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那些被吼後不説話的孩子,內心究竟在想些什麼?建議家長好好研究

由 泉亮霞 發佈於 健康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

  孩子從小都會犯一些大大小小的錯誤,每個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都不一樣,大部分家長靠吼孩子的方式來讓孩子長記性,看似有效的方法,實則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非常大的傷害。那麼那些被家長吼完不説話的孩子,心裏究竟在想什麼呢?家長們值得一看。

  案例:

  小張最近抱怨自從孩子上小學後,自己的脾氣就變得很暴躁,經常和孩子從早吵到晚。早上叫孩子起牀,孩子慢吞吞的起來,不刷牙不洗臉就開始吃早餐,小張看見後就會很生氣的喊孩子先去洗漱,等洗漱完吃完早餐,孩子找校服又找了半天。

  眼看着再不出門就遲到了,小張一邊幫孩子找衣服,一邊跟孩子喊道:“做什麼事情都磨磨蹭蹭的,好幾歲了自己東西都放不好。”終於送孩子上學了,沒過多久老師打來電話説孩子的作業忘帶了,小張把作業送到學校後,對孩子又是一頓數落。

  晚上孩子回到家做作業時,看着孩子的錯題,小張又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跟孩子喊了起來:“這麼簡單的題都能做錯,上課聽什麼了,看你心思根本不在學習上!”孩子聽着小張的怒吼也不做聲,悶頭寫作業。

  過後,小張孩子看着孩子委屈的樣子,心裏很難受,孩子低頭不説話,讓小張覺得自己和孩子之間產生了隔閡,現在孩子什麼事情都不願意跟自己説,説話也小心翼翼的,每天的情緒也很低落。

  分析:

  很多家長跟孩子喊是因為孩子沒有達到家長要求的標準,是想督促孩子快速成長,但是這樣的方式會打消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越來越沒有自信,還會傷害親子關係,也會讓孩子的內心受到嚴重的傷害。

  父母在吼孩子的時候,父母是情緒的發泄,但發泄是不理智的,有些話會無意間傷害到孩子,甚至會貫穿孩子的一生,會造成孩子性格孤僻,做事優柔寡斷,懦弱沒主見,沒有安全感,對家庭產生排斥。

  身體上的傷會在不久就會痊癒,但是心靈上的傷需要用一生來治癒。在父母吼孩子的時候,孩子會感覺到恐懼,因為他們不知道父母接下來會不會動手打他。有些孩子一看見父母生氣,就會處於緊張的狀態。

  因為不知道用什麼態度去面對家長的怒斥,才會愣愣的站在那裏,彷彿自己做的一切都是錯誤的,父母要儘早的意識到吼孩子會讓孩子造成心理陰影,換種方式教育,讓孩子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健康成長。

  孩子被吼後不説話心裏在想什麼?

  一、認為自己被拋棄了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很多的安全感,因為一點小事家長就跟孩子吼,在那一瞬間,孩子會認為家長不愛自己了,自己連一點小事都做不好,父母嫌棄自己了,就會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

  其實家長可以在平靜後,及時跟孩子溝通,告訴孩子自己剛才的行為是不對的,也要安慰孩子就算生氣了對孩子的愛一點也沒有減少,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孩子的情緒才會得到緩解,以後才不會自卑敏感,膽小懦弱。

  二、不願意反駁

  在家長和孩子生氣的過程中,孩子會認為自己做什麼都是錯的,越反駁家長越生氣,想讓這場“戰爭”早點結束,還不如閉上嘴不説話,時間長了,無論家長説了什麼過分的話,孩子都不以為然,孩子長期不説話,以後會造成性格孤僻,不善與人交流。

  其實誰都不願意長時間的處在負面情緒的環境中,家長的吼叫會讓孩子產生牴觸,家長應該心平氣和的引導孩子説出自己的不滿,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情感,排解情緒,也不要否定孩子的任何判斷,這樣的溝通才會有效果。

  三、感受到壓力

  大部分家長吼孩子是因為作業寫不好,成績提不高,其他事也做不好,其實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是在不斷的學習的,有些家長過於着急,孩子做不好,便會對孩子吼,孩子心裏會感覺到壓力,過多的壓力會讓孩子手足無措,孩子也會在那裏低着頭不説話。

  所以家長不要着急,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大人弱,一味的想讓孩子變成自己所想的樣子,會適得其反,慢慢的引導孩子才會學得更紮實牢固,親子間也不會產生隔閡,家庭氛圍也會比較輕鬆。

  想要了解孩子的想法,就要用孩子的方式去與他相處,這樣孩子也會跟你敞開心扉,多給孩子一些關愛和鼓勵,讓孩子能夠輕鬆自在的健康成長。

  今日話題:孩子吼完不説話你還有什麼好的方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