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薩提亞育兒
近日,在論壇看到一個熱帖:我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我會如此討厭自己的孩子。
震驚了!孩子是做了天大的錯事嗎?
這位媽媽説:
“孩子3歲半,非常調皮。其實我不是要求孩子一定乖巧聽話,但至少大人的話還是要聽。
但每次帶他去外面和其他小朋友玩,要麼就是搶玩具,要麼就是把別人弄哭,讓我覺得自己像是沒有教好小孩。
因為我對小孩其實蠻嚴厲的,一般會先好好説,不聽再打孩子。
今天在外婆家,臨近晚飯時,我喊兒子暫停玩耍,休息一會兒。他不聽,掙扎着要下去,我有點火起來,最後變成了他的反抗和我的聲嘶力竭。
又一次,又是這樣,帶他出來,在這麼多人面前,我和他變成了一種奇特的焦點。”
媽媽在孩子一次次的不聽話中失控,最終演變為媽媽歇斯底里,孩子嚎啕大哭。
讓人難過的是,孩子知錯了嗎?並沒有, 他只記住了媽媽狂風暴雨的脾氣。
最悲哀的是,媽媽的管教奏效嗎?並沒有,她只能在這錯誤的教育中對孩子失望透頂!
有人説,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
一個優秀的媽媽,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指明燈。
可有3種媽媽,卻只能是孩子前進路上的絆腳石。
1
控制型媽媽
控制型媽媽最常表現是,借“愛”的名義控制子女的人生。當孩子試圖反抗時,媽媽總是一句“我都是為了你好”駁的孩子啞口無言。
但這種“愛”對孩子來説,未免太過沉重與不堪!
微博有個話題:父母控制慾強有多可怕?
一個網友直呼:
“我覺得新冠沒有她可怕!
買衣服也要她挑,挑的衣服必須試。
説話不能説疑問句,必須説感嘆句。
干涉你的一切,定了你以後的路。
從來不會尊重我的習慣,我的感覺。
你越想幹什麼,她就會不敲門進來,就不讓你幹。
一言不合,一沒有按照要求,就是一頓罵。
……”
女孩大三了,媽媽説的最多的就是“你有病吧!”。她覺得自己快抑鬱了,或者已經抑鬱了。不知道這是人間還是地獄!
媽媽密不透風的控制,是愛嗎?根本就是害!
就像心理學家李雪説的:“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不好好寫,玩什麼手機?”
“幹什麼?你什麼態度?”
“連你都是我養的,我生的,我看看你手機還不行了?”
“你什麼隱私,你什麼秘密?你還衝我保密?”
這種暴擊人心的六連問,是《暗黑者3》裏吳洋媽媽對30歲兒子的訓斥。
吳洋媽媽將兒子的每天早上6點到晚上11點的作息時間都規劃好了,就連什麼時候吃藥,什麼時候上廁所,去見什麼朋友,去多久,也要干涉。
30年的掌控,宛如傀儡般的生活,讓他越來越厭煩做媽寶男,只想做回自己。
結局讓人唏噓不已,想要解脱的他,先弒母后自殺。
忘不了他自殺時説的話:“媽,我是你這一輩子,最完美的作品。”“我真的累了。”
教育家蒙台梭利説:
“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成人就開始壓制,束縛他。可悲的是,成人自己卻毫無察覺。”
大人總是習慣性的按自己的想法去塑造孩子,但孩子不是藝術品,不是盆栽,更不是木偶!他們有自己的意願,有自己的想法,媽媽可以提供意見,卻不該替孩子決策。
媽媽過多的干涉掌控,只會讓孩子失去選擇,失去自由,失去快樂。
2
放任型媽媽
“他還只是個孩子!”是媽媽給孩子最毒的一碗雞湯。媽媽一時的放任不管,換來的可能就是人人喊打的熊孩子。
2月份,正值全民抗疫關鍵期。廣西一15歲男孩夜間獨自乘坐電梯時,竟摘下面罩,拼命往電梯門吐口水!
居民發現後迅速報了警,家長迫於壓力,不得已在業主羣發出道歉聲明。
讓人氣憤的是,家長還在袒護孩子:
希望大家原諒他吧,他還是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何必為難他。你們實在氣,就叫警察把我們家長抓了。
你們這樣人肉一個孩子,還配圖,你們這是要毀了這個孩子嗎?
孩子調皮搗蛋時, 父母每一次不負責任的推辭,就是給孩子強化了一個潛意識:孩子你沒錯!
