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拳當以沉勁為主,不可着意前推

前人學技藝,態度比較誠懇、踏實,古書上常有“某人從某明師遊十餘年”這—類記載。跟師學習的時間,相當長久。現在的人不會幹了!如果不視為畏途,至少會不好理解,説不定還暗笑古入愚蠢,哪裏肯花那樣大的功夫!

古人並不比我們的聰明差,也不是他們不想速成,實在是他們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比老師差得遠,也知道功夫的艱深,不可能速成,這才有“大器晚成”的諺語。

楊露禪跟陳長興學了十幾年,成了楊無敵。楊家三代家傳,跟師學的時間,更為長久。雅軒老師跟楊澄甫也學了十幾年。從中不也透露了一些消息麼?他們每—代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看來絕非偶然。他們不僅學到了形式,更主要的是學到了內容,得到了其中的精髓。他們既有“形似”,更得到了“神似”。

只有在充分地繼承了前人的成果之後,才可能有所創造,有所前進。這倒是我們今天有些想速成的人,值得深思的。

學習楊式太極拳功夫的次序,分為三步:即先練體,次練氣,後練神。

嚴格説來,這三步功夫,並不能截然分開。但強調先練肢體的柔順,次練內氣的充盈,後練神經的寧靜。從外到內,由實到虛,由動入靜,是十分有理有利的。

初學太極拳,在跟明師學會了拳架之後,即應努力刻苦練功,稱為盤架子。通過每天的盤架子,從慢、勻、輕、節節貫串中,去求得自身鬆柔程度的不斷增加。其中慢較易,勻極難,細心的學者,大約都能對這兩項加以重視。唯有“輕”(指用力小)與節節貫串兩項,與生活中用力的習慣,矛盾很大,最易被人忽視,或者認識極為膚淺,做得極為粗糙,不精不細。

這是很多人學了很多年,而依然拳味不對、進步不大的重要原因之一。須知輕是鬆柔的前因,不輕就永遠沒有走向鬆柔的可能。而鬆柔正是太極拳的靈魂。節節貫串必須從中脈開始,是依先後次序打通各個關節的極為重要的有效措施。輕與節節貫串是渡到鬆柔那個彼岸的渡船。

太極拳很重視全身的完整性,即拳譜上要求的“一動無有不動”。“上下相隨”與“內外相合”就是為了這—目的而提出的口訣。

在學拳架子的時候,一手一式都應首先做到上下相隨。不是上面手在動,下面腳也在動,就叫上下相隨,而是每一式手腳都應同時開始動,也要求同時到達每一式的終點。此外,如轉腰、沉氣、開檔、弓步等等,都應在此同一瞬間,配合得恰到好處。粗看容易,因為太極拳要求細緻精確,其實就相當困難。

未得真傳,或者粗心的學者,每易腳下的弓步先成,手上的定點後到,或者開襠不足,這就是未能做到上下相隨,也即是不完整。像這樣練下去,就不會取得技擊功夫上的成果,到推手時,必然化勁化不好,發勁也發不出來。

至於內外相合,要在一趟拳架已學完,上下相隨已基本上做到之後,再來留意。大體説來,就是從身體的正中線開始,用思想引導,依先後次序,運動各關節,做到節節貫串。動作內收、蓄勁時,要將心意都隨之收回至極小;動作外開,沉氣發勁時,心意也要與之相隨外開至於無窮大。手、腳、身的運動,要作有帶動周圍的空氣至若干距離之意想。

練太極拳很強調運用想象力,説起來抽象,其實很有道理,這就是由精神到物質。久練就能收到與眾不同的氣魄雄渾的效果;將太極拳從技術上升到藝術的境界中去。雅軒老師的拳架。神態既含蓄藴藉,又透露出無盡的潛能,既渾厚沉着,又到了神氣飄逸的境界。

看他的拳照,就是一種藝術美的享受。其實也就因為他的想象力發揮得比我們更為細緻豐富的緣故,將拳理全部落實到拳架上去了的結果。

上述是練全身完整的具體措施,學楊式太極拳者,望勿等閒視之。

拳架既已漸熟,肢體已漸柔順,一手一式,已不必再費心思去記憶動作,由於動作緩慢,呼吸就自然深長。按雅軒老師傳楊式太極拳,有115式,大約以一式一次呼吸計,也就是每趟拳架至少練了115次深呼吸。這就是氣功。

説到氣功,不少人認為很有點神秘色彩,這是受了武俠小説的影響.其實一點也不神秘。氣功,就是練氣的功夫,也就是練呼吸的功夫。太極拳雖是武術,但武術文練,斯文優雅,動作緩慢,呼吸深長,所以太極拳是天然的氣功。是以練武為主而又兼練了氣功。

只要拳架的規格正確了,動作熟練了,練氣是極自然的事。雅軒老師晚年不主張用呼吸硬性去配合動作,呼吸自然會去與動作配合,好比水往低處流一樣的自然。

有的人主張一手一式去配合,由於每人練拳的速度不同,體質的強弱也不一樣,呼吸的長短,自然會有差別。硬性去配合呼吸,好比多背一個包袱,反而使—趟拳練得很不自然,容易顧此失彼,不如聽其自然,於身體更為有益。

