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户户有桿秤,那秤砣是孩子的心。
小時候,坐在媽媽腿上,抬起頭瞪大眼睛望着媽媽:“媽媽,我眼中有什麼?”
媽媽指着我的鼻尖,笑着答道:“小傻瓜,當然有媽媽啦!”
我找來一面鏡子,對着鏡子看。“媽媽,什麼也沒有啊!”我驚奇地説。
這時,媽媽更樂了:“總有一天你會發現的。”
於是,我注意尋找眼中的媽媽。
終於,我找到了眼中的媽媽。
和寫下這段作文的初三女學生滕秋香一樣,許許多多孩子找到了眼中的媽媽。
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召開前夕,3萬多名中國孩子參加了題為《我眼中的媽媽》的徵文活動。
評委會顧問餘心言(徐惟誠)同志親自閲過孩子的徵文,他被孩子們一片真誠深深感動,欣然為徵文集寫了序言。他寫道:母親,是給了我們生命的人。她又用自己的生命哺育了我們,養育了我們,教育了我們。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都流着母親的血,我們的靈魂打上了母親賜予的烙印。愛自己的母親,這是人的天性,也是一種最偉大的感情。
孩子們都記得,自己怎樣受到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懷,特別是當自己遇到困難、挫折、病痛時,許多人都曾經從母親那裏得到了温暖、支持和力量。孩子從母親那裏得到了整個的生命,也從母親身上獲得全部生命的信息,他們看見,母親是怎樣日復一日地辛勤勞動,努力學習,是怎樣熱愛自己的工作,為社會做出自己的奉獻;他們看見,母親是怎樣以他人為重,尊老愛幼,濟貧扶困;他們看見,母親怎樣對待誠實和謊言、成功和失敗,把母親為人處世的每一個閃光點都記在了自己心中。
做母親的,當能從孩子們的眼光中,體會到什麼叫以自己的生命來教育後代,從而更加註意自己的處世之道。
這最後一句話意味深長。
可以這樣説:“家家户户有桿秤,那秤砣是孩子的心。”不同的母親發出的生命信息,在孩子心中留下了不同的圖像。媽媽的好行為、壞行為,孩子都看得清。
那麼,孩子們是怎樣評價今天的媽媽的呢?
從孩子寫媽媽的作文中我們看到,這些孩子雖然來自不同的家庭,母親的職業也不相同,但對母親的評價都是雷同的。孩子喜歡媽媽什麼樣的行為呢?我歸納了一下,大致有三種。
建功立業、敬業進取的媽媽
在孩子們的筆下,我們看到許許多多的中國女性,她們用自己的雙肩,支撐幸福的和不幸的家庭,同時,又十分出色地在祖國建設的各行各業中,發揮着“半邊天”的作用。她們用自己的行動,給予孩子一個支撐生命的支點,讓孩子懂得什麼叫自尊;用自己平凡而勤懇的人生,告訴孩子生命的價值在哪裏,一個人該怎樣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在孩子們的筆下,雖然許多媽媽從事着一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工作,但媽媽的敬業精神卻使孩子產生了對媽媽深深的愛。
勤奮好學、自強不息的媽媽
在孩子的眼中,媽媽的職業無高低貴賤之分,無論是當教授、當老師、當警察的媽媽,還是掃街的、賣菜的、養豬的媽媽,只要盡心盡力去工作的,孩子們都引以為自豪,引以為榜樣。
我想,我們每一位女性,都應瞧得起自己的工作,平日在家談起自己的工作,要充滿自豪和自信。這樣,你的孩子、你的丈夫才能以你為榮。只有看重自己,別人才能看重你。
同時,我們要盡心盡力地去工作,這不僅是為了掙錢養家,而且也是教子做人。孩子是最先從母親身上讀到“敬業”、“進取”這些詞的。老師們常講,看到孩子他媽媽什麼樣,就知道他孩子什麼樣了。那些每天早晨不睡懶覺,按時去上班的媽媽帶出來的孩子,一般上學都不會遲到。
充滿愛心、親切活潑的媽媽
孩子的眼睛很亮,對媽媽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觀察得十分細緻。對媽媽的優點、缺點看得一清二楚。
有的孩子得出這樣形象而準確的結論:“媽媽是個萬花筒。”在大量的來稿中,我們發現了中央電視台節目主持人敬一丹的女兒、北京宣武區第一實驗小學三年級學生王爾晴寫的媽媽。在她筆下,赫赫有名的節目主持人變得有血有肉,親切活潑,富有濃厚的生活情趣。
文章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媽媽從來不叫累,也不怕苦,不怕髒。她沒有閒着的時候,就連打電話,也要拿一塊抹布擦電話。
媽媽脾氣大,她每次發脾氣差不多都是衝着我或爸爸。
媽媽不挑食,很節省,從不亂花一分錢、浪費一粒米,要是爸爸扔了一個紙盒子,媽媽就會再撿回來。
媽媽很愛我,她經常帶我出去,讓我長知識,開眼界。我請別的同學到我家來時,她很歡迎,熱情地招待每個同學,給同學和她的家長倒水、拿水果,跟同學的家長聊天。同學要走了,她就把同學送到樓下或車站。
王爾晴的作文獲獎了。發獎那天,敬一丹和她的丈夫都來了。女兒在台上讀獲獎作文,媽媽在台下流淚。我十分理解她:媽媽從孩子的眼中看到了自己,發現了自己從來都沒注意過的優點和不足。用敬一丹的話説:“我自己獲獎,有的是成就感;而女兒獲獎,我感受到的是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