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死”,這是父母應該對孩子説出的話嗎?明明應該是彼此最親近的人,為何出口如此傷人?
劉姍(化名)經常向父母要錢出去玩,夜不歸宿,對於孩子的叛逆,父母卻只有“當初生下你做什麼,還不如掐死你”、“你去死”、“我做什麼都是對的”、“跟你斷絕一切關係”等話語。劉姍對於父母這樣的言辭只是説“我生下來你們就該掐死我”。時間久了,父女雙方矛盾越加激烈,有一次劉姍氣急便跳入河中,幸運的是被父親及時救起。劉姍坦言:“他不像一個父親,從來沒有關心我”。
父母對女兒惡言相向,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想法,雖然青春期的孩子比較叛逆,但他們的內心卻是敏感而善良的,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陪伴和愛。
家長應該用合適的方法教育孩子,語言暴力並不能解決問題。那麼家長應該如何與孩子相處?
學會反思自己
心理學家賽德茲説:“人如瓷器一樣,幼兒期就好比製造陶瓷器的黏土,給予什麼樣的教育,就會成為什麼樣的雛形。”
有些父母覺得自己地位天生就是高於孩子的,不管怎麼樣對待孩子都不為過,不會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出現了問題,缺乏自我反思的能力,經常會有一些傷人的言行。
家長應該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自己説的話、做的事是不是給孩子造成了傷害,出口的話要三思而後行,而不是隨口就來。
父母要學會道歉
曾經有一句很經典的話:“父母一輩子都在等孩子的一句謝謝,而孩子一輩子都在等父母的一句對不起。”
父母有時情緒難以控制就會對自己的孩子發泄壞情緒,這是不可取的,孩子不是父母的出氣筒。父母在與孩子交流時一定要有耐心,控制自己的情緒,父母良好的情緒狀態有利於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也會更為順利。
父母的情緒對孩子的心理影響是巨大的,當父母錯誤的將情緒發泄到孩子身上時,家長要學會向孩子道歉,徵求孩子的原諒。家長要知道向孩子道歉並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情,反而會拉近家長與孩子的距離。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應該注意方式方法,注意語言態度,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要尊重孩子的獨立意識。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家長要做的就是掌握孩子的想法並與之溝通。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