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兒童學家阿黛爾·法伯説:“永遠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話對一個孩子一生的影響力。”
父母説的每一句話,都在形成孩子的認知和觀念,也影響着他的情商、性格發展。越是面對孩子,越需要注意自己的語言,謹慎説話。比如下面這3種話,最好不要對孩子説——
負面評價的話
每當孩子犯錯、表現不盡人意的時候,父母就忍不住要批評孩子,常常很隨意地給孩子負面評價,尤其是一些攻擊孩子人格的。比如:“笨死了”、“沒用的東西”、“撒謊精”、“真是膽小”、“看看別人家孩子,再看看你”。。。
每個孩子都有無限的成長潛能,有時候犯錯、事情做不好,是因為需要學習、需要練習的時間、需要父母有耐心的引導。如果家長在生活中,隨意地給孩子貼上“負面標籤”,會讓孩子產生消極的心理暗示,慢慢朝着“標籤”的樣子靠近,失去了很多可能。你説他膽小,他就真的變成了一個膽小的人,遇事容易退縮放棄,不敢勇往直前。
忽略、否定孩子感受的話
很多家長都反映過這個問題:為什麼孩子越長大越不喜歡和我們交流?根本原因就在於,孩子的感受在父母那裏經常得不到接納和理解,大多是忽視和冷漠。父母忽略、否定孩子的感受,比打罵造成的傷害還要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情緒是錯誤的、無足輕重的。
長此以往,孩子會失去表達真實情緒與感受的能力,壓抑在心中,最後影響心理健康與情商發展。教育孩子,有一項很重要的原則,那就是不管發生什麼,先處理情緒,再解決問題。
首先積極傾聽孩子,讓孩子能夠自由順暢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情緒和感受,用接納和理解回應他:“是這樣啊”、“我能理解”、“嗯,還真是”、“然後呢?”如果需要糾正孩子的行為,再去告訴孩子錯在哪裏,應該怎麼做。
此外,不要僅憑成人的經驗和感受去評判在孩子身上發生的事,很多大人認為無關緊要的小事,對孩子來説卻很重要。因此,父母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就會少一些自以為是。被理解的孩子,會感覺自己被愛着、自我價值感高,也更懂得處理情緒,情商高。
三觀不正的話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只有父母端正自己的觀念,培養出來的孩子,才能鶴立於人羣之中。”父母平時説的話,有意或無意,都在塑造着孩子的價值觀,並影響着孩子未來發展的方向。一些不守規則、不通事理、三觀不正的話,很容易把孩子引入錯誤的人生道路。
作為父母,應當給孩子傳遞正確的觀念,教給孩子可以受用一生的道理,這樣才能教出一個三觀正、守原則、明事理、人格健全的孩子。通過言傳身教,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父母的三觀和格局,才是孩子最寶貴的資源。因此,父母也需好好學習,摒棄固有的偏見、錯誤認知,不斷更新價值觀念,才能實現親子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