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便秘問題大分析!預防和改善便秘!
寶寶的便便問題是爸爸媽媽的首門功課,一天排便太多次或好幾天才一次都會左右爸媽的神經,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學寶寶便秘該怎麼做吧!
三招判斷寶寶是否便秘
便秘需要時間觀察,若寶寶一週解便少於兩次並持續一段時間就需要尋求醫生協助,平時爸媽可以觀察寶寶是否有以下三種狀況並持續超過兩週,就很有可能有便秘的狀況。
1.排便次數減少
寶寶一週解便少於兩次。而且之前是一天解便三、四次,現在變成兩、三天解便一次,這種「頻率的改變」就需要注意。
2.便性的改變
解便次數雖然多於兩次,但以前都是稀便或軟便,最近卻變成很乾又很硬的狀況,像是羊的便便的樣子,一顆一顆球狀,就需要改變飲食或尋求協助。
3.排便的困難
每次解便都會脹紅雙頰,很費力的感覺,甚至會因疼痛而哭鬧。
常見的便秘原因可分為兩種:
1.功能性便秘
這種狀況最常見,並不是因身體結構或神經問題引起,而是因寶寶飲食上的問題,及沒有養成固定排便的良好習慣所致。
2.器質性便秘
在排便過程中須讓直腸神經感受到糞便堆積的壓力,才能使肛門的肌肉放鬆,若寶寶神經發育有異常,無法感受就沒辦法排出糞便,或是寶寶有內分泌因素,像是甲狀腺低下症,這些情形都屬於器質性便秘的範疇,若有這種狀況就需要就醫處理。
三個最常發生便秘的時間點
爸媽平時就要注意孩子的排便習慣,尤其是剛開始吃輔食、固體食物等飲食上的改變。爸媽可以注意這些最容易發生便秘的時間點:
1.飲食轉換,像母奶改配方奶,或是開始添加副食品。
2.開始戒尿布,進行如廁訓練。
3.環境的改變,像是上幼兒園。
預防便秘有八招,爸媽學起來
1.飲食上應增加纖維質的攝取。
2.多注意水分攝取。
3.多活動。若少活動,長時間靜止在看電視、玩手機的孩子就容易便秘。
4.養成每天固定時間上廁所的習慣。
5.如果孩子是用大人馬桶,可以給孩子腳墊,使膝蓋的高度高於骨盆的高度,讓骨盆腔的肌肉放鬆,就能幫助排便順暢。
6.平時應提醒孩子,若有便意就該去廁所,不可以忍耐。
7.孩子會因貪玩,而有解便不乾淨的問題,只上了一部分就想離開。建議爸媽可以多注意孩子上廁所的時間。
8.當孩子養成良好排便習慣,應給予鼓勵。
改善便秘指南:全母乳、配方奶、副食品
1全母奶寶寶
全脂奶寶寶很少有便秘問題,因為母乳很好消化吸收,母乳寶寶一兩週不排便,也就是説吸收的營養不是便秘,只要一兩週後的解決方案是軟大便或稀大便,而且沒有不舒服的症狀,如哭鬧、胃部不適、食慾差,也不是便秘。另外,寶寶在9個月內排便時,臉會發紅,很硬,甚至會哭。只要他排出的是稀便和糊狀便,就不是便秘,主要是因為寶寶還小,而負責排便的身體肌肉鬆弛也不是很協調。
2配方奶寶寶
喝配方奶的寶寶一般解便的次數就比較少,一天大概兩到三次,有些寶寶因為對牛奶蛋白過敏,容易造成便秘,如果寶寶有明顯的便秘問題,可以換其他的奶粉試試看,建議先用部分水解配方的奶粉,若還是持續便秘,可以改用完全水解配方的奶粉,差別在於牛奶蛋白分子的大小,因為寶寶腸胃道還不夠成熟,對大分子的蛋白較易產生過敏反應,才會影響便性,造成便秘。
3.吃副食品的寶寶
因為飲食轉換,要注意水分及纖維質的攝取。多數寶寶是從米精、米糊開始嘗試副食品,這時就要開始注意水分的補充。隨着副食品的種類增加,建議家長們可以在寶寶的食物中,多補充蔬菜及水果。需要特別提醒的是一歲以上的寶寶並不建議仍把奶當作主食,應當作點心,每天不超過750ml,因為牛奶喝太多會擠壓攝取纖維質、水分的量,會比較容易便秘。
爸媽最想問:超過三天沒大便怎麼辦?
1.先從飲食着手,注意水分、纖維質的攝取,四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吃黑棗汁、梨子汁等高纖食物,幫助排便,一歲以上可以吃熟成的香蕉,或是攝取益生菌。
2.一歲以下的寶寶,可以拿小棉棒沾凡士林,在寶寶的肛門口温和的刺激,讓他自己排便。
3.試着按摩寶寶的腹部。
4.如果試過上述的方法還是沒有改善,建議求助於小兒科或小兒腸胃科醫生進一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