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食在當季吃在當地
朝夕耕耘,勤勉勞作,在山野湖泊、田間地頭,智慧的華夏兒女發現了食物的魅力。“春天吃芽,夏天吃瓜,秋天吃果,冬天吃根”,不同的季節,大自然總是給予我們不同的食物。
食物的魅力,藏在時間與空間的深處;想從食物中獲取豐富的營養與能量,應當讀懂自然的奧秘。食在當地,吃在當季,是解鎖飲食養生的密鑰。
┉┉┉ 食 在 當 地 ┉┉┉
北方人高大強壯,南方人皮膚細膩,如此差異,與當地獨特的飲食習慣不無關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因為地理緯度、氣候、植被、棲息動物羣的不同,食物有地區差別。從飲食發展史來看,先有東、西、南、北、中之分,後又以秦嶺至淮河流域為界分南北,形成“南稻北粟”的主食特色。再從食物的味道上來説,因各個地區的氣候、習慣不同,又形成了“東辣、西酸、南甜、北鹹”的口味特點。我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中,這也造就了各民族多樣的飲食文化。例如,蒙古族的白食、紅食;藏族的推席、青稞酒、酥油茶、藏北三珍;白族的三道茶;傣族的竹筒飯、竹燒魚;維吾爾族的饢;壯族的黑米飯等。
古人云:“遠糧近菜”,説明生鮮食物適合就近生產,就近消費。時至今日,有些人卻把隨時隨地能吃到世界各地的食物看作是生活品質提高的一種象徵,頗具面子消費的意味,無形中還增加了食品安全的風險和長距離運輸帶來的環境污染。也許超市裏的食物看上去很光鮮,但是它們或許已在冷庫中儲存幾天甚至幾星期了,新鮮度和營養含量大打折扣。反觀本地菜市場的食物,從農田到餐桌通常不會超過24小時,且未經過任何防腐保鮮化學物的處理,這無以倫比的新鮮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更美味的食物,也是對健康的一筆投資。
┉┉┉ 吃 在 當 季 ┉┉┉
享用當季食物,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理解食物和季節之間的聯繫。小時候,春筍冒小尖,韭菜綠瑩瑩,我們就知道春天來了;西瓜大又甜,黃瓜嘎嘣脆,我們就知道夏天到了;金桂飄香,白菜水靈,秋冬接踵而至。一種食物過季,就會有另外一種果蔬出現。食物,是季節的情報員,讓我們與時間同步,感受大自然的點滴變化。
當季飲食,不是禁慾,而是享受。
不同的季節會生產不同的莊稼,不同時期的莊稼具有不同的營養。當季產的食物順應植物自身規律;順應天時,則自身發展平衡而健康。許多果蔬的營養價值會隨季節轉換髮生明顯變化。7月份的西紅柿,其維生素C含量是1月份的2倍,黃瓜在夏季的維生素含量,同樣也是冬季的2倍左右。
當季的食物更順應整個生態系統的規律。一年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大自然為我們提供食物,都是有用意的。比如華南夏日暑熱濕盛,祛濕解暑的冬瓜剛逢盛產;深秋時分,萬物收斂,燥氣擾人,除燥生津的白蘿蔔此時亦格外清甜。
當季盛產的食物更有生機,且農藥殘留較少。一種食物,無需過多施肥,噴灑農藥,就能夠在某個季節比較天然地盛產,説明它在這個季節的生命力很強,能量更充足。當季的食物價格較便宜。“物以稀為貴”,當季食物產量大,也不需長途運輸,價格比外來食物低,對錢包很友好。
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農作物可以在温室大棚、水培、立體種植等各種過去根本無法想象的條件下生產,使我們在冬天也能吃到夏天的食物。為了保證植物生長,反季節種植需要使用設施、設備,更多的化肥、農藥以及生長調節劑等來控制植物生長,不僅耗費大量資源,化肥、農藥等還會對土壤、水源、空氣造成污染,如土壤板結、水源富營養化、霧霾等。“毒西瓜”“甲醛白菜”等食品安全事件依舊曆歷在目,不禁讓人毛骨悚然,想想如果不加管束,任其發展,農藥、化肥將繼續氾濫,我們的安全又將如何保障?中國的癌症患者,不但數量急劇增長,而且越來越低齡化;不孕不育的人數還在攀升。
農殘的危害,在慢慢積累,愈演愈烈。
科技可以製造反季節食物,但是無法憑空創作出季節,所以我們才會如此想念時間釀造的美味。食物,是時空元素的集合,食在當地,吃在當季,與自然同頻共振,才能於一食一飲間,收穫能量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