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科普之冬大講堂】初春時節陽氣生髮,牢記五個飲食要點!

由 許愛花 發佈於 健康

中醫講究時令,調補要順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特點,認為春多風,春陽屬肝,其性生髮。如今已到寒盡迎春的時節,人體陽氣開始生髮。中醫養生的要點應以調肝以助陽氣初生及防風禦寒為主。春季流感多發,提高機體自身的免疫抗病能力尤其重要。在做好綜合調護的同時,我們更應注意健康飲食,以理腸護胃、健脾疏肝、扶助正氣。可以從下面幾方面做起。

健康飲食“五要”

01

適當食“辛”以通陽

當下時節最宜食味辛性温之物,起通陽祛寒、暖中除濕之功,既可顧護人身正氣、驅邪防病,又能順應陽氣初生,讓人體氣機與大自然的陽氣協調平衡,為適應剛剛來臨的春天打下基礎。如可多吃葱、姜、蒜、韭菜等,不僅能祛陰散寒,還有殺菌防病的功效。葱含有的葱辣素具有較強的殺菌、抑菌作用;大蒜含有殺菌力很強的大蒜素,能殺滅多種病菌,提高免疫力;韭菜更是初春時節養陽的佳品,不僅有調味、殺菌的功效,還含有蛋白質、維生素A、鈣、磷等,營養豐富。再如,香菜、蘇葉、花椒等,都是味辛性温的藥食兩用佳品。

需要提醒的是,有被咽喉乾燥、口氣重、便秘等內熱症狀困擾的朋友,不宜過多食用味辛性温食物,可適當吃點養陰潤燥之品,如蓮藕、百合、蘿蔔等。

02

進食堅持七分飽

有諺語稱“吃飯七分飽,健康活到老”,若飲食不節制,吃得太飽就會損傷脾胃功能。中醫提倡成人也要“三分飢和寒”。有研究發現,健康長壽的飲食方式是堅持進食量減1/3。因此,在享受美食的同時要注意總量的控制,以七分飽為宜。

03

青菜豆腐保平安

早有“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的説法。過食葷腥油膩會助濕生痰,更容易出現上火、便秘、過敏等身體不適症狀。新鮮蔬菜營養豐富,豆腐味甘、性涼,具有益氣和中、生津解毒的作用。親朋小聚時更要注意不要放縱,應減少肉食,多選擇應季的新鮮蔬菜和豆製品。

04

清淡減鹽要牢記

重鹽、重油、重口味的飲食習慣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鹽分和油脂攝取過多會提高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烹飪時應儘量少油少鹽,菜餚以水焯、清蒸為主,多采用蒸、煮、汆及涼拌的方式。外出赴宴時,油膩的菜餚入口前儘可能先“過水”,以減少鹽分、脂肪的攝入。

05

以茶代飲更健康

俗語説“茶乃百病之藥”,茶葉具有提神清心、清熱解暑、消食化痰、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等作用。此外還有許多常見的藥茶,如神麴茶、山楂大麥茶等,可用於治療食積停滯等症。

平日裏可不妨以茶代飲,以茶代酒,更有益健康。李時珍曾言“酒,天之美祿也。面曲之酒,少飲則和血行氣,壯神禦寒,消愁遣興;痛飲則傷神耗血,損胃亡精,生痰動火”。可見飲酒必須節制,儘量少飲或不飲。

食療方推薦

下面推薦兩道藥膳,正適合初春時節食用。

山藥扁豆排骨湯

材料:鮮山藥200g,太子參10g,炒白朮10g,白扁豆15g,鮮黃豆芽100g,豬排骨300g,姜、葱、鹽、料酒等調料適量。

做法:鮮山藥洗淨去皮切塊,黃豆芽洗淨,乾白扁豆用鍋炒至微黃,太子參、白朮清水清洗,並與炒過的白扁豆一起浸泡約2小時。豬排骨洗淨剁成小塊焯水。全部食藥材放入湯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燒沸後,改用小火煮90分鐘,調味即可。

功效:本湯料中山藥調養脾胃,補腎益肺;太子參益氣健脾,生津潤肺;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固表;白扁豆補脾益胃,和中化濕;黃豆芽補益氣血,利濕除痹;豬排骨,性平、味甘鹹,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諸味食藥材合用,具有健脾醒胃、扶正祛濕的作用,對脾虛運化失健、精神不振者特別適宜。

韭菜糯米雞蛋粥

材料:韭菜100g,糯米100g,雞蛋2個,食鹽適量。

做法:韭菜清洗乾淨,切碎末備用。糯米洗淨,約浸泡2小時,倒入鍋中,加適量水煮粥。雞蛋磕入碗中,打散成蛋糊。糯米粥煮至黏稠時,將蛋糊轉着圈淋入鍋中,煮至蛋花飄起即倒入韭菜末,並加適量鹽調味,攪拌均勻即可出鍋適温食用。

功效:春天自然界萬物生髮,韭菜又叫“起陽草”,可以幫助人體補充陽氣,有健胃、提神、強腎等作用,還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豐富的纖維素。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卵磷脂,以及多種微量元素,具有滋陰養血、寧心安神的效用。糯米補脾暖胃,益氣養血。三者搭配,共奏補陽滋陰、益氣健中之功,初春之時,男女老少皆宜食用。

責編:景華 欒宏傑

製作:王佳偉

監製:孔令俊 王鑫

來源:鶴崗科普

長按關注綏濱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