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小學三年級學生的家長問我自己孩子一到三年級的學習成績很差後面還有沒有逆襲可能。
面對這樣的問題我想正常人給出的答案肯定都是一樣的——肯定能逆襲!
這不僅僅只是在安慰家長,而是現實中這樣的例子本就有很多。
所以只是從“可能”這個角度去看的話,那一定是“一切皆有可能”。
但我還是告訴這位家長:有這個可能甚至這個可能理論上也很大,卻未必會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
因為成績差的孩子有很多,我們也確實見過有孩子能逆襲的,但“所有”成績差的孩子最終能實現逆襲的,其實我們能看到的並不多。
只是很多時候我習慣了“逆向”看這個問題,通過實例來論證可能性的存在,就跟“讀書無用論”一樣,很容易陷入“倖存者偏差”這樣的認識誤區。
要知道孩子不會有無緣無故的成績很差,當然也不會有無緣無故的成績突然變好。
説個比較殘酷的事實,那就是在當下這個父母普遍重視孩子教育的時代,當這種情況出現時,更多的例子會呈現出“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表現……
所以我們相信“能逆襲”的是為了堅定我們的信心,但切勿因此就變得盲目,更不要莫名其妙地認為只要“靜待花開”就能自然而然地實現這一目標,“改變”是需要行動來實現的,而且還得是有益的行動才行。
對一到三年級學習成績都不好的孩子來説,這樣的孩子幾乎在興趣、態度、習慣、基礎知識等影響學習的各個方面表現都會很差,這種情況下想要逆襲是必須花費很大力氣才可以實現的。
而且對多數小學生來説,三四年級就如同初二是整個初中“兩極分化”的關鍵期一樣,在三四年級孩子的成績也很差的話,更大的概率不是成績逆襲,而是會繼續很差下去。
別説是對孩子了,就算是對成年人,如果花了三四年都做不好一件事情,而且做得還是很差的那種情況下,有幾個人會有繼續堅持努力下去的信心呢?
所以我給孩子家長提了如下幾點積極、主動去改善的建議:客觀陳述、理性分析。
1、客觀陳述客觀陳述的目的是為了不讓孩子喪失信心。
按説我們應該是給孩子樹立“我一定能學好”的信心,但這麼大的孩子還能被“忽悠”住的可能性已經不是很大了。
家長一味往這個標準去鼓勵、引導孩子反而可能會讓孩子產生更強的內疚感,而長期在成績上得不到改善,還很有可能因此產生一些自卑的心理,當然, 有的孩子會用其他方式來掩飾,但內心的交流、不安、煩躁等等我們還是能夠通過一些蛛絲馬跡看到些許端倪的。
畢竟,沒有孩子不希望自己也能夠在學習上學得很好。
所以我們要降低“要求”,變樹立信心為不要讓孩子喪失信心。
客觀陳述指的是:
(1)家長不要回避學習本身就是挺困難的這一個事實;
(2)家長要陳述自己在孩子學習上的幫助不足,即父母也有責任);
(3)同時還要分析學習本身是有方法的,此處需要舉例,例如字詞不過關要怎麼做、計算能力差要怎麼辦等等;
(4)證明只要方法得當並配合我們的努力就一定能學好的事實。
這個過程可以舉一些“逆襲”的例子來鼓勵孩子,通過以上的方式讓孩子知道沒學好不都是他的責任,沒學好不都是他的錯,並且想要學好也是有方法的……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例子”不要只説例子本身即“逆襲的結果”,要刻意去講(或者編)這些例子是如何鼓勵自己、都做了哪些努力等等“過程”上的行為。
只有讓孩子與這些例子進行“共鳴”“共情”才不會讓一個個例子變成所謂的“比較”,才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2、理性分析其實“客觀陳述”的過程中也會進行理性的分析,之所以還要特別強調是因為很多父母在孩子學習的這件事情上自己本身就很不理性。
例如有很多家長會有如下幾個“想當然”表現:
(1)搞錯了“興趣”和“成績”的順序,認為先有興趣而後有成績;
(2)搞錯了習慣和成績的關係,片面認為習慣比成績重要;
(3)認為只要努力學、認真學成績就一定會馬上提高;
(4)認為孩子學習不好不是學習本身有多難,而是孩子不好好學;
(5)認為只要老師好好教孩子就一定能學好,或者是孩子沒學好是因為老師沒好好教等。
以上這些不理性的認識會極大影響家長幫助孩子時的理念、方法等,會很容易出現“事倍功半”“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等問題。
一定要記住我説的這句話:多從自己(父母)身上找問題,會更有利於解決孩子的問題。
不是説孩子沒問題,也不是説孩子的老師(學校)也一定沒做錯什麼,我只是想告訴遇到這樣問題的父母這樣會更有利於我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因為找別人的不足即便是找到了問題所在但“改”起來也是要求別人改,根本就不受我們的控制或是受我們的影響很小,但如果是找自己的問題,“改”起來就太容易掌控了。
例如相信很多父母都體會過指出孩子不足之處但孩子就是不聽、不改、不長記性的經歷吧?同樣的,有些家長也遇到過面對老師、學校存在的問題即便是各種抱怨也解決不了問題的情況吧?
所以比較起來我們會發現最有利於解決問題的方式也是最理性的解決方式就是從我們自身做起。
別去找“我沒時間”“我也不會”這樣的理由,哪怕你只是幫孩子1分鐘那對孩子也有1分鐘的影響——就算是你再沒時間、再不會教孩子,你也一樣能給孩子積極的影響,這點甚至都不受空間的影響,例如你孩子就是留守兒童,你都可以通過視頻、電話嘗試積極解決問題。
我真不信你能忙到吃飯、睡覺、上廁所、休息等時間都沒有的地步,這個世界就這麼需要你來拯救?你就重要或者是你做的事情就重要到這個程度了?
如果你的回答是“是”,那麼只能送你一句:“那就靜待花開吧”。
至於具體的做法其實到這裏已經不是很重要了,只要父母能儘量做到上面的“客觀陳述、理性分析”,在這個過程中就可以把孩子存在的問題一一梳理並且給出解決建議。
哪怕自己不知道該怎麼做才最有效,也可以諮詢很多專業的人士,尤其是孩子的老師、孩子的同學家長等。
接下來就是陪伴孩子一點點去完成這些事情,多點耐心、多點鼓勵、多點陪伴。
只要父母能在這些事情上多做一點,孩子就會多一點進步和提高,父母能做得更多,孩子就一定會進步得更多。
這絕對不是“雞湯”,事實上這樣的成功例子遠遠多於上面説的“能逆襲”的例子,這種更高概率會發生的事情,更值得我們投入,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