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國家衞健委發佈《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提出,到2022年,抑鬱症就診率將在現有基礎上提升50%。
《方案》還建議: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各類體檢中心在體檢項目中納入情緒狀態評估;將孕產期抑鬱症篩查納入常規孕檢和產後訪視流程中。
抑鬱症
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2019年發佈的數據顯示
全球抑鬱症患者總數超3.5億例
中國泛抑鬱人數超過9500萬人
每年約有20萬人因抑鬱症自殺
觸目驚心的數字
提醒着我們必須正視“抑鬱症”
抑鬱症是一種疾病
不是“不開心”、不是“想不開”、不是“鑽牛角尖”、更不是“矯情”……抑鬱症,是一種明確的疾病。
根據世衞組織的定義,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精神疾患,病症主要表現在情緒方面,同時也會出現一些軀體上的症狀。患者心情鬱悶,喪失興趣或享受感,產生負罪感,或自尊心不足,睡眠和食慾紊亂,身體疲倦,注意力不易集中。抑鬱症根據嚴重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抑鬱。
“易感人羣”覆蓋各個年齡段
數據顯示,我國抑鬱症患病率為4.2%。
在男女分佈上,女性患病率高於男性,尤其是孕產期抑鬱症的患病率在逐年攀升。
在年齡分佈上,55~74歲的老年人為抑鬱症的易感人羣。
你我身邊,每10個人就有1人飽受抑鬱症的折磨。
△來源:世界衞生組織
不要以為只有成年人才會得抑鬱症,青少年、兒童都有患病幾率。
在15~19歲的青少年人羣中:男性患病率約為3.1% ,女性患病率約為4.6%。
今年8月22日,四川瀘縣就發生了一起慘劇。一名15歲女生從25樓一躍而下,她的父親在樓下試圖營救女兒時被砸傷,兩人經搶救無效雙雙身亡。女孩的母親稱其患有抑鬱症,在事發前一度住院治療。
雖然由此看來,抑鬱症的“攻擊範圍”並不限於某個特定的年齡段,但它的發生卻與人們在當下的生存狀態有着密切的關係。
這些情況中的人羣 容易被抑鬱症“盯上”
高壓環境下的人羣
“壓力山大”的人患抑鬱症風險較高。壓力可以來自慢性應激狀態,如學習、工作、經濟壓力等,也可以來自急性應激,如親人意外離去、交通意外等。
△圖片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根據今年發佈的《2020職場人士心理健康研究報告》顯示:社會因素和家庭狀況等多維度因素都會對心理健康產生影響,調研中,超過四成以上職場人士有抑鬱情緒傾向。
三個特殊時期中的女性
因為女性更為敏感,共情能力極強。她們患抑鬱症的風險是男性的兩倍,尤其是在青春期、產後和更年期這三個比較特殊的階段更明顯。
矛盾中的青少年
近年來抑鬱症開始呈現低齡化趨勢,處於青少年時期的抑鬱症患者數量逐年上升,2017年的相關數據顯示,青少年的患病率已經達到了4%~8%。
△來源:《教育藍皮書: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8)》
《教育藍皮書: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8)》統計了一年裏公開報道的兒童青少年自殺案例392起,而青少年致鬱因素中有三類因素佔據了主導,分別是家庭矛盾、學業壓力和師生矛盾。
因而,《方案》提到的,建議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顯得適當其時。
孤獨狀態中老年人
老年人由於逐步衰老、與外界交流減少、缺少陪伴等,也是抑鬱的高發人羣。
近年來,老年人情緒問題的發生率逐年升高,尤其是抑鬱症在老人中已非罕見。抑鬱症已經成為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導致幸福感下降的主要疾病之一。
如今,雖然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心和了解抑鬱症。但仍有很大一部分人羣對它存在誤解甚至偏見,將抑鬱症視作“矯情”“脆弱”的表現。
玻璃心
矯情、太脆弱
笑得那麼開心,還能抑鬱?
承受能力太差
抑鬱症就是脆弱,不堪一擊?
誤解!
