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趕上過《想見你》的最後一班車,看過李子維、黃雨萱、陳韻如穿來穿去的感情線。
也早早看過《我們與惡的距離》,感慨人性的幽微和陰暗,也因為《一把青》哭得天昏地暗。
但是這部評分破9,反映四十歲女性和她周遭生活的華語劇集《俗女養成記》,你還真不一定看過。
和前幾年台劇流行的題材,青春、愛情不同,《俗女養成記》説的是年近四十的"女魯蛇"陳嘉玲,以及她周遭的故事。
為什麼説陳嘉玲一無所有呢?
這得從第一集她的自白説起,陳嘉玲用寥寥幾句就概括了自己的狀況。三十九歲,沒有老公和小孩,有個同居三年半的男友。
工作也不算好,是一家小公司的總裁特助。主要負責提醒總裁吃藥、吃水果,還要忍受總裁時不時的"性騷擾"。
於是《俗女養成記》的後續劇情,就全部圍繞陳嘉玲,以及她身邊的種種瑣事展開。
如果大家更喜歡青年人談情説愛,或者喜歡看比較刺激的劇情,就可以忽略這部劇啦。
因為《俗女養成記》節奏很慢,而且對白幾乎都是台南台北的方言,的確會勸退一批不太喜歡慢節奏劇集的朋友。
《俗女養成記》改編自作家江鵝的同名小説,扮演女主陳嘉玲的人選則是拿過金馬獎的女演員謝盈萱。
雖然提起謝盈萱的名字,不少觀眾會比較陌生。
但説到她拿獎的上一部作品,《誰先愛上他的》,就會有不少朋友會心一笑,然後説句"原來是她呀"。
女一號的人選落定,我們再來看看其他主要演員都是什麼來頭。
和其他熱門的中國台灣演員不同,《俗女養成記》中的主要演員幾乎都是79年生人,這一點倒是和女主年近四十的設定很貼合。説實在的,台劇來來去去就那麼一批演員,實力派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這部劇和2019年熱門劇還有演員上的交叉:《我們與惡的距離》裏的吳慷仁、温升豪,也都出演了《俗女養成記》。
分別扮演女主的小叔叔陳晉清,以及陳嘉玲的男友,江顯榮。
還有《大佛普拉斯》裏的陳竹昇,也在本劇中扮演女主的爸爸,那個好笑又好哭的老實人。
還有一點值得説道説道,那就是《俗女養成記》中的演員們其實多少有點"誇張"。
因為不少人都是劇場演員出身,習慣了大開大合的表現形式,但這部劇依然值得期待和全程追完。
畢竟在內地劇習慣了懸浮,和什麼都往愛情上扯的時候,能有這麼一部不是俊男美女專屬的電視劇,已經非常難得了。更何況,它還用不讓人反感的方式,講了一個宏大命題。
當你四十歲且看起來一無所有的時候,要不要勇敢放棄一些負擔,從而嘗試着接納自己。
綜上,如果你是台劇愛好者,那就有福了。直接把《俗女養成記》看起來,就能收穫一大波台劇熟面孔。
説起人設,我想"陳嘉玲"是非常獨特的,這種獨特建立在瑣碎和真實上。作為女主,陳嘉玲在第一集就亮明瞭身份,三十九歲的普通人,馬上就要四十。毫無光環,而且工作一般,最擅長拍照的時候閉眼睛。
相比剛北漂就能住大平層,嘴上説自己一窮二白的女主,陳嘉玲無疑是令人有代入感的。
就拿陳嘉玲早晨起牀的第一場戲來説,她已經牢牢抓住了所有觀眾的眼睛。怎麼會有這麼不美、不有錢、不特別的女主角啊?
手忙腳亂然後做好早餐,中間還被梳妝枱絆倒,一邊生氣一邊和男友聊天......
她完全就是我們,或者身邊常見的姐姐、小姨之類的形象。其實第一集裏的重頭戲有兩個組成部分:三十九的陳嘉玲,以及她的家庭。在這個家庭裏,你所看到的還是那兩個字:真實。
貌似嚴厲卻和最寵愛陳嘉玲的爺爺,一心想要女兒維持婚姻,結果大失所望的奶奶。一邊八卦一邊調和家中氣氛的中國台灣傳統主婦,陳嘉玲的媽媽。
還有滿腦袋奇思妙想,卻有點生錯了時代的小叔叔,陳晉清。以上種種人物齊聚一堂,基本上還原了百分之八十的台劇精髓。不講豪門故事,也不説狗血劇情,台劇最會玩的斬淚套路就是倆字:懷舊。
如果你恰巧也是個喜歡古早味的觀眾,還是那句話,有福了。
第一集裏有兩條故事線:陳嘉玲的感情經歷,以及童年時的家庭變故。一開始,陳嘉玲就面臨着熟女感情生活中的兩大難題:疑似懷孕,前男友結婚。
被內外夾擊的她避無可避,只能躲進廁所隔間用驗孕棒檢查。
結果就在這期間還被不懂禮貌的老闆娘"追殺",分出精力去催老闆吃藥。誰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職場上的事沒完,陳嘉玲的前男友又發來喜帖,邀請她參加婚禮。
這場喜宴活脱一個小型修羅場。被邀請的陳嘉玲只好強打精神去面對下一個難題,前任混得比你好怎麼辦?
很顯然,大學時和陳嘉玲有過交往的宅男,現在不光娶了美女作家,收入也漲了不少。
這一點借路人之口説得很明白,"人家現在掙人民幣哦"。
但這場喜宴的結尾並沒有落入温情俗套,反而藉由陳嘉玲的醉酒出醜,展開了另外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就是陳家的又一方舞台:小姑離婚以及陳嘉玲的童年往事。
講真,當下和過往雙線並行,其實很容易讓觀眾有點蒙圈。不過《俗女養成記》處理得很好,前男友婚宴告訴大家陳嘉玲是什麼現狀,小姑離婚又暗示了大家,陳嘉玲感情觀的由來。
由此,女主的前世今生交代得差不多,整個故事正式進入另一個領域。四十歲還失了業的單身女性,要怎麼接納自己。
一個普通女性的成長史。這一點真實地反映了十集電視劇的內核:普通女性陳嘉玲是如何成長、如何接納自己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最常聽到、被灌輸的價值觀就是"你得成功"、"你在三十歲之前就得如何如何"。
可陳嘉玲不是,她已經三十九了,折騰一陣後還丟了工作,就是一個廣義上的女loser。
在種種挫折之後,陳嘉玲都可以卸下偽裝,回到台南老家。所以被消費主義牽着鼻子走,滿腦袋都是"精緻窮"的我們,又有什麼理由繼續困在籠子裏呢?
就一定得出眾嗎?一定得完美嗎?就像十集《俗女養成記》給我們的思考:俗,並不可恥;俗,也不難看。
不再披着偽裝,能真正接納自己,才是一路走來最應該抓緊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