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1306字,閲讀時間約2.5分鐘
女兒説下午學校要組織外出活動,我便讓她換了一件藍色衣服,女兒卻嘟着嘴説:“我就要穿白色衣服!”我面色嚴肅地回答:“聽話,媽媽為了你好,白色衣服容易髒,外出活動不適合穿。”女兒情緒略微激動,對我大喊:“我就不聽!我和小夥伴都説好了,一起穿白色衣服拍照!你別管我!”
心中突然升起一股怒火,我責罵道:“真是不知好歹!都是這都是為你着想,怎麼會害你呢?”女兒拿起白色衣服,衝出了家門,放學回家也沒有和我説一句話。
所有父母都喜歡乖巧聽話的孩子,對指令和管教言聽計從,可以讓家長產生莫名的成就感。就好似自己是君主,孩子是“使命必達”的騎士,一聲令下,他們便會接受父母的善意,無條件地認同並付諸行動。
但並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夠“忠心耿耿”,對於父母的一些説教和指令,他們都會毫無顧慮地“舉起反抗”,搖頭表示“不聽不聽,老和尚唸經”。
對於孩子的“反抗”,家長都會説一句“都是為了你好”,即便對他們打罵責罰,看到他們委屈的表情,也會説出這句“正義的言辭”。不可否認,家長的很多行為的初衷便是引導孩子,塑造他們的品格和行為習慣。
但一句含義廣泛的“為了你好”,卻被孩子拉進了“説教黑名單”,他們對這句“虛無縹緲”的“客套話”,早已沒有任何感觸,甚至會懷疑“為了你好”的真實性和目的性。
為什麼孩子會對“為了你好”感到排斥呢?
主要原因是孩子的想法沒有被理解。
文藝批評家聖佩韋曾説:理解人的方法只有一個:判斷他們的時候不要急躁。
隨着自我意識和人生觀的不斷“甦醒”,孩子對於父母的一些指令也會有自己的看法,也希望可以表達真實想法,並被父母接受認可。但一句“為了你好”,會讓孩子理解為:你必須聽爸爸媽媽的話,沒有表達意見的權利,只需要服從。
沒有表達意見的權利,即便是成年人也會對這句話感到厭煩,會認為是“道德綁架”,更何況是小孩子呢?他們感覺不到父母的尊重,失去了選擇的自由,自然也就不願意聽從指令。
家長應該如何放棄“為了你好”,讓孩子變得乖巧聽話呢?可以用這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作家高爾基曾説:如果人們不會互相理解,那麼他們怎麼能學會默默地互相尊重呢?
和孩子發生爭執時,我們要試着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冷靜思考他們此時的情緒和內心的想法。和他們有了同理心,感受到他們的負面情緒,家長也會尊重他們的想法,並通過耐心溝通,商討出雙方都滿意的處理方式。
第二個方法:尊重孩子的意願和選擇。
小孩子也有自尊心,尤其是自我意識的不斷健全,他們會希望成為家庭中的“正式成員”。和父母產生意見分歧時,孩子也希望按照自己的意願做出選擇。家長首先要給孩子表達的權利,傾聽他們的訴説,瞭解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
如果孩子的意見和想法沒有太多的負面影響,我們要尊重其意願,並給出自己的建議。孩子感受到尊重和交談的樂趣,自然也會對父母的指令稍加思考並執行。
枕邊育兒寄語:
一句“為了你好”,宛如拉開親子關係的地殼運動,又好似困住孩子自由選擇的“枷鎖”。有時候我們的意見在孩子眼中,只是一團不該出現的烏雲,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家長要予以尊重,並適當引導。你會和孩子説“為了你好”嗎?他們又會有怎樣的反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