喜歡推手,研究技擊的人,蓄勁時吸氣,發勁時呼氣,也是極自然的事。

有個別拳師,把動作配合呼吸,説得神乎其神,看成是不傳之秘,故弄玄虛,或者認為配合好了,就可以產生異想天開的效果,都不過是欺人之談。

功夫練到這一步,因為內氣充盈,五臟六腑受到的鍛鍊多了,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效果,最為明顯。

到此階段,應該加練推於,學習聽勁。隨時隨地都有一種輕鬆愉快的感覺。練拳的興趣,也會更濃。在日常生活中,漸漸也會運用太極拳的原理了。例如:走路可以輕快而不累,工作可以精神旺盛而不易疲倦,在各種勞動中,都懂得省力而效果良好,收事半功倍之效。

在練氣的階段中,當然也還在繼續練體,在太極拳功夫中,是通過盤架子這一基本功,來逐步追求它的各種成就;不存在只練氣不練體的問題。不論練體、練氣,以及以後的練神(動中求靜),都是通過盤架子來達到的。但事實上,功夫雖分為三步,既不能明顯地分開,而每一步也沒有止境。

隨着各人思想認識上,或練功時想象力側重點的不同,就會在不同的某些方面,取得不同的成就。這既是各個名家各有優點的理由,推而廣之,也是太極拳各種流派所以形成的原因。

至於練神,則是更高的階段了。到此階段,體已柔,氣已充,大多隻注意精神的涵養,靜境的追求了。體力的消耗更少,精力的積聚更多,身體更健康,只在追求技擊功夫上的虛無變化了。技擊功夫已成高手,推手則已到了化勁人不知,發勁人不覺的神妙境界。

雅軒老師晚年的功夫,真是神妙莫測,與他推手,僅覺微觸其皮膚而已,完全到了捕風捉影、虛空無物的境界。名為推手,實已無手可推,只要你一出手,就站立不穩,兩腳不聽使喚了,總得受他的指揮,喊你東就東,要你西就西,你用大力不行,用小力也不行,前進不行,後退也不行,有力無處使,兩手毫無用處了,只覺如蛛網纏縛。全身不得勁,精神恍惚,六神無主,東倒西歪,同時又覺得他有很多手,自己到處都在捱打。

舊小説上常説,“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在這種時候,實際上是連招架之功也不可能有的,自己的一切想法,統統無用了。他發勁充實,冷快絕倫,迅雷不及掩耳,令人如墜懸巖,驚惶萬狀,頃刻汗流。

一般水千的推手,開始總要互相找勁,要走化好幾個圈子之後,才可能將對手打出去,而且每每動作的形跡大,知道你是怎樣打的。假設推手一刻鐘,能有一兩次發勁,打得較為乾脆利落,不拖泥帶水,也就算是行家了。可雅軒老師不是這樣,在一刻鐘之內,他可以接二連三地將你打出去二三十次,而且次次打得乾脆、打得準確、打得精彩,真是妙不可言!

更妙的是真的到了“打人不現形”的程度,只覺身上有股重力—撞,如觸電一樣,就飛出去倒在他的大牀上了。起來之後,感到惶惑的是,不知他是怎樣打的,但自己剛才確實是捱過打了,事後不論怎樣回憶,也還是回憶不起來。

他説:“高手出手難見,不是假話的。剛才是在推手的接觸中打你出去的,我也可以不先接觸,一樣打你出去,你保護好!”我以“雲手”快速護於身前,還是被打出去倒在他的大牀上了。起來之後,依然和剛才一樣,只是更為惶惑了:“我明明將自己保護得很好呀!”兩隻手竟一點也沒有起到作用,不知從哪一個空隙打進來了,根本沒有看見他打我的動作,只是見他右手還鬆鬆地握着拳頭,想必是用這拳頭打的了。

最後,他説:“這才是楊式太極拳的發勁,可很多人智慧差,學不到手。”所以拳譜上才説:“非有夙慧,不能悟也”,又説“先師不肯妄傳,非徒擇人,亦恐枉費工夫耳”。

凡是和他推過手的,莫不稱之為難得的高手,歎為觀止。 當很多人還在對太極拳的技擊作用發生疑惑的時候,在目前很多人推手還是在鬥力的情況下,在有的人著書立説都在宣傳“純柔無剛,難當強敵”的今天,來了解一下這位主張“要大松大軟”的楊派名家李雅軒老師所達到的成就,就能夠振聾發聵,從而促使更多的尚力的“太極拳家”回頭。確信以柔克剛的方法,才是正道,它絕非誇大之詞,更不是假話。

只有在理論上掃除那些前進道路上的疑惑論和錯誤的偏見,太極拳才會有光明的未來,至少才可以使更多的人,對太極拳重新產生美好的嚮往,從而滋生出新的鑽研的動力。我確信,後人定將勝過前賢。但願那一天早些到來。

見到雅軒老師所取得的成就,我們才知道太極拳的真正可愛。説太極拳是我們的國寶,是一點也不過分的。

可惜,在他生前推手和一些打鬥的場面,未能攝成電影,生動地記錄下來,留傳後世,這實在是國家的損失,無法彌補了。拳師一死,人拳兩亡!空留嗟嘆,使後人景仰不已。

上述練體、練氣和練神的三步功夫,其實也就是拳譜上説的“由着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這三個階段。不過説法不同,只是更明白易懂而已。

