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到夏至這段時間,是一年中陽氣浮盛,陰氣內藏的階段。此時天氣多雨且悶熱不已,暑氣上升,拉着濕氣一起“為禍人間”。
晚上睡不着,早上睡不醒,上班容易犯困,精神不佳,全身無力,小毛病源源不斷;很多人無論怎樣控制飲食,依然瘦不下來,感覺喝水都會長肉,實在是悲哀。
其實這種種的背後,都是濕氣在搞鬼,正所謂濕氣不除,後患無窮。
中醫認為,風、寒、暑、濕、燥、火是自然界的六種氣候變化,稱之為“六氣”。
當人體的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六氣”乘虛而入,導致人體發生疾病,這種情況下的六氣便稱為“六淫邪氣”。其中,“濕”最為難纏,因為它從來不“孤軍奮戰”,總會和其他邪氣“狼狽為奸”,比如遇到寒邪的時候就會變成寒濕,遇到熱邪時變成濕熱,還有大家最熟悉的風濕,就是濕邪遇上風邪。這些疾病的特點就是特別“黏人”,一旦被纏上很難甩開,在我們身上“作惡多端”。
濕邪又分為內濕和外濕。外濕多因天氣潮濕、淋雨涉水所致,夏天濕氣很重,易因濕邪致病;內濕多因先天稟賦不足,嗜食肥甘厚膩,過食生冷,造成脾失健運,濕自內生,而濕氣的根源在脾,對於脾生濕,脾困濕的病症,一般健脾與利濕同治。
脾主運化,其性喜燥惡濕。因此,外感濕邪留滯體內時,常先困脾氣,使脾陽不振,運化失職,水濕停聚,出現倦怠乏力,不思飲食,腹瀉便溏等症狀。
如何判斷自己體內濕氣重不重呢?王晶主任中醫師教大家五個自我測試的方法。
1、看體型 中醫認為,胖人多痰濕。因此,體型偏胖、動作遲緩的人多有內濕。 2、看舌頭 體濕的人觀察舌頭時會發現,舌苔白膩或厚膩。看舌苔以清晨剛起牀時最為準確。 3、看大便 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圓柱體、很通暢的,便後用一兩張手紙就能擦乾淨。一旦發現大便稀薄、黏膩、不成形,就可能是有內濕。建議大便後觀察一下馬桶,是否有一些會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因便秘導致的大便不成形,也應該考慮是否有濕氣過大的原因。 4、看起牀狀態 有些人早上起牀後,會覺得很困、頭沉,像有什麼東西裹着,讓人打不起精神,而且痰多,説明體內濕氣較重。 五、看工作精神狀態 經常有胸悶的感覺,想長呼一口氣才舒服。感覺四肢或身體沉重甚至有渾身痠疼的感覺。身體特別疲乏,懶得活動,活動時關節發緊,好像不靈活,易睏倦,有時記憶力減退,説明體內濕氣較重。 1、忌“三滿” 1)汗滿:貪涼易傷陽,養陽按揉足三里 夏季,補中益氣比較適合按揉足三里穴。用拇指指面着力於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壓,按而揉之。其餘四指握拳或張開,起支撐作用。按揉時,會產生痠麻脹痛的感覺,持續數秒後,漸漸放鬆,如此反覆操作數次即可。 2)濕滿:雨多傷脾胃,飲食祛脾濕 南方此時節雨水和江河湖水常漲滿,濕邪更易侵襲人體,如常説的“春困夏乏”就是此時了,切記不要貪涼。 3脅脹滿:心煩意亂,閉目養神 如果感到頭昏腦脹、怒火中燒或者煩亂時,可找個安靜的地方坐下,閉上雙眼,同時用雙手食指指腹輕輕揉按眼瞼,使眼球感到脹、熱,可以讓氣息平穩、燥火降散。 閉目養神時要注意做到“放鬆、入靜、順其自然”,這樣才能使全身經絡疏通、氣血流暢。而晚上睡不着時,最好的選擇也是“閉目養神”,以靜其心,降低失眠煩躁感。 2、有“三宜” 1)苦菜端上桌 人體生理代謝旺盛,營養物質消耗會增多,應及時進補,且偏於清涼,切忌過於温熱,損耗陰津,過於寒涼的食物也不要攝入過多。給大家推薦吃苦菜。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一書中指出:“苦菜調十二經脈,安心益氣,輕身耐老,強力明目”。醃苦菜是夏日佐飯的美味佳餚,可以爽口開胃、消暑、清心除煩。 2)宜多喝水 “濕氣重”還指的是人體對體內的水分不能充分利用和吸收,從而使體內循環產生的髒水積存在體內形成了濕氣。結果濕氣越重就會導致脾胃臟腑的功能越差,對水分的利用也會越差。所以大家要多補充水分, 喝水時,你可以加入一些對“打敗”濕氣有益的小植物,味道會更好。 薏米:利小便、減輕腸胃負擔; 芡實:對脾胃很好,濕氣走遠遠; 【如果你覺得配比太麻煩,你可以點擊下方↓↓↓同款黃金比例茶包】 3)出汗也養生 夏天,很多人怕出汗,不愛鍛鍊。其實,適當地鍛鍊,有利體內汗液排出。不過,要選擇合適的運動,可在晨起或傍晚時分,到公園或樹蔭處散步、打拳、養生操、跳舞等,均為較好的鍛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