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家長“見怪不怪”:寶寶13個怪表現不是病,別一着急就跑醫院


新手家長“見怪不怪”:寶寶13個怪表現不是病,別一着急就跑醫院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從一個小細胞到一個50多釐米的小寶寶,新生命的孕育就是這麼神奇!

但養育過程和孕育經歷一樣,都不容易!

就比如寶寶剛出生的第一個月,可能出現多種看似“異常”的現象,甚至讓不少爸爸媽媽還跑去醫院看醫生。

這篇文章,京媽就來分享13種新生兒常見現象,這些“怪現象”其實根本不是病,看完你就知道是怎麼回事兒了,別再一着急就想去醫院了。

新手家長“見怪不怪”:寶寶13個怪表現不是病,別一着急就跑醫院

現象1:出生後身上有一層白白黏黏的東西

寶寶出生時,身上有一層黏黏的白色東西,護士不會完全擦掉,家長也別犯強迫症,急忙幫寶寶擦掉。

這個叫“胎脂”,可以保護寶寶的皮膚。在羊水環境中可以保護寶寶皮膚,出生也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哦。

現象2:出生後頭上有個“包”,腦袋被“擠扁”

順產的寶寶,由於出生時受產道擠壓,或是分娩困難時藉助產鉗,出生後小腦袋看上去不怎麼圓,甚至局部還有水腫形成的“產瘤”。

不過也不用擔心,一般在出生後數十天內可以自行吸收。

新手家長“見怪不怪”:寶寶13個怪表現不是病,別一着急就跑醫院


現象3: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

月子裏的寶寶每天能睡16-20小時,基本除了吃奶都在睡覺,甚至在睡眠中吃奶。

對於新生寶寶來説,這是正常現象,並不是生病了,爸爸媽媽們也不用太擔心。

給寶寶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可以讓寶寶睡的更好,但要注意避免養成“黑白顛倒”的作息習慣。

新手家長“見怪不怪”:寶寶13個怪表現不是病,別一着急就跑醫院

現象4:臉上身上長很多小絨毛

剛出生的寶寶,可能身上有一層小絨毛,有的寶寶還很多,看上去像個“小毛猴子”一樣。

如果是女孩兒,爸爸媽媽會很發愁,擔心長大也醜!

其實,這是胎毛,在出生一段時間後會慢慢脱落,到時候寶寶皮膚就白淨了,所以爸爸媽媽也不用太擔心。

現象5:出生後體温時高時低

新生寶寶由於神經發育不完全,所以體温調節能力也差,就可能出現體温是高是低的情況,大多是正常的。

家長可以每天幫寶寶監測體温並做好記錄,只要都在正常範圍內就不用擔心。

另外由於體温調節能力差,所以寶寶怕冷也怕熱,照顧寶寶時,既要避免受涼,也別穿蓋太厚,以免發生“捂熱綜合徵”發生危險。

新手家長“見怪不怪”:寶寶13個怪表現不是病,別一着急就跑醫院

現象6:剛出生的幾天拉綠色的大便

新生兒在出生後12小時內會第一次排大便,但家長看到後又擔心了:怎麼是黑綠色的呢?是不是寶寶肚子不舒服?

這也是正常的新生兒現象,這叫“胎便”,在出生後2-3天會逐漸排乾淨,之後就是正常顏色的大便了。

現象7:出生後不久會脱皮

寶寶出生幾天後,媽媽會發現小手小腳還有身上好像有脱皮的現象,就又開始擔心了:寶寶是不是缺維生素了?

這也大多是正常現象,由於寶寶出生前後生存環境變化導致的,在媽媽肚子裏是生活在羊水環境中,出生後的空氣環境,濕度下降明顯,皮膚會出現不同程度脱水,就容易脱皮。

新手家長“見怪不怪”:寶寶13個怪表現不是病,別一着急就跑醫院

現象8:邊吃邊拉、一吃就拉

這個現象你家娃肯定也有,邊吃邊拉,或是吃完就拉!

你有沒有懷疑過“寶寶是不是拉肚子”?

