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頻、尿急、尿不盡?一個動作教你擺脱尷尬
尿頻、尿急、尿不盡、排尿痛苦,為此不敢出遠門甚至害怕參加社交活動……如果你或身邊人有上述症狀,可能是尿控盆底疾病找上了門。
日前,國家老年醫學中心、北京醫院宣佈成立“尿控盆底疾病診治中心”,並於4月17日在北京舉行成立儀式。“全球約有20億人受到尿控盆底疾病的困擾,這類疾病關係到人們的生活質量,應該受到重視。”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醫院原院長王建業表示。
患者多為中老年,但有年輕化趨勢
我國最常見的尿控盆底疾病包括膀胱過度活動症、壓力性尿失禁、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等。
王建業稱,絕大多數尿控盆底疾病患者是中老年人,隨着我國人口增長和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尿控盆底疾病的發病率也相應增加。比如,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已成為我國老年男性的常見疾病,其發病率隨着年齡增長而不斷增加。
“不過,近年來我國尿控盆底類疾病的發病人羣呈現出年輕化發展趨勢。”北京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北京醫院尿控盆底疾病診治中心主任張耀光説。
中青年和老年尿控盆底疾病患者在發病病因和治療方式上有所不同。“一般來説,中青年尿控盆底疾病多由產、傷所致,而老年人則多由年齡增長所致。”張耀光表示,“中青年尿控盆底疾病的患者在治療時,要首先考慮對生活方式進行干預,包括減輕體重、戒煙、禁止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規律起居作息、避免強體力勞動等。而老年尿控盆底疾病患者若干預生活方式後病情仍未緩解,就需儘快考慮手術治療。”
北京醫院婦產科主任呂秋波表示,造成女性盆底功能障礙的疾病主要包括,女性壓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膨出。50%以上的婦女均會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和盆底功能障礙,壓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膨出會嚴重影響中老年婦女的健康和生活質量,並已成為較為突出的社會生活問題。
“由產傷造成的盆腔器官膨出已明顯減少,但隨着社會人口老齡化的加重,盆腔器官膨出在60歲以上的婦女中的發病率已達25%,其中15%的患者工作和社會活動受到嚴重影響。”呂秋波説。
提升對疾病認知,增加患者就診率
“儘管尿控盆底疾病給患者心理、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沉重負擔,甚至可能進一步引發更為嚴重的疾病,如抑鬱症等。但是,很多患者受到固有觀念的影響,或不以為然,或羞於啓齒,常因此貽誤最佳治療時機。很多老年人患此類疾病後,不敢告訴子女,通常自己默默忍受或是隻告知老伴兒。”張耀光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公眾要提升對尿控盆底疾病的認知,進而增加就診率。
臨牀中,尿控盆底疾病最常見的就診誤區是,患者不太清楚該去哪個科室就診。張耀光表示,尿控盆底疾病發病原因複雜多樣,涉及多學科診療,他建議該病患者在泌尿外科進行首診。
呂秋波表示,盆底修復訓練可有效緩解漏尿等問題,盆底修復訓練最重要的部分為盆底肌肉鍛鍊,它又被稱為凱格爾運動,即有意識地對以恥骨—尾骨肌肉羣為主的盆底肌肉羣進行自主性收縮鍛鍊。盆底肌肉鍛鍊的主要內容是反覆進行縮緊肛門的運動,每次收縮不少於3秒,然後放鬆,連續做15至30分鐘,此為一組鍛鍊,每日最好進行2到3組的鍛鍊;或不分組,自擇時段每天做150至200次,6到8周為一療程。
手術治療方面,該領域新型外科技術包括女性無張力吊帶術、男性人工尿道括約肌植入術、骶神經電調節器植入術、骶神經調控植入術等。
為了提升公眾對尿控盆底疾病的認識,張耀光建議醫院通過面對面的方式對住院和來門診就診的患者進行宣教,增進患者及家屬對尿控盆底疾病的瞭解,同時通過新媒體平台發佈有關尿控盆底疾病的科普知識。另外,相關領域專家可以定期到社區醫院為尿控盆底疾病患者進行義診。
王建業表示,為了給尿控盆底疾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相關領域工作者需要加強對尿控盆底醫學的臨牀研究,同時要進一步完善尿控盆底疾病方面的全國性流行病學調查。此外,還要深化相關常見疾病的基礎研究工作,積極開展相關學科的醫學教育活動。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