內外有別初學太極拳,應當首先弄清楚太極拳與其他拳法的不同之處。這一點非常重要,否則,一開始就容易走上錯誤的路去。

以外家拳為例,和太極拳比較,列表於後: 除了表中這些之外,其他不同的內容還很多。總之,兩者相比,—切都相反。在我初學拳的時候,這些不同而又相反的規律,曾引起我極大的興趣。

有的練外家拳的,為了“所向無敵”,天天到公園裏用手臂去撞擊樹幹或者電杆,日子久了,手上的神經麻木,確實可以達到比一般人的手臂更不怕痛的特殊效果。有些青年,還很因此自豪。我很疑心這種練習,功夫也就退了。可見必須天天忍痛,付出損失,才能保持這種功夫。

外 家 拳 太極拳動作速度快,快慢不均,有間斷 動作慢,速度相等,無間斷 動作以用力大走直線為主動作以走曲線為主用力大用力小 用力呼吸不勻而急促大呼吸勻緩深長,練完後不喘一手一式,思想在目的上,思想外馳思想在自身的鬆柔中,或守丹田,或凝神滿照全身,思想內守多橫眉露目.精神外露神態安閒,精神含藏不露 多為手或足的局部動作全身完整,一動全身俱動是明勁(外勁)、硬勁、斷勁 是暗勁(內勁)、柔勁,勁斷思想較片面,偏於主觀思想要求全面,比較客觀。

推手、散手則完全按客觀情況應敵以外壯筋骨皮為主 形氣神並練.最後以練神為主 練太極拳是絕對不主張,也沒有這種苦行僧似的練法的。太極拳的功夫與健身的效果,都是在鬆柔中自然增長起來的。練到了某種程度,即使停功不練,功夫也不會退轉。

太極拳家鄭曼青就曾説過:“外家拳多以身殉技,內家拳是以技養生。”從上述的例子看來,恐怕是有些道理的。

武術界向來有“內練—口氣,外練筋骨皮”這樣的老話,這就簡明地説清楚了內家拳和外家拳的不同。它們的目的不同,鍛鍊的方法也因之而異了。

就全國來説,拳種之多,至少也不下數百種。但均可分屬於內、外兩家,不偏於內,即偏於外。

外家拳多剛勁有力,動作勇猛,且多彈跳和高難度動作,看起來龍騰虎躍,精彩受看,很受青年人喜愛。

內家拳以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等最為有名,以鬆柔和全身完整之勁見長,都偏重於內氣的鍛鍊(也就是偏重於氣功的武術),健身的效果最為明顯。很多拳帥,在青年時代,內外兩家都練.到了中年以後,都只練內家拳了。

我也曾見到過幾個先前練外家拳很有成就的,後來轉而學了太極拳,只練太極拳了。因為凡用力的事,必然耗氣,也就是練外家拳,對體力的消耗太大,對年紀稍大的,很明顯地不容易適應,於養生不利了。所以,有經驗的外家拳老師,在教拳的同時,一定還教給學生一種氣功;用以充實內臟、培補耗損、強壯體魄。

因此向來就有“學打不學功(氣功),到老一場空”的説法。但練氣功只以強身為目的,且是在身內做功夫,與青年人好動、好向身外追求的習慣相矛盾,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不如練拳有趣,很多青年就不大重視。這是值得特別注意的。

內家拳雖練體與養氣、養神並重,但到了功夫較深的時候,則是養重於練,對精力的儲備多,消耗少,更有利於卻病延年。

為了説明問題,客觀地比較了太極拳和外家拳的不同。就拳理説,太極拳自有它高深與細緻的地方,正因為這樣,它也就特別難學,短期內不可能達到自由運用的程度;不遇明師,還很難入門;有成就的,向來也為數不多。

外家拳各關節用力的次序與在日常生活中用力的次序相同,因而比較容易入手,不過經過訓練,速度快些,力量大些,也容易在較短的時期內取得一定的成績,能較快地達到可以競技的程度。太極拳未到自由運用的程度,是不能和外家拳抗衡的。

急於求成的人,去學外家拳,見效快些。想研究太極拳的,先得問問自己是否有恆心?思想方法是否細緻、客觀?還得知道三五幾年功夫是不會有什麼了不得的。

學太極拳是一輩子的事。質量第一 ,一般練功夫的人,都喜歡兼收幷蓄,凡是他接觸到的功夫,都去學來,以多為能。特別是個別武術教師,以為自己既懂外家拳,又會太極拳、八卦掌……,貨色齊備,如百貨公司—般,可以滿足各種各樣的愛好者。

這本來也不足為怪。但此風流行起來,連個別提倡太極拳的人,也無定見,受其感染,主張練太極拳也兼練其他功夫了。若你自己願意只重數量,不重質量,旁人自然不便反對,但如用這種觀點來提倡太極拳,則有使太極拳越來越走向末路的危險。是本欲愛之,實反害之也。

工廠裏生產某種產品,都非講求質量第一不可,一量出了次品、廢品,就一害國家,二害自己,三害羣眾。武術又怎能不講求質量的精良而只求數量的眾多呢?須知多必然妨礙精,終身專練一藝,都未必能達到高超的境界,不專一又如何能提高質量呢?

