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幼兒期的寶寶感知事物的特點
兩歲前的孩子,主要依靠感覺器官的直接感知來認識世界。他們還沒有真正懂得成人的語言,也沒有完全學會説話。所以只能依靠眼睛看、耳朵聽、手摸、鼻子嗅、舌頭嘗、皮膚感受等等。這就是所謂直接感知。三至六歲的孩子,雖然學會了用口為語言和別人交往,有了初級的思維活動,但是,他們仍然大量依靠直接感知。如果不和外界物體直接接觸,幼兒就不容易產生記憶。幼兒自己看見過的事情,容易記住,而大人對他説過的話,往往不容易記住。
兒童的思維往往依賴於直觀的形象,而不是事物的抽象性。例如,一個孩子會認為兩堆相同數目的珠子在一起比散落的珠子要少。這是因為他直接感覺到一堆珠子在一起的面積很小,而散落的珠子似乎面積很大。他不測量珠子的數量,而是測量珠子所佔的空間。兒童知覺的分化能力相對較差。例如,三歲的孩子常常分不清綠色和藍色。孩子們閲讀時經常混淆相似的單詞。家長有時會責怪孩子的粗心大意,這與他們缺乏知覺差異有關。在教育培訓的正確引導下,兒童的感知意識逐漸分化。例如,一些擅長繪畫的孩子對事物形象的細微差別非常敏感。
幼兒感知的綜合能力也不強,他們常常只根據物體最顯眼的某種特徵認識物體,而不會綜合物體各個方面的特性來認識。比如,幼兒只根據白大褂來認識醫生。幼兒感知的綜合能力發展不足還表現在感知事物的過程中。他們往往不從事物的整體出發觀察事物,僅僅抓住事物的局部特徵或首先看到的突出部分,而忽視事物的總體特徵。
這也是孩子容易“不識大局”。成人則一般注意事物的整體。有時候,家長會責怪孩子“眼尖”,實際上是由孩子這種感知特點決定的。由於幼兒更多地注意物體的局部和細節,有些成人容易忽視的或者沒有看到的東西,卻逃不出孩子的眼睛。如果是這樣,家長的指責就錯了。孩子感知不完全,僅注意局部和細節。例如,成人一眼便能辨出用一些類似虛線的散點組成的一隻模糊的手的圖形,但許多幼兒卻看不出來。我們在測量中發現,有的四五歲的幼兒只抓住其中一個點,説這是一隻小鳥,而不是從整體去知覺為一隻手。
當然,感知能力發展水平較好的孩子能説出這是一隻手。前面已經説過,幼兒的感知覺在其認識世界中有極大的作用,而幼兒的感知覺又具有分析綜合能力差的特點,那麼應該怎樣去培養孩子的感知覺呢?簡單地説,就是要創設條件和環境,讓幼兒直接感知。具體説來,家長要注意如下幾點:首先,要為孩子準備一些玩具和遊戲材料。提起準備玩具,也許有的家長會抱怨説,“我的孩子什麼玩具都有,簡直是玩具倉庫了,可是他總不好好地玩!”遊戲是孩子的生命,喜歡遊戲是孩子的天性。
在遊戲中孩子實現了自己的願望,滿足了心理和身體的需要,遊戲對孩子的健全發展真是太重耍了。但是,要順利地進行遊戲,離不開玩具和遊戲材料。這正如成人勞動要有工具一樣。玩具和遊戲材料使幼兒有了直接感知的材料。在感知的基礎上,孩子在遊戲中進行想象。孩子可以用一物代替另一物,一些相似的,簡單的材料就可以滿足他們的需要了。
因此,家長為孩子準備玩具和遊戲材料,不一定去買貴重的高級玩具,也不一定非是成形的材料不可。比如,日常生活中一些小、小瓶蓋、廢塑料片、火柴盒,或其他小木片等等,這些家長認為不值錢、無用的“破爛”,卻往往引起孩子極大的興趣,更能滿足他們的探索和求知慾望。許多家長抱怨孩子放着買來的高級玩具不玩,卻愛去擺弄一些破爛不堪的廢品,原因就在這裏。
其次,讓孩子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幫助媽媽哪些小東西,孩子是很樂意的。如媽媽要去買菜了,讓孩子提着或網袋等,孩子會很高興。注意從小培養孩子愛勞動,不僅有利於孩子思想品德的發展和勞動觀念的樹立,而且,在這些簡單的勞動中,孩子能直接感知各種物品,從中認識了事物的許多特性,如軟硬、大小、輕重、冷熱,碗盛滿了水會溢出來,開水能燙傷人,小碗比大碗輕,鐵塊比棉花硬等。這些都是孩子在直接勞動中的收穫,是不知不覺中自然掌握的。
實際上這也是利用了孩子的直接感知。家長還可以帶領孩子外出散步、參觀、遊覽。這些都是孩子直接感知世界的有利途徑,見得多才能識得廣。家長有意識地帶着孩子外出走一走,散散步、或到公園、名勝地旅遊、觀賞,可以擴大孩子的視野。各種事物直接作用於孩子的感官,增長了孩子的感性知識,使孩子頭腦中貯存了豐富的形象。其收益遠遠大於讓孩子呆在家裏“苦讀”。孩子在各種實際活動中學到了很多知識,發展了對事物的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
爸爸
(聲明:爸爸,素材來自網絡,和你探討有用的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