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中的“以髒補髒”,到底有沒有醫學依據?
吃啥補啥
民間常聽説:“胃痛啊,蒸豬肚子吃。”、“心臟病,吃豬心。”、“骨折了要燉筒子骨吃。”、“貧血了要多吃豬肝。”、“陽衞了要吃狗鞭。”等等,這些都是根據中醫“以髒補髒”理論提出的治病方法。
所謂“以髒補髒”就是以動物的臟器補人體臟器的不足,這種説法到底有沒有理論依據呢?有。中醫認為動物臟器屬“血肉有情之品”,有情,也就是所謂的親和力吧!
從生物學觀點看,獸類與人在長期演變、發展過程中,其臟腑組織結構、化學成分與生理功能等方面都有共同的特點,容易產生中醫所説的“同氣相求”的效果。
“以髒補髒”它不單是“補”,而是通過動物內臟所含的物質調控人體有關臟器的生理功能,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像啥補啥
用豬的胃內粘膜,可製造胃膜素與胃蛋白酶,胃膜素是抗胃酸的胃壁保護劑,用於治療潰瘍病和胃酸過多;胃蛋白酶助消化可治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
現代醫學從動物心臟中提取細胞色素、心激素、輔酶A等,已廣泛應用於臨牀治療心臟和其他疾病。
骨中含骨髓、骨細胞、鈣、蛋白多糖等物質,這些均可促進人的骨折的癒合。
肝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其中維生素A可治疸盲,所含“鐵”可治貧血,所含RNA可治肝炎、肝硬化。
中醫理論認為,腎與生殖、泌尿系統關係密切,用腎中提取的特異性細胞生物球治療慢性腎炎療效頗佳。
動物的膽汁及所含的膽酸鈉、去氫膽酸等均有明顯的利膽作用,可治膽囊炎、膽石症、膽囊切除後綜合徵等。動物腦中含豐富腦磷脂等,以豬、牛大腦和黨蔘、甘草配合製成“參腦散”,對制神經衰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腦外傷後遺症等病,效果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