從鍛鍊身體方面説,各種拳術有各自不同的鍛鍊效果。但從拳術本身的內容,從技擊、從增長武術的功夫方面説,各種拳術,有的勁道相同,可以兼練。有的勁道不同,就不能兼練。而太極拳呢,和其他各派拳法大為兩樣,不僅是不同,而且還完全相反。

練拳當以沉勁為主,不可着意前推

形意拳、八卦掌與太極拳雖同為內家拳法,彼此勁道尚且不同;若説外家拳與太極拳,則勁道全然迥異。一是以剛致用,一是以柔稱能。有一些外家拳師,且是以千斤大力士自居(在重慶,過去就有千斤大力士和雙千斤大力士的)。太極拳以練到柔若無骨,丟盡一切硬力,捨己從人為目的。南轅北轍,方向各異。太極拳以鬆柔為法,以虛無為最高境界,一個人盡一生的精力,尚且不容易鬆柔到家,練成太極拳高手,又怎能既是外家拳專家,又是太極拳專家呢?

看到刊物上介紹的很多拳師,都是精通內外各家拳術的時候,有識之士,是隻覺好笑的。

雅軒老師主張太極拳不能與其他拳法兼練,這實在是很有見地的金石之言。真正有志於太極拳、酷愛太極拳者,應極力保持太極拳的純潔性。精研拳理,勤學苦練,努力提高其質量,這才是在真正提倡太極拳,愛護太極拳。

從初學拳時起,倘幸運地遇上了好的老師,這些道理,也很容易的就懂得了,但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遇上明師的幸運。有些人,因為有文化,又特別自信,愛自作主張,在拳譜面前,要不犯主觀主義的錯誤就難了。正因為這樣,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對拳譜的解釋就眾説紛紜,莫衷一是。現就常易為人誤解的,和我以為重要的部分內容,説明如下: 力的矛盾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都是用手去做的,思想是在目的上。如伸出手去提一個水壺,思想是在水壺上。而手伸出去時,是怎樣伸出去的,早已是一種習慣,一種本能了。如加以分析,是手部先動,肘、肩關節反而後動,這就是在生活中用力的方法。此外,在生活中,手上用的力,比練太極拳大得多。

練太極拳時,完全和上述的用力方法相反,思想在身內,沒有身外的目的。手伸出去時,要腰部先動,然後依肩、肘、腕、手指的先後次序動,而不是手部先動,用的力比在日常生活中小得多。

因此,我們必須改變用力的習慣,徹底丟掉在日常生活中長期習慣了的本能的用力方法,來重新學習一種由內到外的、有先後順序的用力方法,這個力還必須是最輕的。可以説,這是很多人不容易理解,以致於學不好太極拳的主要原因。

要學好太極拳,我們必須進行長期的自身的用力方法的革命。這就是長期都要堅持認真練拳架子的理由。所以雅軒老師説:“拳架子就是基本功”。

老年人學不好太極拳,就因為用力的積習難改。所以青少年學太極拳,成就的希望必然更大。立身中正 頂頭塌胯,是為立身中正所採取的兩項措施。上有虛靈頂勁,下有氣沉丹田,精神、內氣,上下貫注,自然也就立身中正了。但倘不遇明師,很容易埋頭彎腰,臀部後翹,形成上身前傾。這是最易出現的毛病,公園裏不乏其人。

立身中正,本意即身體的自然正直。也有人怕立身不正,就上身一點也不敢動,結果是手、腳在練拳,身上沒有練拳,造成身體板滯,形同殭屍,毫無鬆柔之意。這就很明顯地違背“一動無有不動”和“以腰為軸”等要求。

前者是不及,後者是太過,都是病。有病宜早醫,日子久了,積習難改,所以説“學拳容易改拳難”。含胸拔背

這一條規則,最易為人所誤解,如只從字面上理解,很易前凹叫後凸,形成駝背。這明顯地與立身中正相矛盾。須知含胸是屬於化勁的動作,不是始終不變的姿勢。拔背的拔,是向上拔的意思。所以雅軒老師是將這含胸拔背,稱為頂頭拔背,將拔背與頂頭聯繫起來,這就避免了要“練成駝背”的誤解。

坐腕 查太極拳拳譜,找不到坐腕的根據。有的人總喜歡將其他的功夫、勁道,硬塞進太極拳中來,還認為這是改良。坐腕即其一例。有些人很強調坐腕,甚至將手腕上翹,與下臂形成直角。由於這樣做的結果,下臂、手腕與手掌就完全僵硬,喪失了手上的靈敏感覺,推手時聽勁既不靈,也易被人借力。這與拳譜上要求的鬆柔、輕靈,很明顯地唱了對台戲!不知何所據而如此!

