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缺愛”通常會有4種表現,媽媽不及時糾正,將來很難成功
每家寶寶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有時候家長強求幫孩子改掉也是有些困難的。但其實孩子的性格除了先天形成之外,出生之後的家庭環境和父母行為對孩子的性格發展也有很大的影響。
許多家長在照顧孩子的時候,首先最看重的就是孩子的健康,其次也會在意寶寶養成一個好的性格習慣。但由於家長缺少經驗,有時候的一些無意做法卻剛好影響到孩子性格的發展。當留意到孩子出現這四種表現時,家長就要注意及時幫孩子改正,不然將來是很難成功的。
1、內向,拘謹,不愛説話
新生寶寶會説話之後對整個世界都是很好奇的,所以經常會問各種問題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但有些家長在回答孩子這些問題的時候,會表現的很不耐煩,甚至責罵孩子。這會使孩子心理缺乏安全感,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爸爸媽媽不喜歡甚至以為這樣做是錯誤的。長此以往就會變得內向,不愛説話。孩子有這種表現之後家長要多關心孩子,對孩子提問的問題儘量有耐心去回答,讓孩子得到安全感。
2、半夜總醒
孩子半夜經常醒來也是一種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家長總恐嚇孩子,用“晚上不睡覺就會有大灰狼來吃人”的方式讓孩子睡覺是錯誤的,這樣會增加孩子心理的恐懼感,所以潛意識裏就會有要醒來看看身邊有沒有鬼怪的想法。長時間出現這種情況不僅影響孩子的身體生長髮育,也會使孩子變得越來越膽小。
3、喜歡打人
平時爸爸媽媽的相處方式孩子也會去模仿,如果家庭氛圍不和諧的話也會導致孩子出現暴力傾向,喜歡用打人的方式去發泄內心的不滿。除去這些情況之外,有些孩子也會因為心裏缺乏安全感而把打人當做獲取安全感的一種方式,來隱藏自己內心緊張、害怕的心理。
4、喜歡啃指甲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話也會出現啃指甲的行為,寶媽們要注意及時給孩子關愛幫孩子改掉這個行為,尤其是對於年齡較小的寶寶而言。
新生寶寶在成長階段會需要很多的安全感,家長要留心自己的日常做法,很多家長可能以為並無大礙的行為反而會影響到寶寶的性格發展。平時照顧孩子的時候,家長要多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