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有一位先生一定會被提及,那就是如今101歲高齡的楊振寧。35歲就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取得了頂尖的偉大成就。
去年在楊先生的百歲演講現場上,楊老先生狀態很好,容光煥發。雖然楊先生在75歲時曾患輕度心肌梗塞,做過心臟搭橋手術,但如今依然健康矍鑠。他有什麼養生秘籍?
一、楊先生的養生之道楊振寧先生曾在公開場合引用“何止於米,相期以茶”,表明自己不僅以“米壽”(88歲)知足,還正信心十足向“茶壽”(108歲)進發。
01、從來不亂吃藥
楊老認為,簡單地使用各種藥品治療,缺少有力的科學根據。
不少人往往小病大治,有點頭疼腦熱就會自行去藥店購買藥物服用,事實上這麼做很可能會藥不對症,譬如看似感冒的症狀,實則引起該症狀的病因可能是傷風、流感或者是季節性鼻炎。
亂吃藥的結果,輕者延誤病情、耽誤治療時機,嚴重的甚至會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出現。
02、基因優良
某次在接受採訪時,有人問及養老長壽的秘籍,他笑稱“可能是自己基因好所致的”。
在上個世紀醫療水平有限的年代裏,楊老的父親也活了77歲的高齡。
03、擁有一個好心態
楊老在75歲那年曾進行過心臟搭橋手術,到如今為止還沒有重新搭橋。
他認為和自己擁有一個好的心態之間有很大的聯繫。對於新鮮事物,楊老一直保持着濃烈的好奇心,不抗拒接受新鮮事物。
同時他還堅持讀書,他認為讀書的作用遠勝過保健品,讀書在增長知識的同時還能養德健身,讓人的情緒、品行皆處於好的狀態。
04、不過度運動
“靜”是楊老一直遵循的養生原則,他認為過度的運動反而會影響壽命,想要保持長壽,應該堅持適當運動和恬靜養心相結合的狀態,“心靜,也是極好的養生、長壽之道。”
05、三餐外也會少量進食
在一日三餐外,楊老會每隔2~3小時少量進食維持身體需要的能量,讓血糖可以保持在正常水平,讓身體保持精力充沛。
二、長壽之國日本研究:8件事對壽命可有影響近日,日本的研究人員在《年齡與老齡化》上發表了一項研究,研究指出健康的生活方式與死亡風險降低、預期壽命增加相關。
該研究共納入平均年齡56.8歲的49021名受試者參與,進行了平均20年的隨訪。隨訪過程中,共有5824名男性和4041名女性死亡。同時列出了8個符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標準,分別為:
- 每日水果攝入量≥1次或每週≥7次;
- 每日魚類攝入量≥1次或每週≥7次;
- 每日都會飲用牛奶;
- 每週運動時間≥5小時,並保持運動規律性;
- 健康體重,BMI(體重指數)介於21~25 kg/m2之間;
- 不吸煙或已經戒煙;
- 不飲酒或每日攝入量≤46g;
- 每日睡眠時間在5.5~7.4小時之間。
研究人員發現,擁有更多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羣,死亡風險呈明顯下降趨勢。
在男性受試者中,相較於擁有0~2種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羣,擁有3種健康生活方式的男性死亡風險下降了12%、5種的下降了32%、7~8種的下降了47%。
在女性受試者身上也發現了同樣的相關性,擁有3種健康生活習慣的受試者相較於0~2種的死亡風下降了3%、4種的下降了26%、6種的下降了37%、7~8種的下降了44%。
健康的生活方式除了會降低死亡風險以外,還和預期壽命增加相關。研究人員發現,在40歲時擁有7~8種健康生活方式的預期壽命分別比僅有0~2種健康生活習慣的受試男女分別增加了5.3年和6.2年。
值得注意的是,該研究僅表明了生活方式對預期壽命的影響,僅僅是一項觀察性研究,沒有指出二者之間的因果關係。對於健康生活方式的判定存在一定爭議性,所以研究本身也存在侷限性。
三、3個指標或預測壽命長度《加拿大醫學會期刊》指出,握力越大、起身越敏捷以及走路速度越快的老年人往往更長壽,死亡風險也更低。
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體質研究與健康指導中心主任劉欣表示,該研究的説法有一定道理。因為這三個指標均反應了人體運動系統的機能水平,握力可反應肌肉萎縮的程度、蹲下起身可反應身體神經、肌肉以及控制能力的綜合表現、走路速度則和心肺功能關節活動度相關。
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李芳祥教授指出,想要鍛鍊這些指標的老年人,日常可以通過交叉走、撿豆子來鍛鍊。交叉走就是在走路的時候按照路上的方格步交叉進行,而撿豆子則是將黃豆、綠豆以及紅豆等分別放入同一個框子內,並在規定時間內挑出來即可。
長壽是每個人都在追求的事情,想要長壽其實沒有捷徑可走,需要從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去做起,上文提到的你都學會了嗎?#健康真知計劃##謠零零計劃#
參考資料:
[1] 《100歲的楊振寧健康矍鑠!他的養生秘笈:8件事堅持了一輩子!》.健康時報.2021-09-24
[2] 《預期壽命延長6年多!長壽之國5萬人研究發現,這8件事對壽命很重要》.健康榨知機.2022-05-18
[3] 《三項指標測你是否長壽》.健康指南.2014-10-2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