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們轉發分享)
杭州的孫女士週末帶着孩子去逛商場,走到一家甜品店前,孩子被甜品店裏的小蛋糕所吸引了,於是央求着孫女士給自己買一塊兒。孫女士看到甜品店門前有很多人排隊覺得有一些難買,於是勸説孩子先去逛商場,等一會兒人少了以後之後再來買。可是孩子卻不依不饒,最後孫女士只得妥協,帶着孩子在人羣后方排起了隊。
可是孩子等了一會兒就覺得不耐煩了,無聊之下的孩子用腿踢起了前面排隊的小姐姐,嘴裏還不住地嚷嚷“你給我走開,別擋着我買蛋糕,你個醜八怪。”小姐姐被孩子的舉動弄得皺起了眉頭,孫女士趕緊制止孩子不住地道歉,可是沒想到孩子卻越發的不講道理隨即大聲地哭鬧了起來。孫女士覺得尷尬不已,想到自己和老公都是公司高管,但是養出來的孩子卻如此蠻橫,孩子如此不懂規矩實在讓孫女士覺得頭疼。
一、為什麼有些孩子會不守規矩?
前段時間一則女子強攔高鐵的新聞引發了網友們的關注。當天該名女子匆忙間擠上了高鐵,隨即用身體擋住了車門,眼看着高鐵出行時間到了,但是該名女子卻拒絕讓開車門。列車的工作人員多次上前勸阻,但是該名女士卻執意如此,最後導致該趟列車延遲發車。
也許在該名女子看來,攔高鐵跟攔公交沒什麼差別,但是其阻攔高鐵的行為卻阻斷了鐵路運輸,並且擾亂了正常的發車秩序,最終公安機關對此進行調查取證,在五天過後該名女子趕到派出所自首,最後被處以2000塊錢罰款,並被責令認錯改正。
1.父母不守規矩缺乏規則意識
大人對於孩子行為習慣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在孩子不具備完善的是非辨別觀念時大人的行為會成為孩子行事的主要參考。當孩子看到父母不守規矩時,孩子內心對於規矩也會產生忽視和輕視感。大人沒有約束好自己的言行又怎麼要求孩子乖乖地守規矩呢?顯然這是很難讓孩子信服的。
2.輕易推翻家庭教育中的規矩
很多父母重視對孩子的規則教育,但是卻在面對自己所立的規矩時容易妥協。比如説父母情緒比較好時孩子犯了錯,父母也會能夠表現出較大的容忍,這讓孩子明白只要爸媽開心自己犯錯就不必承擔責任。再比如説孩子犯錯後無理取鬧,最終父母不得不妥協,那麼孩子就會認為自己的哭鬧可以輕易地推翻父母的規矩,這時候父母所立的規矩也就變得形同虛設了。
3.重複的嘮叨消耗了規矩的權威感
父母們常常會發現自己明明説了很多,但是孩子仍然會犯錯,於是父母為了強調自身的教育引導內容會不斷地進行重複。可孩子卻對此並不買賬,在父母不斷地重複中越來越不拿規矩當回事。可以想見父母的多次重複消耗了規矩本身自帶的權威感,讓孩子覺得發自內心地厭煩。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還小不守規矩是天性的釋放,而事實上,在教育專家看來,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很有必要,尤其是應該從小着手培養。教育學家李玫瑾曾經説過培養孩子要趁早,畢竟培養一個兒童期的孩子守規矩遠遠要比培養一個青春期的孩子守規矩更簡單。
二、父母應該怎麼給孩子立規矩?
1.立規矩時要明確、簡單明瞭為宜
很多父母在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總是忍不住想要多羅嗦幾句,以為説得多孩子更加能夠聽得懂,而事實上立規矩時父母應該以簡單明瞭為原則。尤其是對於兩到三歲的孩子而言説得多了孩子並不一定能夠理解,反而還消耗了孩子的耐心。
2.規矩立好後不要輕易妥協
在孩子對於某一概念建立認知的時候,父母這種輕易妥協的態度會讓孩子對於規矩的認知存在偏差,讓孩子認為規矩可以不被遵守,只要自己找到投機取巧的方法就可以了。
3.父母首先要約束好自身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特別擅長説教,大道理説了一堆,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卻連自己也做不到規矩所要求的那樣,顯然對於孩子而言,父母沒有為自己做好恰當的示範,那麼孩子自然會對父母的教育缺乏幸福裏。
孟子説,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
規矩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講規矩守規矩才能夠讓生活更有秩序,對於孩子而言行為中的規範性、規則意識都是在規矩的約束下形成的。父母有必要培養孩子一定的規矩觀念,讓孩子更加懂得管理自身言行。
如今,熊孩子越來越多,這與孩子的“天性”沒有受到約束大有關係,父母的妥協退讓反而讓孩子忽視了對與錯是與非。
大家對於孩子規矩意識培養有哪些看法分享呢?
貞媽育兒記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