張恆的工作準備白費從而發生爭執,憤而摔筆替女兒不平。但這些行為始終無法彌補鄭爽缺失的正常童年,也未能觸碰到鄭爽真實的需求。鄭爽一直明確表示“太早懂事的孩子不幸福”,想要補償自己。小時候,母親教育鄭爽不能大聲哭泣,會打擾到其他人。高於同齡人的自制力背後,是她正常的情緒發泄渠道被堵塞,成年後一朝潰壩,就容易走向失控,所以她會在綜藝中無故流淚,在直播中突然情緒化。更令人憂心的是,她希望所有人都能夠理解她的創傷,直播事件後,她的解釋是:
接近30歲的鄭爽,沒有乘風破浪的慾望,她渴求的安全感是那麼普通,卻又那麼難得,讓她不知不覺地退行為孩童,用最幼稚的方式面對自己的創傷。這種情緒失控,在事業早期就凸顯端倪。在綜藝《拜託了冰箱》中,何炅回憶起鄭爽剛成名時,有次她在聚餐的間隙感到茫然,就突然離席,走到酒店外思考自己到底在做什麼。但這種對人生的反思可能是稍縱即逝的片刻掙扎。與父母的深度鏈接,讓她對於父母安排的職業發展的道路難以產生太多反抗,反而還會習慣性討好父母換取更多的安全感,只能任性地向粉絲索取情緒需求。鄭爽也曾表示自己參加觀察類綜藝是為了有機會從另一個角度觀察自己,那時候她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不再出現情緒化的行為,最近似乎繞了一圈,又回到了原點。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