本來這與我們練楊式太極拳無關,但是俗話説,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流風所及,不少不明拳理,未得真傳的人們,也坐起腕來,如今可以説流毒全國,還超越國界傳到吃麪包的國度去了。這實在值得引起學入的注意。太極拳特別注重靈機的培養,而推手或競技的時候,又以手上的接觸聽勁為最重要。

所以雅軒老師教拳時,對手上的要求,只做到手掌、手指自然伸張。手腕微有上翹的意思即可,務須保持手腕的輕柔靈活。他説:“練太極拳最重視培養靈機,靈機喪失了,就找不回來的。”如此看來,千萬不可將其他拳種上的方法、勁道。

硬塞進太極拳中來。用意不用力練太極拳要求用意不用力,倘真不用力,哪裏還能練拳?這自然是一種誇張的説法,同時也是強調用意的重要,也就是用思想的重要。我同意徐致一在《吳式太極拳》一書中的解釋,他説用意不用力,應解釋為多用思想少用力。少用力就是輕。

關鍵就在這一個少字上,怎樣理解這個少字,簡直可以説,能不能正確理解並實踐這一個少字,是能否取得打開太極拳這一寶庫的鑰匙的關鍵。

用力少就是輕,因為輕是松的前因,是走向松必經的橋樑,不能輕也就不能松。因而對用最少的力的探求,就非常必要了。

以手為例,假設肩以下手的重量為4斤,那末,小於4斤的力,推不動手的重量,拳就無從練起,必大於4斤的力,才能使手運動。但大於4斤的力太多,如10斤、20斤,100斤等等,而需要的則只是大於4斤的最小的力。推動身體、推動腳的力量,道理也是一樣。

因此,我們學習太極拳,就必須耐心細緻地去探求,用這最小的力量來練拳,這就是拳譜一開頭就要求的“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的“輕”字。

既然一開頭就要求輕靈,可見輕靈的重要。“輕”是力度,“靈”指觸覺。不輕就很難靈,輕與松都是培養靈的手段。我們想知道水壺裏的水是不是熱了,就輕輕地伸出手指頭去探(這就是太極拳的聽勁),從來不見有人鼓足了力氣,硬着手指去探水的冷熱的。這個例子就説明了輕與靈的關係。太極拳推手的聽勁,全在身手的靈敏,所以練拳必須輕,以培養靈覺。

至於用意,由於學拳者的程度不同,用意的內容,也就因人而異。前面談到的三步功夫,也即用意的重點。但細説起來,用意就包括了太極拳的全部內容,不是幾句話可以説得清楚的,但總的説來,太極拳的用意,“在身內,不在身外”。

不能想到一手一式的用法,倘想到用法,就反而違反了太極拳聽勁的原則,容易犯主觀的錯誤;同時還可能將太極拳變為外家拳,將暗勁變為明勁。練習拳架,練的是基本功,培養的是鬆柔、寧靜、靈敏、完整、沉勁、氣魄,等等。有了紮實的基本功,競技時自會勝人一籌,不是在練拳架時想到這一拳是在打人,功夫就會如何高明瞭的。

如果自己的基本功不足,聽勁不靈,沉勁不大,這一拳就可能毫無用處,或竟反而失利;即使幸而打着,也不痛不癢,無濟於事的。須知人的思想,外多必然內少。如想到身外的用法,則肯定不利於身內功力的增長。有的拳師很強調“練時無人如有人,用時有人如無人”,用之於外家拳,這可能是對的,倘用於太極拳,則是內外不分,犯了方向上的錯誤。究其原因也可能是性格上大而化之,人云亦云,沒有深思熟慮的緣故吧! 手要松,腳尤其要松

如果學者真能實踐前述少用力的原則,手上要松,並不很難,不過時間早遲而已。遺憾的是,很多人手在練拳,腳並沒有練拳,甚至練了幾十年,腳上還是虛實不分,毫無靈活的跡象,硬如木樁一般。腳上的鬆柔,與會不會開襠沉氣,關係極大。倘練拳架時,步子大一些,做到以沉勁為主,每式有起有沉,則兩腳自會達到相當的鬆柔。

有人主張練習站樁以增長腿力,也有人反對,説來都各有各的理由。我以為站樁也和拳法—樣,有用力與不用力之別。用力就鼓了勁,是外家拳的樁,樁成則穩,動步則浮,這種樁練太極拳就不相宜;不用力的樁,如三圓式等練氣功的樁步,則明顯的與太極拳追求松、靜的原理並無矛盾,而且還直接或間接地對太極拳功夫有所促進。

這與用太極拳架的單式站立,以檢查全身各部是否如法,道理完全相同。關鍵不在站樁的形式,而是看我們在思想上如何想法了。一趟太極拳,都是在兩腳彎曲而又靈活有彈性的情況下練完的。可以説,一趟拳都是在練樁步,不過不是立地生根的樁步,而是靈活的樁步。總之,兩腳要練成像彈力極強的兩個彈簧,而且還要進退隨意,靈活多變,才是對的。

分清虛實 太極分陰陽,陰陽在太極拳中的體現,就是分虛實。太極是圓象,它如環無端,周流不斷。這就是練太極拳必須以腰為軸、走弧線和處處都要分清虛實的理論根據。雖説“一處有一處虛實”,但初學者更應注意到“處處總此一虛實”,注意腳下要分清虛實。不論進步、退步,都必須做到虛腳漸虛,實腳漸實。由虛到實或由實到虛,都不可驟變、頓變、突變,必須將重心的漸變,又慢又勻地交替得越細緻、越清楚越好。即此虛一分,彼實一分,不斷流變,這才是分清虛實了。不是一腳虛、一腳實就叫分清虛實了。不遇明師,或粗心的學者,都不易做到恰到好處的。 此外,如練提手上式時,右腳為虛腳。練白鶴亮翅、高探馬時,左腳為虛腳。此時之虛腳,雅軒老師要求做到雞蛋壓不破,螞蟻也壓不死,方才合格。這就比一般練拳者嚴格、細緻得多了。舉一反三,到處都是非常精細的。這也是太極拳的動作,乍看起來平凡容易,其實相當難學的原因之一。

