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鄰居家的孩子上六年級,正值小升初的關鍵時間,所以很長一段時間鄰居都因為孩子的學習而着急上火。
家長着急,老師着急,所以為了更好地瞭解孩子的情況,老師和家長們就建立了一個聊天羣,為孩子的問題商量,最近恰逢孩子的期中考試,聊天羣裏討論得更加頻繁了。
聊天過程中,不止鄰居為孩子感到着急,埋怨孩子不聽話班級羣裏的其他家長也表示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而且一點都不講道理。很多家長在聊天過程中都表示每次和孩子聊天告訴他們一些讀書的道理,孩子就會生氣,讓他們覺得現在的孩子一點都比不得之前的孩子聽話了。
關於孩子聽不聽家長講道理這方面的問題,育兒專家李玫瑾表示“低層次父母”才會不厭其煩地想要和孩子講道理,用逼迫的方式讓孩子做一些事情,“高層次父母”早已採用不同的方法與孩子建立溝通,並且會更受到孩子的歡迎。
李玫瑾教授在觀察一系列家長與孩子的相處模式之後發現,家長越是和孩子講道理,越容易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導致孩子越發不想要和家長進行溝通,而聰明的家長往往會通過其他方式與孩子建立良性的溝通,從而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一般情況下,“高層次”的家長會通過以下方式與孩子建立溝通,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1、與孩子建立共情,與孩子建立良性溝通
現在很多心理學家和育兒專家都建議家長與孩子建立共情,但是真正能和孩子做到建立共情的家長卻少之又少。
有些家長對共情的理解也僅停留在對孩子進行説教和講道理希望孩子能夠懂的層面上,殊不知,家長越是想要利用大道理對孩子進行説教,越會將孩子越推越遠。
真正的共情其實並非是那些陳冗的道理,而是讓孩子感受到來自家長對他的關心和愛,才是真正實現了共情。
當家長做到與孩子之間的共情之後,才能更好地與孩子進行溝通,孩子也能夠更好地瞭解到家長的良苦用心了。
2、與孩子保留一定的界限
很多孩子會厭煩與家長溝通,絕大多數的原因就在於孩子認為家長侵犯了他們的界限,讓孩子感覺到家長不尊重他們的隱私,所以才會對孩子產生抗拒心理。
偉大的哲學家紀伯倫曾經在關於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中表示:孩子會藉助父母來到這個世界,卻不是因為父母而存在。所以家長一定要清楚家長和孩子之間是存在一定的界限的,而並非是一個共體。
關於孩子與家長之間的界限,就是家長應當允許孩子擁有屬於自己的思想的天地,同時允許孩子有自己的能力限制等等。
當家長真正地給予孩子一定的空間時,孩子自然而然地就想要主動的親近家長了。
一定程度上,家長想要和孩子建立更好的溝通,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式。
1、溝通時,家長與孩子是否處於平等身份很重要
很多家長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總是以“施教者”或者”掌控者“的身份進行溝通,這其實會讓孩子感覺到極其的不自然,讓孩子越發想要逃離父母的掌控。
想要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家長需要注意在溝通的過程中家長是否已經將孩子看作一個獨立的個體而非家長的附屬品,是否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進行的,只有滿足尊重孩子,與孩子站在同一地位上,才能更好地促使孩子對父母敞開心扉,願意與父母進行溝通。
2、注意與孩子溝通的內容
家長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當中,很容易抓不住重點,導致整體的聊天內容繁雜,也讓孩子抓不住重點而覺得家長嘮叨,從而不願意和家長溝通。
所以家長在和孩子溝通時,應當儘可能地抓住聊天的重點,用簡單的方式表述內容,從而提升親子之間的溝通效率。
生活當中,家長們常常會因為與孩子不能建立良好的溝通而覺得孩子任性、不聽話、不講道理,從而與孩子之間產生一系列的摩擦。
有些聰明的家長會給孩子聽傳統國學故事,讓他們在中華文化的歷史發展中,理解“孝順”的真諦,這樣的基礎有了以後,家長跟孩子溝通起來也會輕鬆一些。
但是一定程度上,當家長轉換與孩子溝通的方式時,將“低層次”的溝通方式嘗試轉換成為“高層次”的溝通方式時,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矛盾和摩擦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