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心理發育更重要,兒童心理健康的五個標準,孩子7歲之前要重視

由 太史憶秋 發佈於 健康

Hello,我是家庭教育指導師Matt,提倡體驗式家庭教育,倡導科學育兒、理性育兒。
今天和大家聊的話題是:應該重視孩子心理健康的三個階段
“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敗,實際上並不存在什麼失敗,只要不是一敗塗地,你一定會取得勝利的。”——亨?奧斯汀
孩子從出生到成長的過程中,作為父母不僅要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同樣也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果心理上出現問題,那對孩子所產生的危害比身體上更為嚴重。
大家還記得因為一篇作文被老師批評而選擇輕生的江蘇女孩嗎?還記得去年年底因為被母親指責而從立交橋上跳下上海初中男孩嗎?一樁樁悲劇都在告誡所有的父母,如果你不再去關心孩子的心理成長,那麼,或許有一天,你的孩子也會做出極端的行為,而那個時候就再也沒有後悔的機會了。
孩子心理健康,從出生的那一刻就開始關注、培養,父母要在不同的階段要給予不同的關愛,保證心理成長過程不出現問題。
兒童心理健康五條標準
什麼才算是心理健康?《中國家庭報》根據兒童心理活動總結出五條標準。
第一條,智力與年齡相符。
能夠按照要求去觀察身邊的人和物,同時還能夠對所看到的人或物進行概況和描述。
觀察力、想象力、思考力與表達能力缺一不可,培養孩子對於周圍事物和發生的現象多思考、多觀察,並能提出各種問題,而且還能利用自身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或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
第二條,有穩定的情緒。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逐漸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也能夠正確的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
如果一個5歲的男孩還總是要在媽媽懷裏撒嬌;或者在買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時,就無理取鬧、滿地打滾,這隻能説明孩子還無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也不會用正確的方式表達。
第三條,正確認識自己。
不要以為孩子小就對自己不瞭解,其實兒童在成長過程裏,在自我意識逐漸成熟的過程中能夠清楚地認識自己。
不會輕易就提出過分的要求,能夠知道自己的有什麼樣的優點,也能夠明確自己的錯點,更重要的是,對於缺點可以努力改正。
第四條,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講禮貌、尊重他、有同理心,能夠友善地與他人相處,不會因為自己的任性與無理,而失去身邊的人。
在外面,很願意交朋友,也願意分享,能夠懂理小朋友的想法並願意付出。
第五條,適應新的環境。
在新的環境裏,與陌生人相處時,不會過於拘束與膽怯,遇到困難時也不會輕易放棄。
以上這五條可以説是對於一個心理健康兒童的描述,或許有家長並不認同,但事實上,一個孩子在上小學之前就應該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否則當孩子面臨問題時將無法正確解決。
七歲之前的三個重要階段
孩子的心理也像身體一樣有一個形成的過程,而這個過程的重點在於,在兒童七歲之前有三個階段,家長應該格外重視,這三個階段是幫助孩子形成健康心理重要階段。
第一階段:0歲-1歲,無條件接受孩子的一切行為表現。
剛出生的寶寶最需要的就是來自父母的愛,不要因為孩子哭而不理他(她),多抱、多撫摸、多陪伴,讓孩子一直被父愛和母愛圍繞着。
第二階段:2歲-4歲,尊重孩子自我意識的成長。
或許他像的行為你讓感到煩躁、無奈、氣憤、莫名其妙,但一定要明白這是孩子自我意識成長的過程,接納與尊重,讓孩子心中不要失去安全感。
第三階段:5歲-7歲,認可並教會孩子什麼是教養。
認可、鼓勵、讚賞你的孩子,自信與上進需要從這個階段開始建立,同時,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行為舉止,做一個有教養的人。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心理健康還是沒有重視起來,總是認為孩子小不存在問題,但家長要明白的是,心理問題是逐漸積累起來的,一旦從小沒能打下好的基礎,問題可能就會在小學或者初中階段表現出來,而有些有心理問題甚至可以在大學階段爆發,所以,家長應該引起重視。
同時,健康的心理也是通過成功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任何一個成功的人都要有一個堅強的心,更要有一個健康的心。
關注身體健康,更要重視心理健康,為了孩子的未來,家長從現在開始重視起來。
我是Matt老師,感謝大家關注,歡迎留言評論。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