以沉勁為主,不可着意前推 我們身上有很多關節,這本是為了便於活動才天賦的。常人都能正確地運用它們,但只有武術家才將它們的潛能發揮得淋漓盡致、盡善盡美。拳種之多,成百上千,實質上也不過是練習這些關節的不同的運動方法而已。 關節以靈活為貴,越是靈活,對我們的作用越大。 奇怪的是,對手上的關節可以充分的“自由”活動,唯恐它們不夠靈活,想盡一切辦法去訓練,增加它們的靈活性;而對腳上的關節,卻人為地加以限制,唯恐它們能“自由”活動!

在太極拳著作中,很多人都主張一趟拳架,只能在一個高度下練完,不可忽高忽低。這就使得腳上六個大關節,只能在極不自然的狀態下運動,以致於不可能充分發揮它們的功能。

這樣練法,容易增長腿腳的硬力,但一定練不出自然的彈性來。發勁時只會後腳向前蹬,是做作出來的,因而動作速度不夠快,效果很難令人滿意。但是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練的,而且還以某些著作,作為這樣練的理論根據。真是習以為常,不以為病。説穿了,這就正是很多人練了很多年還不會發勁或者發勁的效果很不好的原因。

主張在一個高度下練拳的人,大約是認為:只有如此,重心才不至上浮,有利於氣沉丹田,根基穩定;或者還認為,這是學功夫的人,在得到功夫以前,應該先吃的苦,是培養耐力,等等。須知氣沉丹田,是自然的,不是死死壓住;而根基的穩定,是靈活的穩定,是全身鬆了,重心自然下沉的穩定,不是死死壓住的穩定,如果以壓求沉、求穩,就只能使下肢喪失彈性。

這樣的思想方法未免主觀,認識理解也失之膚淺。關節以靈活為用。腳上之所以要生幾個關節,正是為了要給我們帶來靈活方便,不知是多少萬年進化的成果,是我們人類得天獨厚,值得驕傲的地方。哪有故意限制它們的靈活性,只准壓死作橫向運動而不準上下有彈性活動的道理?無奈很多人都不愛動腦筋,習慣於人云亦云,還認為這是“祖傳秘方”。如果真是祖傳,也應認識到祖先和我們一樣,也有犯錯誤的時候,重要的倒是我們現在應該給後輩儘量少留下一些錯誤的“祖傳秘方”。

拳譜是大家公認的練拳的準繩.是前輩名家經驗的總結。我們學不好拳,原因之一,就是沒有在實踐中貫徹拳譜上的理論,或者誤解了某些理論。

至於一趟拳要在一個高度下練完,不可忽高忽低,這一條規則,拳譜上找不到根據。如果真是重要,早寫進拳譜去了。既然拳譜上沒有,就不知是哪一位主觀先生將哪一家的拳法,硬塞進太極拳中來了。這一條“規則”很富有迷人的特性,因為表面上看來,它貌似“嚴格”,道理也很“充分”,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偏愛,才成了不成文的“拳法”。

太極拳是“圓象”,是立體的。從任何—方,都可以走弧形,運轉自由的。如果只在—個高度下練拳,不可忽高忽低,則必然把腰胯的運動軌跡,限制在平面內。這豈不是自己畫地為牢麼?這樣就既違背了太極拳的圓象,有悖於拳理,也違背了太極拳以自然為法的原則。 拳譜上説,“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如果只在一個高度下練拳,連上下伸縮的餘地都沒有,彈性喪失殆盡,還怎麼可能輕靈呢?太極拳以虛無(空無所有)、變化無窮為最高的境界,豈可自己限制自己的行動自由?何況還有人觀察到,只在一個高度下練拳的,有不少人都導致了膝關節有不同程度的損傷!這就是違反了自然鬆柔的惡果!

人,應該靈活;拳,更應該靈活。但都只有靠關節靈活才能實現,哪有關節不靈活而拳還能靈活的呢! 

獨怪現在有的拳師,還將這一條拳譜上並無依據的“拳法”,當成看家本領,甚至做出不肯輕易傳人的樣子,弄得神秘而且玄乎哉。其實也不過説明他沒有認真讀拳譜,學拳不動腦筋,只會人云亦云罷了。

按雅軒老師傳楊式太極拳,練拳架有上起下沉。初練時,起沉的弧度還很大,功夫深了,可以小一些。總之,一趟拳都在不斷上起與下沉中練完,每一式,前半上起(吸氣),後半下沉(呼氣)。而且身體的下沉,是由內氣下沉丹田而引使它自然下沉的。在下沉時開襠(也稱圓襠),勁沉腳底,腳與地面接觸緊密,即勁與地相通。這樣練出來的功夫,輕鬆自然,發勁時,腿、腳的彈性很強,既快且猛,乾淨利落,威力比前者大得多,對方也更不易招架,有“發勁人不知”之妙,被擊者有驚恐萬狀、如墜懸崖之感。