“沒有溺過水的人永遠不知道無法呼吸是怎樣的痛苦。”
抑鬱症不是矯情,不是無病呻吟,而是一種疾病,需要用醫學手段的干預治療。
旁人的不在意、不在乎,甚至是冷嘲熱諷、惡語相對,或許會對患者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性格開朗的人不會患抑鬱症?
誤解!
很多人以為平時性格開朗的人,肯定不會患上抑鬱症,而性格內向的人才易患抑鬱症。這是對抑鬱症最大的誤解。
待人友善、性格開朗只是人的個性特徵或習慣化的行為模式,與抑鬱症沒有本質聯繫。正因為他們愛笑、友善和開朗,內心的真實感受和需要更容易被忽略,不容易被發現,所以一旦他們主動求助,請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和關心。
抑鬱症就是焦慮症,嚴重的“精神病”?
誤解!
“抑鬱症”與“焦慮症”時常會被同時提及。但如果把焦慮症看得比抑鬱症輕,用焦慮擔心過多來解釋抑鬱症的原因,都是誤解。
有極少數病情嚴重的抑鬱症患者,因病情而導致言不達意、言語內容邏輯混亂,這種該情況下,千萬不要給他們貼上“精神病”的標籤。這種抑鬱情緒經過治療,幾乎都可以在幾周幾月之後完全恢復正常。
避開了這些誤區後,如何及時覺察症狀,從而儘早干預治療呢?
下面這些抑鬱症的表現,不僅自己可以感受到,周圍的人也能留心發現
關於抑鬱症的治療,當下主要以抗抑鬱藥物治療為主,輔以心理治療或是物理治療。
藥物治療
目前,抑鬱症的主要治療方式還是採取藥物治療。
根據數據來看,抗抑鬱藥物能夠有效改善抑鬱情緒,緩解軀體化症狀以及焦慮症狀,有效率在60%~80%。
心理治療
相較於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的優勢是可以彌補藥物治療的高複發率問題,其次心理治療更加人性化,容易被一部分不願意藥物治療的患者接受。
心理治療可以通過改變認知,從而改變情緒和行為。它是從更高層面,即中樞層面進行干預,來調節神經遞質等,從而作用於下游,實現療效。
物理治療
抑鬱障礙的治療主要依賴於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但大約20%的患者在長期追訪中顯示療效不佳。
這部分患者可能會採取物理治療來干預,當下常見的物理治療有MECT、TMS(經顱磁療法)等。
身邊人的傾聽與關愛
抑鬱症≠心情不好,它是一種疾病。不僅需要接受專業的治療,也需要家人多陪伴、多傾聽、多關愛。如果身邊有抑鬱症患者,我們應該這樣幫助他們:
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不要用過激的言語刺激、指責他們;提供一個安靜安全的環境,將可能發生危險的物品妥善保管;耐心傾聽他們的表達;發現周圍有人有抑鬱症的傾向時,及時觀察照顧,必要時帶他們就醫。
預防抑鬱症,還需自身從根本上進行心理調節。這些自我調節方式也許能有所幫助
睡眠法:充足的睡眠能緩解疲勞,降低壞情緒對身體帶來的影響。
運動法:運動是緩解壞情緒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能幫身體分泌快樂多巴胺。
飲食法:碳水化合物是一種能夠平復情緒的食物,它能夠促使大腦分泌一種神經遞質,幫助人冷靜並放鬆下來。
暗示法:研究發現,在經歷抑鬱情緒的人羣中,能夠主動發現積極面的人羣,能夠更快走出情緒。
顏色法:憤怒,遠離紅色;抑鬱,遠離黑色、深藍色;焦慮或緊張,選擇淡藍色。
音樂:聽10分鐘的音樂能夠讓壞情緒得到緩解。有時學習不熟悉的音樂,效果更佳。
呼吸法:當你處於壓力的時候,要放慢呼吸,同時儘量舌頭往後卷。能在數秒內緩解情緒。
光照法:讓自己身處光亮的環境中,能有效對抗壞情緒的影響。
和其他疾病一樣
抑鬱症不應被曲解和歧視
只有正視它瞭解它
才有可能戰勝它
監製丨陸毅
製片人丨鄭弘
策劃丨羅瀟
編輯丨楊曉晗
視覺丨李冬鳴
【來源:央視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