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細心一點就能發現,在寶寶成長的某個階段,圓溜溜的大眼睛總會一直盯着媽媽看,而且時不時露出迷之微笑,似乎想要告訴媽媽什麼。
爸媽們知道,孩子們為何會如此嗎?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新手媽媽小劉最近就碰上了這種情況,她家孩子如今三個月大,小劉每天抱着哄娃的時候,都會看見小傢伙直勾勾地盯着自己。
婆婆解釋,這説明小孩”三月認母“,認出了你是媽媽,正在用這種辦法跟你親近呢?
實際上,這個説法並不一定準確,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雖然有一定的感光能力,但他們的視力依舊模糊,看着媽媽的臉也只是一團模糊的影子,並不能準確地識別出媽媽的面容。
那真實的情況究竟是怎樣的呢?
為什麼寶寶總是盯着媽媽看?專家解釋,其實這個舉動的出現,與孩子身上這兩處的發育有關:
一、視力的發育
説起孩子視力的發育,可能真的要從胎兒時期開始。
懷孕26周左右,尚在母腹中的胎兒就已經嘗試過睜眼度日,不過由於這時他們還是待在“小黑屋”(媽媽子宮)內,周圍都是黑漆漆的,所以後面孩子沒事就懶得再睜開。
不過如果拿手電筒(弱光)照射腹部,腹中的寶寶會給出回應,這從側面也反應出了孩子是具有感光能力的。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幾乎看不見什麼東西,只有光感,但只能看見一團模糊的影子;
到了2~3個月大時,他們的眼睛能跟着物體轉動,出現眨眼反射,而且視力也所有上漲,學會了調節眼睛的焦距,他們看東西的視野也更寬了一些。
所以如果你發現孩子這時候不停地盯着你看,其實是因為他們的視力正在快速的發育,以至於寶寶在努力睜大眼睛想要看清楚面前這個人的樣子。
再加上嬰幼兒時期,媽媽是寶寶接觸時間最久、相處時間最長的人,孩子對你們身上的味道異常熟悉,只要感覺到熟悉的味道一靠近,孩子就能感到滿滿的安全感,這也會導致他們一直盯着媽媽看,並且露出愉悦的表情。
2、大腦的發育
我們都知道,寶寶出生後的頭一年,正好是身體發育最快的階段,除了身高和體重都在快速飛漲以外,大腦也會快速發育。
研究發現,0~1歲,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期,比出生時增長了175%,其腦細胞快速裂變,而且還會建立樹突和軸突。
在這段時間內,你會發現寶寶能學會不少本領,例如抬頭、爬行、站立、抓握等,其中有一項就是“識別人的面部表情”。
英國《每日電訊報》曾報道,英國的大腦和認知發展研究中心與倫敦大學的學者們成立一個研究小組,專門研究4個月大的嬰兒觀察人面部表情變化的反應。
結果發現,寶寶其實能夠感覺到別人正在注視他,而且當他發現這個情況時,其大腦皮層能受到刺激,並且大腦相關區域會給出反應。
因此,專家認為一個4個月大的寶寶,已經能夠識別出人的面部表情,看出憤怒、微笑等信號,並且會用眼神來跟別人互動。
而前面也提到過,媽媽是照顧寶寶最多的人,她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受母性的天然驅使,往往會跟孩子互動,用聲音或者微笑的表情,來向寶寶傳達自己對他的愛意。
其實,孩子們雖然還不會説話,也能感知到母親正在注視自己,並且在跟自己互動,於是他也會一直盯着媽媽看,偶爾露出幸福的微笑,傳遞給媽媽“我現在很開心”的信息。
媽媽這樣“回應”,有助於孩子的發育針對寶寶這種喜歡盯着別人看,分辨、關注面孔的行為,研究學者們稱之為“面孔偏好”。
而研究發現,比起男士的臉,孩子會更容易對女性,特別是媽媽的臉出現“面孔偏好”行為,如果媽媽利用好這一特點,其實有助於孩子的發育。
例如,專家建議媽媽多給寶寶展現微笑,以及温柔的鼓勵,這能夠增強寶寶內心的安全感,而且母子之間也能建立起親密的“依戀關係”,讓孩子更好的發育。
另外,也可以讓媽媽多跟孩子接觸,多陪伴他們玩耍,輕柔地安撫着孩子,讓自己的面容多出現在他們的眼前,這同樣有助於提升彼此的親密度,增強親子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