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11歲男孩的清晨,讓不少中國家長沉思:別做“有毒”的父母

有一個11歲日本男孩在網上引起了很多人關注。

因為他的媽媽是中國人,所以會熟練使用中國的社交平台,於是在某平台上發佈了一個視頻,

點進去看完才發現,確實讓人驚歎和佩服。

日本11歲男孩的清晨,讓不少中國家長沉思:別做“有毒”的父母


視頻是男孩在鬧鈴聲音中醒過來,洗漱好之後,回到房間

然後走到了廚房,他開始

日本11歲男孩的清晨,讓不少中國家長沉思:別做“有毒”的父母


在吃完之後,

日本11歲男孩的清晨,讓不少中國家長沉思:別做“有毒”的父母


看着好像都是小事情,但是

先説起牀這件事情,有幾次是孩子自己主動起來了,又有多少次是我們把他們從被窩裏面揪出來的。

吃完之後,抬抬屁股就走了。

有網友看完這個視頻忍不住吐槽説:

看似都不過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

在這個時代大背景下,對於孩子的學歷,知識的廣泛度、深度要求越來越多了,本身家長就有足夠多的壓力。

擔心自己給孩子提供的不夠多,擔心因為自己耽誤了孩子。

家長已經足夠焦慮了,

所以家長看孩子也很多時候也真的是

但是其實究其根本,孩子對學習的態度不端正,就是家長沒能幫助孩子養成一個好的 行為習慣。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有一句名言,

尤其是當孩子有自律好習慣的時候,孩子完成什麼事情的時候,不再靠別人的催促、嘮叨,而是“我想這麼做”。

能夠自覺地

而人類天生就有惰性,

並且

一個就連出門都磨磨蹭蹭的孩子,又怎麼能在寫作業的時候就突然就高效快速了呢?

那麼家長具體應該如何做呢?

就是同樣是看2集動畫片,孩子以前是到家就看。看完之後還意猶未盡,想要接着看。

寫作業的時間就被延後了,孩子也困,心情也煩躁,作業就會完成的慢,質量也差。

所以家長就可以給孩子制定規則,寫完作業,檢查合格之後,就可以看。

那麼不遵守這個規則,就不允許他看,並且説到做到。

讓孩子延遲滿足,這樣就可以讓孩子的自控力得到培養,為孩子的自律習慣培養奠定基礎。

2、

所以家長要給孩子機會,讓孩子學會規劃自己的生活。

比如寒假期間,孩子是一定要彈琴一個小時的,那麼就

這個過程就可以

而且因為是

培養孩子的好的行為習慣,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

輔助家長去培養孩子養成好的行為習慣,全書12冊都是在從各個方面培養孩子的好品質。

比如

繪本配色也採用了

另外推薦一套給家長看的書籍——《怎樣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作者是深度參與了中國幼兒園教育改革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專家朱慕菊。

這套書共6冊,採用手繪圖畫的形式來告訴大人如何培養孩子的6大關鍵社會能力:自律能力、積極主動型、情緒能力、交往能力、親社會行為和自尊心。

書中不是密密麻麻的全是字,就像是孩子看的故事書一樣。

插畫也非常精彩,字圖結合,更容易看的進去。幫助家長全方位幫孩子樹立學習、生活好習慣好品格。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79 字。

轉載請註明: 日本11歲男孩的清晨,讓不少中國家長沉思:別做“有毒”的父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