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媽打你,你爸不管嗎?”孩子的回答,讓人心酸
放假了,小韓去了姥姥家,在這裏是他最放鬆的時候。晚上,娘倆躺在牀上聊天。姥姥説:“你這腿咋青了?”
“我媽打的唄!”“你媽打你,這麼狠,真是的,你爸不管啊!”姥姥心痛了。“哎啊,姥姥,我爸不行,決定我捱打的不是我爸,是分數”
“啥分數啊?”“還有啥分數,考試成績唄“你考多少?”“語文96.數學97”“這不是挺好嗎?”姥姥不理解了。
“好啥啊,姥姥,我們年組80%雙百,我這成績無論是在年紀還是年組都排倒數。”小韓給姥姥解釋着。“喲,現在的學生學習都這麼好啊!那你可的努力了,不過我看,成績也不能説明最終的問題,依我看,題你都會就行。”
“都會,就是我愛馬虎。姥姥,我媽要是能像你這麼想就好了。”或者,你不屑於這段小韓和姥姥的對話,但小韓的這番話卻是一個小學生的心聲,而姥姥的話也是她的肺腑之言。
一個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逐漸的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現代教育,偏偏忽略了“百年樹人”這樣的至理名言。自以為是的把學成成績和攀比當成一個“訓練”孩子“長大成人”的目標。這違背了一個孩子成長的自然規律。
其實,想要讓孩子順利的健康的長大,並不需要像現在的家長這麼的辛苦、這樣的累,只需要緊緊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就可以。
1、光線的敏感期
對於0-3歲的家長,一定要養成孩子早晚的認識,這就需要我們在此期間,幫助孩子漸漸的適應白天和晚上的光線差異。白天一定要拉開窗簾,讓孩子體驗充分的陽光照射,進入夜晚的睡眠時間,那就要關掉家裏所有的燈源,包括牀頭燈。讓孩子慢慢的適應自然光線的變化。
2.味覺敏感期
4-7個月的寶寶能夠慢慢的感覺到“甜”“鹹”“酸”三種味道。
3.口腔的敏感期
4-12個月的寶寶開始希望吃自己的手,甚至是腳,也包括其他的玩具和隨手能握在手裏的一切物體。這時的家長,不要對孩子加以制止,只需要清理好孩子入口的一切,並將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的物體擱置好就可以了。
4.手臂發育的敏感期
當孩子進入6-12月時,孩子開始喜歡掏東西、扔東西。這時候常常會受到監護人的管理和呵斥,其實,大可不必,這就是一個幫助孩子手眼協調的階段。完全可以放心讓孩子繼續下去。
5.大肌肉發育的敏感期:1-2歲;小肌肉發育的敏感期:1.5-3歲;對細微變化的敏感期:1.5-4歲;語言敏感期:1.5-2.5歲;規範的敏感期:2.5-4歲;空間的敏感期:3-4歲;邏輯敏感期:3-4歲;數字敏感期:4.5-7歲;認知敏感期:5-7歲;繪畫和音樂敏感期:4-7歲
根據這些時間,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就能更省力,更輕鬆,更容易達到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