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知道嗎?錯誤、敷衍的鼓勵和誇獎,會帶給孩子更多的自卑感
前天和小寶在小公園裏散步,偶遇到一位年輕的媽媽,用她異於尋常的“定力”,成功地吸引了我的注意,而且讓我佩服不已。
她家的寶貝大約3歲左右,正是淘氣的不要不要的年齡。就看見孩子撒歡的在前面轉着圈圈跑,她忙不迭的跟在後面追啊追。
孩子跑的快,她在後面追着喊:“寶貝,你真棒,跑的又快又好又穩,是媽媽的偶像哦!”
孩子摔倒了,她急忙扶起來又是揉又是吹:“寶貝,你真棒,摔倒不哭才是男子漢哦!”
孩子碰到別人了,她衝過去一邊仔細的看着自家孩子是否碰到了,一邊心不在焉的給別人道聲歉:“對不起啊,孩子太小,不是故意的。寶寶説對不起啊!”
孩子奶聲奶氣的説句“對不起”,等別人走後,她就趕緊拉着孩子説:“寶貝,你真棒,學會道歉啦!”
只是這位媽媽明顯是想要使用“兒語”,嗓子捏的細細的,做作的“嗲”,聽起來真的有些不舒服,不過也許她家孩子聽起來會好一點吧!
那個孩子是一直圍着小花壇在轉圈跑,而我家小寶正在花壇邊的凳子上玩魔尺,於是他停下來看了一會兒,伸手就要搶着玩。小寶自然是不給的,把魔尺握的緊緊地。
我坐在長椅的旁邊,看着兩個孩子的爭搶,還沒有來得及説話。
那位媽媽已經衝到我們面前,看着我家小寶説:“小朋友,你的玩具讓弟弟玩一玩啊!你看,要知道分享,對不對?”
小寶有些吃驚地抬頭看看“居高臨下”的她,又轉頭無助的看看在旁邊的我。
那位媽媽居然又對我開口,不過言不由衷的話聽起來有些虛偽:“這是你家孩子吧!看起來好可愛啊!你看他的玩具,能不能讓我兒子玩一玩?”
我看着小寶,拉着他的手,輕輕問他:“你想不想和弟弟一起玩?”
小寶緊張的搖搖頭。
我抬頭對那位媽媽笑笑:“現在的孩子都很有主見的。”
那個孩子看見小寶搖頭,直接大哭起來:“不嘛,不嘛,我就要玩,就要玩!你替我要過來!”
媽媽趕緊抱着她家寶貝,坐在小寶旁邊,幾乎要貼着小寶,繼續捏着嗓子游説:“阿姨知道你是個好孩子,你看弟弟都哭了,他好喜歡你的玩具啊,就讓他玩玩吧!”
可是我家小寶卻更緊張了,立即躲到我的懷裏,我知道他大約是不適應這種感覺。
我再次抬頭對着那位媽媽笑了笑,低聲説了句“抱歉”,然後抱着小寶走了。
然後,我就聽到那位媽媽惡狠狠的對自己孩子説:“人家不給你玩,你就別哭了,沒用的!”完全沒有了剛才那種温柔誇讚的聲音。
奇怪的是,那個孩子的哭聲也戛然而止。
我沒有回頭去看他們母子,但是心中卻真的有些吃驚。
很明顯,孩子習慣於媽媽“嗲聲嗲氣”的誇獎,也習慣於媽媽“惡狠狠”的叱責。而且能夠在媽媽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下游刃有餘的切換自己的狀態。
才3歲的寶寶而已啊!
其實,很多父母和孩子説話的時候,總是不自覺地開始扮演某種自己想象中的父母角色。雖然使用着孩子氣的語言,但是從説話的姿勢以及語氣來講,都是高高在上的,以自己是孩子的“師者”自居,包括一連串的“誇讚:你真棒!”,都明顯是言不由衷或者敷衍的;也因此才會經常“破功”,導致誇獎與叱責在一瞬間產生瞬移。
而孩子的感覺是非常敏鋭的,他們每日生活的重點,都是在不斷地觀察父母、模仿父母。因此他們能充分感覺到父母的表達中,有多少成份是發自內心的,有多少成份是敷衍了事的。
只有父母是真心賞識孩子,認同孩子,那麼父母的表揚才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而不是説,父母時刻提醒着自己,要對孩子説“你真棒”!否則很快就會發現,孩子對於聽到的“誇獎”,真的是越來越無動於衷了。
另外,在表揚孩子時,並不僅限於語言的表達,也可以是其它如情緒、肢體語言等等,而且往往這些情緒、肢體語言的表達是最真實的。比如摸摸孩子的小腦袋,緊緊的擁抱一下,親吻他的額頭等等,都可以讓孩子得到很大的滿足和愉悦感。
而錯誤的、敷衍的、不走心的鼓勵和誇獎,可能會帶給孩子更多的自卑感。
比如説,寶寶回來告訴媽媽説,自己今天在幼兒園裏畫畫,老師表揚她了。
媽媽要怎麼回答呢?
答案一定是不統一的,但是其中最容易出現,又是最錯誤的回答,就是“寶貝,你是最棒的!”
因為如果總是用“你是最漂亮的”、“你是最可愛的”、“你是最棒的”這樣的詞來鼓勵孩子,會在不知不覺中給孩子太多的壓力。會令孩子對自己期望同樣過高,從而壓力過大,最終不能承受。
尤其是孩子入了幼兒園之後,小朋友們越來越多,他漸漸發現,原來媽媽一直誇他畫畫是最棒的,可是明明畫的比自己好,蘭蘭畫畫也比自己好……自己並不是最好的。
心理學家做過一項調查,發現盲目誇大地表揚孩子會導致孩子自我懷疑,令孩子不自信。只有恰當的符合事實的表揚和鼓勵才會真正對孩子有益。
所以,放棄不切實際地表揚;用“你今天的裙子真漂亮”來替換“你就是最漂亮的”;而“寶貝今天講的這個故事真有趣”比“寶貝講故事是全班最棒的”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