前者的後腳向前蹬,是橫力,是做作出來的,遠離了自然之道。後者的下沉發勁,是直力產生的彈力,或稱反坐力,只要思想上一動念,即可在下沉中完成了發勁的動作,快極了,也自然極了。太極拳以自然為法,這才是太極拳發勁的真諦。 再以摟膝拗步為例,大多數人都是後腳向前蹬形成弓箭步的。因為按我們的常識和主觀想法,都會認為,只有後腳向前蹬,才會形成弓箭步。這是橫力。但是,太極拳不是常識,要丟掉“習慣勢力”,學會在自然下沉中開襠形成弓箭步,下沉是直力了。只有這樣,才可能將兩腳練出彈力來。 先前有人告訴我,弓步的形成,是向前蹬中有沉勁,有時又説是沉勁中有蹬勁,為了弄清楚其中的究竟,我問了好幾次:究竟是以蹬為主呢?或是以沉為主?他一時説以蹬為主,蹬中有沉;一時又説以沉為主,沉中有蹬,前後矛盾,等於不説。我才知道,他和我一樣不明白。 這才寫信去問雅軒老師,他來信説:“你問的什麼蹬中沉、沉中蹬,弄不清楚,乾脆到成都來吧。” 我到了他家裏,一邊比劃摟膝拗步,一邊發問:“究竟弓箭步的形成,是以沉勁為主或是以向前蹬為主”?他慈祥地笑着説:“原來這個你還沒有懂呀?難怪你不長功夫呢!”他一手按住我的腹部,一手按住身後腰部,做了一個個下沉中帶轉動的動作,“這不就形成弓箭步了嗎!”然後他又反覆地做了兩次示範動作給我看,這才終於弄明白了。 從學拳至今,已過去了13年,原來這13年,只練了兩隻手,腰胯和腳上的太極拳,還沒有開始呢! 最後他肯定地説:“練拳當以沉勁為主,不可着意前推。”他否定了向前蹬形成弓箭步的練法。 這一生中,向師友請教的問題,可以説多如牛毛,可唯獨對於這一問,我最為滿意,因為問出了一條“新的拳法”來。這正是不少人長期以來自以為是,其實似是而非而又執迷不悟的地方。這給我們一個啓示,應該認真思考太極拳的運行規律。至今還在憑常識和主觀練拳的人,該轉向了。 雅軒老師只説“練拳當以沉勁為主,不可着意前推”。為提高太極拳質量,作出了新的貢獻,這既是他的創見,也是他的改革,比那些成天在縮短套路上用心的人,在認識上相去已不可以道里計了。 我為老師簡樸的語言作注,為他宣揚真理,也是為遭到禁錮已久的腳上的關節,呼籲解放,還它們自由! 太極拳的呼吸關於太極拳的呼吸問題,由於各人理解不同,看法很不一致。特別是有的人,把動作配合呼吸,説得過分神秘,故弄玄虛。

有的人受了這種影響,總以為如果練拳不配合呼吸,好像就不能起健身的作用。這種觀點,很有點近似“左毒”,流傳極廣。特別是有些因病而來學拳的人,求效的心切,更是一天到晚都在打聽動作配合呼吸的“妙法”。如果你的回答和他的想法不一樣,不是説你“見外”,定會説你保守。

殊不知,練拳不配合呼吸,並不等於沒有呼吸。太極拳動作緩慢,呼吸自然會深長,所以有人稱之為“天然氣功”。關鍵是拳架要合格,拳理要合法。拳架練得有基礎了,呼吸自然會去配合上。個別動作配合不上的,可以適當多作一次呼吸加以調節即可。這本來是極自然的事情,是一點也不玄虛,不神秘的。

事實上,初學完全可以不管呼吸。這樣一心一意去學好拳架,進步更快些,也更為有益。

在各家著作中,我以為周稔豐著《太極拳健身實踐》一書,其中談呼吸的一章,持之有據,言之成理,可供學者參考。扼要摘錄如下: “加強呼吸動作,如果不是因為對氧的相應的需要而引起的話,只能對身體起到有害的作用,至低限度也會使呼吸肌迅速產生疲勞。呼吸過淺也是有害的,因為它不能使肺部血液中的氧和二氧化碳充分交換。

因此,有些人在太極拳運動中,主張自然呼吸是頗有道理的,但這種自然呼吸,與平常不運動時的自然呼吸不同,與一般劇烈運動時的呼吸更不一樣,其妙處則在於全身極輕鬆和緩、協調自然,動作活潑而嚴肅,在安詳中兼帶全神貫注。在這種動中有靜、精神極其鎮定的狀態下,勻緩動作則呼吸自然地變得深長。這與睡眠時呼吸變得自然深長是有些類似的。

太極拳中這種自然深呼吸,適合於初學太極拳的人,和以醫病、健身為目的的人採用。事實上,經過長期鍛鍊後,這種自然深呼吸,是在肢體運動的影響下,胸、膈都參與的完全呼吸。