他的惡作劇便會不斷升級,由小錯走向大錯。父母便是背後的推手,看似是無限制的包容孩子的愛,實則是一味的縱容孩子的錯。
心理學研究就指出, 年幼的孩子正是建立邊界感的時候,他會嘗試性的犯錯,如果父母不明確的制止,他會做更過分的事。
在重慶,一熊孩子趁大人不注意,將一瓶礦泉水全倒進親戚家的鋼琴鍵上,還美名曰:“幫你洗鋼琴。”
親戚找來父母,父母就各種推卸責任:“哎呀,小孩子不懂事,又是好心。”
過年期間,也不好撕破臉,親戚只能自認倒黴。不過卻客氣的表揚了熊孩子洗的真好,還給了他紅包。
於是,熊孩子再接再厲。在商場用可樂“洗”了一架價值60餘萬的鋼琴。考慮到熊孩子家不會買琴,初步認定需要賠償折舊費19.8萬,一瓶可樂,近20萬!一個家庭兩年的收入就沒了。
沒有一個孩子一出生就是熊孩子,每個熊孩子的背後,必定有個包庇縱容,不捨得管教他的父母。
有人説:“每一次孩子犯錯的時候,都是最好的教育機會。”
深以為然,假使父母能在孩子第一次犯錯時,就及時糾錯引正,而不是心存僥倖包庇孩子,就不會直至孩子被社會狠狠教訓後,後悔痛哭。
為家長買錯的,永遠是孩子!
《管教的勇氣》書中有一句話説的很貼切:
教養孩子最幸運的是,小時候給他“扎針”,長大給他翅膀。最怕小時候沒管教,長大後翅膀硬了,想管卻管不住。
3
賄賂型媽媽
“把房間收拾了,媽媽帶你去遊樂園。”
“把這碗飯吃了,媽媽給你多看一集動畫片。”
“考好了,媽媽給你買玩具。”
是不是耳熟能詳?這種方式就是賄賂。
獎勵並非不好,但是卻不該把孩子本應該做的和獎勵聯繫在一起。
心理學家德西曾講述一個寓言:
有一羣孩子在一老人家門前玩耍。一連幾天過去,孩子們的嬉鬧聲,吵的老人家實在難以忍受。
於是她給每個孩子10美分,説:“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
第二天,孩子們又一如既往的玩鬧。老人又出來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孩子覺得5美分也不錯,便興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2美分,孩子們很憤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們有多辛苦!”
孩子們發誓再也不會為老人玩了,並生氣的離開,再也沒有回來。
寓言中,老人將孩子的內驅“為自己快樂而玩”轉變為外驅“為錢而玩”,所以 當外驅減少或撤掉時,孩子們便沒有了動力。
賄賂型媽媽就是用這種不當的獎勵,將孩子們的內驅力一點一滴的消磨掉。
在《獎勵的懲罰》書中,教育家科恩以大量研究指出:
獎勵會將本來有趣的事情變得乏味。
重慶周女士就曾向記者求助,孩子事事向錢看齊,令她很頭痛。
原本為了調動孩子積極性,她和孩子約定:在家裏完成一些任務,就會給一定的獎勵。比如掃地1元,洗碗2元。
一開始確實收到很好的效果,大家都很開心。可不久,孩子便開始討價還價。
有一次,周女士讓孩子順路取快遞,孩子居然表示一個快遞收費五毛。還振振有詞:“取快遞也是幫你們工作啊!當然要給我獎勵了。”
孩子甚至開始不給錢就不動,連自己的房間也不給錢就不打掃,鋼琴練習時,居然開價一首曲子20元!
真的是太可怕了!一個人的動力若來自外在,來自別人的肯定,都會削弱,甚至剝奪他的自主意識,孩子也很難實現自我成長。
試想,人的一生中,難道一直有人給你物質激勵嗎?會一直有人給你外在的肯定嗎?當外部激勵不能夠滿足孩子時,又該怎麼辦?
心理學家李雪就曾説:
“外驅力,也能驅動一個人。但它帶來的感覺是較勁,痛苦,內耗。靠外驅力支撐的人,能量難以持久,早晚會遭遇反噬。”
李玫瑾教授曾説:
“孩子的問題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他們的每種心理問題,一定和父母的行為有關,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
任何時候,你只要終止了對孩子的錯誤教育,那就是進步。
我不敢否定每個媽媽對孩子的愛,但用錯了方向,那就是礙。育兒先育己,願我們都能成為更好的媽媽。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