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自幼雙腿殘疾,家人堅持12年將他背進大學,共同面對挫折
研究表明,抗挫能力與個體的主觀幸福感,和生活質量感呈顯著相關。
糖媽記得高中時期,每當有同學覺得學習太苦了,班主任總是拿他親戚家的孩子舉例。
班主任很無奈學生們不知足,能夠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學習,已經是很幸福的事了。現實生活中確實是這樣,有些孩子從小拖着殘疾的身體上學,卻從沒喊過苦。
來自湖北的男生王世明,在過完5歲生日後,突然有一天對家裏人説,自己的腿沒有知覺了,後來得知他是患上了脊髓灰質炎。
從那時起,家裏人就開始了揹着王世明上學的日子。最開始是爺爺奶奶在背,一直背到他小學畢業。
後來男孩越來越重,爺爺奶奶年紀也大了,爸爸開始接力背孩子上學,陪男孩走過了初中和高中。
從家到王世明的高中,大約2公里左右的路程,爸爸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學,午休把孩子接回家再送回去,一共要跑8趟。
從王世明5歲開始,一直如今高結束。家裏人風雨無阻,接力堅持背了他12年。只為了讓王世明和其他孩子一樣,能夠正常進入校園讀書。
令人欣慰的是,王世明沒有讓大家失望,高考考出了不錯的成績。
王世明的家裏人堅持12年揹他上學,他本身也很要強和爭氣,從小到大都表現得很好。
王世明的心態一直很積極,他知道自己無法跑跳,索性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
尤其是在緊張的高三階段,他每天5:40就起牀,從來不會遲到,從來沒有過放棄的念頭。
如今,付出終有回報,王世明在高考中,最終考出了物理類568分的好成績。
家長最怕的就是孩子生病,多少家庭因為孩子的身體,覺得未來沒有希望。
而王世明能有如今的心態和成績,背後的心酸和不易,若不是被放到網上,很難有人能想象到。
從爺爺奶奶的背,再到爸爸的背,王世明可以説是家人“背出來的大學生”。
這一路走來,他和家人都很不容易。但從這一家人身上,讓我們看到了養育孩子的方式有多麼重要。
如今許多家長想鍛鍊孩子的“抗挫能力”,王世明遇到的“挫折”,是很多人接受不了的。
也許自卑、失落可能曾在他腦海中一閃而過,但最後他和家人一起戰勝了挫折。
家裏有娃,怎樣鍛鍊他的抗挫能力?從王世明的家長身上,可以學到很多。
1)和孩子一同面對挫折
沒有誰從小到大都是成功的,孩子的成長中難免會有挫折和失敗,當孩子還沒有強大的能力時,家長的引導尤為重要。
既然有些挫折逃不開,那麼家長可以做孩子堅強的後盾,和他一起面對挫折,並想辦法慢慢解決問題。
2)保持良好的心態,相信未來
王世明雙腿無法走路時,正是愛玩的年紀。年幼的他看着身邊跑來跑去的小夥伴,必然會很失落。
但他很快就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去糾結自己無法做到的運動上,而是轉移重心到自己能做的事情上,併為之努力。
這種積極的心態,離不開他家人的支持和引導。若是家人先灰心喪氣,當時年齡還小的王世明,也會變得消極。
3)適當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幫孩子面對挫折,不是替他解決所有問題,而是要讓孩子擁有面對挫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否則離開了父母,每件小事對孩子來説都可能是挫折。
王世明的父母雖然揹着他上學,但並不是把王世明捧在手心溺愛,才讓王世明有了現在的心態和成績。
外人的鼓勵和肯定,會為孩子增加信心,但對孩子來説,他的勇氣和底氣更多的是來自於家人的支持。
王世明的身體和同學們不一樣,但他的家長從沒因此否定過他的能力,反而是用寬厚的背部,背出了一個大學生。
想必,每當王世明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回憶裏家人的背影,都會讓他重新燃起鬥志。
他努力學習不僅僅是在證明自己,也是不想辜負家人的期待和付出,同時他還有一個更遠大的理想——未來希望儘自己的能力回報社會。
糖果媽媽心裏話:
即將走入大學校園的王世明,還將面對新的挑戰。父親的年紀一天比一天大,希望他在大學校園的學習和生活會更加便利,讓父親也可以得到休息。
【今日話題】你認為抗挫能力,對王世明這類孩子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