有不少的人,主張練太極拳時採取所謂腹式逆呼吸法,即緩緩深吸氣時,臍下小腹逐漸內收;緩緩呼氣,則小腹逐漸外突。一些練太極拳的人和太極拳著作中,錯誤地形容這種逆呼吸為'吸氣時小腹內收,膈肌上升。而在呼氣時,則膈肌下降’。

這樣的提法,反而增加了胸式呼吸的成份。為了對這種所謂腹式逆呼吸,作進一步探討,作者同陝西省人民醫院放射科有關醫師在X光透視中,進行了觀察,在呼吸的時候,無論是正常的順式呼吸,或所謂的腹式逆呼吸,吸氣時膈肌都是下降的,呼氣時膈肌都是上升的。

除非是有膈疝或腹壓過高、膈肌麻痹等患者有相反的現象,正常人是少有的。因而,我們認為那些形容逆呼吸為'吸氣時小腹內收、膈肌上升,而在呼氣時,膈肌下降’的提法,是不符合解剖生理的。僅僅是一種錯誤的感覺而已。

我們在X光透視下,觀察到:腹式逆呼吸在極力深呼吸的情況下,較順式深呼吸的膈肌運動,反而減少半釐米。為了進一步探討,作者用肺活量測量兩種不同深呼吸,在20名的觀察中,發現僅有一例腹式逆呼吸較順式深呼吸稍大外,其餘多減少約100—150毫升。根據膈肌下降一釐米,能使胸腔容積增加250—300毫升計算,在X光透視下,逆式深呼吸法膈肌活動度,較順式深呼吸法減少半釐米,肺活量應減少100~150毫升,是基本吻合的。即使在X光透視下,肺活量測量的深呼吸與練拳時的深呼吸,不完全一樣,但這種現象提示了我們,對逆呼吸法到底有什麼好的健身效果,值得進一步研究。 這種逆呼吸法,適宜於有逆呼吸習慣的人採用,有些以發展技擊為主的人,也喜歡採用。此外,對胃下垂患者,採取此種呼吸或自然呼吸較好。

動作與呼吸的配合,不能過於機械,因為太極拳不是呼吸體操。它是武術運動套路,全套的編排結構、姿勢銜接、前後連貫、攻防意識等,並不是完全從配合呼吸出發而編制的。這樣就不可能和呼吸處處合拍。因而對於意識、動作、呼吸三者必須密切配合的提法,我們認為不夠妥當。這樣的提法,對太極拳的普及,十分不利。意識、動作和呼吸要不要結合?我們認為有些式子是能夠自然結合的,就結合。

這樣動作影響呼吸而使之更完善,呼吸又能促使動作的輕靈沉實變換,也有利於意識引導動作和呼吸三者的協調鼓盪作用。但是,不能自然配合的動作,不要勉強配合,要以不破壞自然為原則。如此,則呼吸既是自然的,又是積極的。如果練一套拳,能夠使動作與呼吸結合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就很好,也可以收到較好的作用。如果一定要使意識、動作、呼吸三者機械的結合,只能使自然深呼吸,受到不自然的干涉,或是使拳勢動作支離破碎。對於初學拳的人,只能要求精神集中、專心記憶動作,可不必注意呼吸。

動作記住以後,就要求邊想邊作,把注意力用在各個動作和細節上去。不僅要照顧到全身各部動作的虛實變化,而且要把意念和動作結合起來。有的人姿勢還不夠熟練,就強行使動作與呼吸配合,這樣會顧此失彼,徒勞無益,反而增加精神緊張。姿勢和呼吸都不容易練好。因為任何緊張現象,都會妨礙和破壞呼吸的自然深長。

我們認為太極拳的動作與呼吸的配合,基本規律是,在變換姿勢時吸氣,掌或拳向前擊出時呼氣,起吸落呼。人在空氣中呼吸與在水中呼吸的道理是一樣,也可以使身體有變輕或沉重的感覺。吸氣時變輕,有助於動作輕靈,呼氣時變重,有助於沉着、穩重。

另外,呼氣時肌肉的力量較大,吸氣時肌肉的力量較小。瞭解到這些,就不難理解'能呼吸然後能靈活’、'呼則自然能沉得下’、'在呼氣時擊人不狠亦狠’等等,是很有道理的。”

在推手發勁、或打散手的教學中,雅軒老師還喜歡在發勁的同時,大喊“哼”、“嗨”等不同的聲音。因為雙方在對恃之時,都在專心致志於避實擊虛,戰鬥的氣氛,可能很緊張,戰場卻反而極寧靜。在進攻的同時,驟然大吼一聲,在精神上給對方以驚恐。中醫古籍上説,“驚則氣亂”、“恐傷腎”、“腎主作強”。氣既亂,則重心上浮,根力不固;腎氣既傷,力量必減。戰鬥時的穩定性和力量都同時削弱了。再加上發哼、嗨等聲時,有助於氣沉丹田,使發勁的反坐力更大,威力倍增。氣既亂於內,力復弱於外,又遭到強大威力的打擊,哪還有不敗的道理。

這就是呼吸在技擊上的應用。大吼一聲,不過是“耳聽為虛”,作用倒不可小看,還真有點心理、生理上的依據。這也是精神變物質的一例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318 字。

轉載請註明: 練拳當以沉勁為主,不可着意前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