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你知道你打了孩子後他會怎麼想嗎?看了之後你還有心開始嗎

由 高會雲 發佈於 健康

一朋友跟我説最近不知道怎麼了,孩子5歲多了挺淘氣的,氣的沒法,就打了他。還説了一句“不要你了!”,從那次打了之後就特別後悔,感覺特別對不起他。我問怎麼個後悔了呢?

她接着説上次打了孩子,孩子見了他奶奶後,就哭兮兮地説:“奶奶,你要我吧,我不是爸爸媽媽的孩子,撿來的。”他奶奶安慰説“胡説!你怎麼是撿的?”孩子竟然説“隔壁家濤濤的媽媽都不打他,説他是親寶寶,我媽媽打我,還説不要我了。”早知道就跟他講道理的,唉,現在好後悔,以後不會再打孩子了。

你會打你家孩子嗎?大多數家長都知道打孩子不是教子良方,但是氣急敗壞時還是會大打出手,然後一頓教訓之後,看見孩子委屈巴巴的模樣,是個親媽都會後悔到不行。其實,教育孩子,需要掌握分寸。否則打會變成暴力,同時,打孩子不當也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

一. 打是打不出道理的

《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大人,不打成才》《打鬥痛苦,罵愛情,生氣,走腳踹》《三天不打,回家揭瓦》等民間觀點,絕對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打罵不僅會傷害孩子的心理自尊和身體,還會造成父母與孩子的嚴重隔閡。因此,家長可以耐心地告訴孩子,只要在孩子理解的範圍內,與孩子講道理是有益的。

面對孩子的問題,家長的耐心是第一步,然後要仔細詢問孩子做這件事情的原因,也許在孩子的視角里,他並沒有犯錯。如果孩子真的犯錯了,我們可以通過擺事實和講道理的方式來勸導他們。

二.孩子被你打了以後是怎樣想的?

1.不會好好説話

為什麼我的爸爸媽媽動不動就發脾氣,打人。別人的媽媽從來都不打他,還會耐心地講道理。好羨慕別人有這麼好的爸爸媽媽,不像我整天捱打。

2.充滿遺棄感

一些父母在打罵恐嚇孩子之時,常使用一些“不要你了,再也不管你了,扔了算了!”等語言,別小看這不經意的氣話,卻可能給孩子心靈上留下較深的創傷,會以為你們不愛他了。

3.逆反心理更強

不難發現,那些經常捱打的孩子比較“犟”,家長讓他幹什麼,他偏偏不幹。連捱打時都可能“不屈服”,長時間下去他的逆反心理就會變得更強。

4.有仇恨心理

對3歲前的孩子來説,他對爸媽的依戀性很強,一般不會產生仇恨心理。但如果父母總是對孩子施暴,孩子漸漸就會在感情上與父母疏遠,日後可發展為仇恨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