對於新生寶寶來説,這是正常現象,和寶寶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有關係,由於胃結腸反射而有所增快,就出現這樣的情況了,這可是寶寶的專利呢!

隨着長大,胃腸發育成熟,這種情況慢慢就消失了。

新手家長“見怪不怪”:寶寶13個怪表現不是病,別一着急就跑醫院

現象9:出生後體重不增加反而減輕了

新生寶寶出生一週,體重沒增加反而減少了,正常嗎?

正常!前面剛説了,寶寶出生後,自然環境比子宮環境乾燥,寶寶身體會流失掉一部分水分,再加上排大小便,就會導致體重減輕,這是生理現象,媽媽們不用擔心。

一般到出生後4-6天停止下降,7-10天體重開始回升到出生體重(最遲不超過2周),然後就開始一點點增加了。

新手家長“見怪不怪”:寶寶13個怪表現不是病,別一着急就跑醫院

現象10:出生後變成了“小黃人”

寶寶出生後,皮膚很薄,當寶寶用力時看上去有些發黑發紅,到出生後2-3天,寶寶會開始出現黃疸,皮膚看上去有些黃,這是生理性黃疸,也是正常新生兒現象。

到4-6天是黃疸的高峯期,出院時醫生會叮囑家長觀察寶寶的黃疸情況,還可能建議在高峯期複查黃疸數值,如果逐漸加重要及時看醫生。

新手家長“見怪不怪”:寶寶13個怪表現不是病,別一着急就跑醫院

現象11:寶寶為什麼總打嗝?

這種情況,新手家長也不陌生吧,看到寶寶不停的打嗝,家長會很緊張,擔心寶寶是不是生病了,甚至抱着寶寶去醫院看醫生。

其實,這多數是餵養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家長也不必太過擔心。

一是和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全,不能很好協調膈肌運動有關;二是新媽媽照顧不周所致,比如吃的過急、過飽、吃奶時吞嚥過多空氣等。

隨着寶寶長大,慢慢就消失了。

新手家長“見怪不怪”:寶寶13個怪表現不是病,別一着急就跑醫院

現象12:一吃奶就吐奶

小寶寶各種“毛病”很多,相比打嗝,更嚇人的是吐奶。

媽媽們説的吐奶其實分兩種,一是溢奶,二是吐奶。

溢奶是奶液順着嘴角流出,程度輕微,吐奶是奶液噴射狀吐出,甚至從鼻子裏噴出,看上去很嚇人。

這對新生兒來説也是正常的,和胃腸發育不完全、餵奶方法不正確有關。

想要減少寶寶溢奶吐奶,要注意餵奶方法正確,避免寶寶吃進去過多空氣,還要每次餵奶後給寶寶拍嗝,減少空氣在胃腸裏“搗亂”。

新手家長“見怪不怪”:寶寶13個怪表現不是病,別一着急就跑醫院

現象13: 總是一驚一乍的,像被“驚嚇”到一樣

遇上這種情況,別盲目相信些迷信説法,對於新生寶寶來説,這是正常現象,是一種先天神經反射,也是寶寶保護自己的一種方法。

一般到兩三個月大時,就慢慢消失了。

如果月子裏的寶寶總因為驚跳反射睡不踏實,可以穿個睡袋睡,也可以輕輕裹個襁褓,都有助緩解。

新手家長“見怪不怪”:寶寶13個怪表現不是病,別一着急就跑醫院

其實,類似的“新生兒怪現象”還有很多,寶寶看上去像是生病了、不正常,但其實大多是正常現象,但隨着成長會逐漸消失或緩解,因此家長也不用擔心。

更重要的是多學習些科學育兒的知識,這樣才能更從容的照顧寶寶,遇上難題時知道是怎麼回事兒、如何應對。

前面的13種新生兒現象,你家娃都出現過嗎?你又是怎麼應對的呢?歡迎來和新手爸媽們分享你的育兒經驗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87 字。

轉載請註明: 新手家長“見怪不怪”:寶寶13個怪表現不是病,別一着急就跑醫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