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緩慢輕柔的太極拳,其實是國術中最難練的拳!
單從動作來説,快動作容易做到,而慢打起來、做到運勁如抽絲,那需要很好的腿力,才能讓身體保持重心不忽高忽低,勁力不斷。一套拳可以打五分鐘也可以打一個小時。這樣的體力要求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所以要想練出太極拳的真功夫,就要下苦功夫。
但由清淨鬆緩入手,以柔韌沉着安舒為宗旨,架子走上盤,走得高一點讓自己能承受。身心也安靜下來,忘掉煩惱,用平和細緩的呼吸引導自己進入忘我的境地,這樣就能達到心曠神怡的目的,如此練習太極拳確對任何人都是有益的。
動作緩慢即能輕揉全身關節,要領儘量做到家,身體也自然會慢慢地熱起來,讓每個毛孔都打開,毛孔自己在呼吸,出汗而不氣喘吁吁,這又是太極拳吸引人的另一個地方。頭頂項領沉肩墜肘,以脊椎為軸做運動,自然能調理頸椎和腰椎的毛病。這對於亞健康的現代人是再好不過的運動了。
如果想練出太極的真功夫,那就要真正的拜師學藝了。三個響頭磕在地上,是對武藝的膜拜,是對授業恩師的尊重,更是對自己的嚴格要求。這樣就成了入門弟子,才有機會得到老師的口傳身授。“秘笈”永遠不會寫在紙上給你看,因為國術是人傳的玩意。
不拜師,自然老師就沒有義務把他的功夫和武藝傳給你,更不會花費大把的時間和精力給你説拳,給你喂手,給你當散打實戰的把子。習者多如牛毛,成者鳳毛麟角。有個人能不能吃苦堅持的原因,更多的是沒有真正走進師門。記得一次師父給我説手,我領會的不好,師父就在我身上做示範,後來乾脆給我當靶子,一個手法折騰了兩個小時才領會了手眼身法步法以及勁力的協調配合,那時我真正明白了師父教徒的辛苦。試想,一個老師十幾個,幾十個學生,他哪來的時間和體力給那麼多人喂手和示範呢?不入師門,老師怎麼可能會下大心血培養你呢?
吝嗇的師父才是真正的好老師,他會每天或者一個月才教你一手,這時需要你要忍受枯燥的簡單重複,還要剋制你想多學的衝動。吝嗇是相對的,動作教的少,但是要領可能會慢慢的多起來,同是一個動作,從着熟到懂勁再到神明的階段,要領自然是不一樣的,慢慢的加要領加要求,直到你能把多有的要領在一個動作內都做的很好,你自然就有了功夫,國術的練習簡單的説是在練習要領的,但是現在的人有幾個能明白?能堅持?
通過盤架子、推手、抖杆子、打吊袋、散手的訓練,達到很好的自我重心保持,讓全身形成一個整體,一個渾圓。在與對手的對抗中,細細聽出對手勁力的方向和節奏,捕捉到他的瞬間失誤,得機得勢加以“點撥”,就能達到讓對手自己把自己打出去的效果。這是“以靜制動”“牽動四兩撥千斤”的好拳。
太極拳的搏擊方法獨一無二。而對於為人的意義,那就是自己不敗比擊敗對手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