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學習、參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劑,請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借鑑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針灸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看到這個題目,你可能會覺得奇怪,揉肚臍四周,就能排解水濕嗎?
我跟你講,這個經驗在業界是非常有名氣的。它最先的創制者,是中國中醫科學院的針灸名家田老先生。
這個經驗,在前些年被收錄在中國中醫科學院編撰的而一部著作裏頭。我有幸得到,感悟其中,覺得獲益匪淺。
這個揉肚臍四周,確切説,就是揉肚臍周圍的四個穴位。分別是肚臍兩側的肓俞、肚臍上頭的水分穴和肚臍下頭的陰交穴。
肓俞穴,屬於足少陰腎經。在肚臍中旁開0.5寸。肓俞穴有調理腸胃的功效。《針灸探微》裏頭認為,它可以“寬腸理氣,清熱利濕”。
水分穴,在肚臍中上一寸的位置,屬於任脈,它可以通調水道,利濕理氣。
陰交穴,在肚臍中下一寸的位置。它也屬於任脈,可以清熱利濕、温經通絡。
一寸怎麼找?你拇指寬度基本就是一寸。
這個四個穴位,你可以看到,都處於肚臍的周圍,而且都有一定的調腸胃、清濕熱的功效。所以,它們對於促進運化、排解水濕是有明確作用的。另外,就經絡屬性來看,水分穴、陰交穴所處的任脈,源於腎。至於説前面提到的肚臍兩側的穴位,更是腎經穴位。這四個穴位,都有調腎之能。腎,恰恰是排解水濕的重要臟器。
因此,我們好好地刺激臍周這四個穴位,就有很好的排濕效果。
在這方面,田老先生是有驗案的。曾經,他治療一個患者,雙下肢關節浮腫,走路吃力,肢體困重,腹脹。西醫無法確診。中醫辨證屬水濕停滯。田老先生就用上面這四個穴位,然後加上足三里、太溪等,很好地化解了病痛。
我個人覺得,生活中凡是為水濕之邪所困的人,都可以用這四個穴位。怎麼刺激呢?就是用拇指指尖來揉按,每天不拘時候。尤其是你躺在牀上的時候,更應該擠時間來刺激、揉按。每天每個穴位揉按至少200下,長期堅持,就有很好的效果了。
那麼,有一個問題,就是哪一類的水濕之症,適合這方法呢?我告訴你,具體表現,就是舌淡,苔白膩,舌淡胖有齒痕,脈沉或滑,同時腹脹、頭重如裹、肢體困重、略有浮腫、關節腫脹。這樣的人,經常刺激,是有好處的。
好了。關於這個經驗,我就説這麼多。歡迎關注“微門診”,文君然每天和你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