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兩歲前不能看電視,“印刻效應”影響性格發育,寶媽別不重視
隨着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電子產品越來越普及,孩子接觸電視、手機和iPad的年齡日趨減小。其實,這些電子產品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十分不利的。
我同事的閨女馬上滿三週歲了,最近從姥姥家接回來,為上幼兒園做準備。卻發現孩子反應有些遲鈍,爸爸媽媽招呼她帶答不理,但特別好動,總是安靜不下來,對外界事物敏感性卻極差,做遊戲也不能專注地跟媽媽互動。
開始,同事以為女兒換了新環境不適應,過段時間就好了。可觀察了半個月,同事有些焦慮,於是帶着寶寶來醫院諮詢。
經過詳細的問診,當接診的醫生得知最近一年,看動畫片是姥姥哄孩子的主要手段時,給出的答案大大出乎同事的意料。醫生斷定:因為長時間看電視玩iPad,孩子的性格出了問題,心理學上把這種情況稱為“印刻效應”。
什麼是“印刻效應”
1910年,德國行為學家海因洛特發現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剛剛破殼而出的小鵝,會本能地跟隨在自己的母親後面。但是,如果它第一眼見到的不是自己的母親,而是其他活動物體,如一隻狗、一隻貓或者一隻玩具鵝,它也會自動地跟隨其後。
特別有意思的是,一旦這隻小鵝形成了對某個物體的跟隨反應,它就不可能再形成對其他物體的跟隨反應了。這種跟隨反應的形成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説,小鵝承認第一,卻無視第二。
這就是“印刻效應”,可怕的是,“印刻效應”不僅存在於小鵝小鳥和綿羊等動物身上,在人身上也同樣存在。同事的女兒就像剛破殼的小鵝,電視機和iPad代替媽媽成了最親的人,動畫片成了她跟外界的主要鏈接方式,時間長了,跟媽媽反而不親了。
長時間看電視產生的“印刻效應”對孩子的危害
很多家長在帶孩子的時候,總是喜歡用電視、iPad或手機安撫孩子。有的做家務怕孩子打擾把手機塞給他;有的餵飯時為了吸引孩子注意力一定要打開iPad;有的家庭只要孩子一鬧,就把孩子交給動畫片。殊不知,低齡幼兒長時間看電視,動畫片會成為他頭腦中最深的印記。
兒童心理學認為,這種“印刻效應”發生在寶寶從出生到兩歲左右這段時間裏。嬰兒降生後一個半月左右,耳朵基本上能聽到聲音,眼睛也能看見東西了。如果這時就給他看電視,嬰兒的頭腦裏就會刻上電視的印跡,這些印跡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語言表達能力受限。看電視一般是被動地聽內容,沒有説的機會,所以會出現説話比較晚的情況。這和孩子沉湎於電視劇情,長時間單向地接受動畫片的信息,無法與之互動,而使得語言表達能力受限。
邏輯思考發展遲緩。孩子被動接受密集的劇情輸出,大腦沒有思考的必要,孩子的邏輯思維就無法得到鍛鍊。因為缺少鍛鍊的機會,對寶寶的智力發育也有很大負面影響。
嬰兒長時間看電視,到了兩三歲時,通常會表現性格問題。如:不能注視母親的視線;活動劇烈,無法安靜;喜歡哼唱電視廣告音樂;獨立能力差,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不知道什麼是危險的事情;喜歡機械類的東西,並能較早地學會操作;顯示出很廣的知識面。
時間長了,孩子會患上電視孤獨症,變得離不開電視機,這樣的孩子被稱為“電視兒童”。
家長怎樣應對“印刻效應”的影響?
第一,父母對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應該嚴格限制。那幾歲的孩子才能看電視呢?專家建議:2歲以內的寶寶不適合看電視,也要避免孩子長期處於被動接收電視內容的環境中。寶寶到了3歲,每天看電視的時間應控制在45分鐘內,學齡兒童可以在晚上寫完作業後適當看一會兒。
第二,家長要陪寶寶一起看電視。動畫片不應該成為孩子的“廉價保姆”,孩子應該在父母的陪伴下一起觀看。家長陪伴孩子看動畫片的過程,不但可以密切親子關係,而且還可以通過對人物和劇情的交流等親子的互動,來幫助孩子理解故事內容,培養和發展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孩子思考和發散思維。
第三,有選擇有限制性地看電視。並不是所有的動畫片都合適寶寶看,給孩子挑選動畫片時,除了要考慮動畫片的內容是否健康,還要考察畫面是否精美,以及畫面切換的頻率是否太快。對於低年齡段的兒童,畫面切換太快會影響孩子專注力的培養。
第四,加強親子陪伴,讓孩子遠離電視機。父母要以身作則不做低頭族,寶寶卧室不放電視,吃飯的時候不看電視,媽媽做事的時候,不放任孩子在客廳看電視等等。為了防止寶寶養成看電視的習慣,父母要加強親子陪伴,給孩子講故事,跟孩子做遊戲,帶他外出郊遊,一起做家務。
文章最後用英國著名心理學和生物學家埃裏克·西格曼的一句話做結尾:“我們應該像限鹽、限制脂肪攝入一樣,嚴格控制少年兒童每天看電視的時間。”
這一點,一個合格的家長完全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