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九成中老年人患有骨質疏鬆症

記者 陳敏 通訊員 徐東芝

家住慈溪的宋阿姨因為嚴重骨質疏鬆引起髖骨骨折,已度過了一年的輪椅生活。她做夢也沒有想到,有一天,她不僅重新站了起來,而且還能行走自如。

69歲的宋阿姨是幸運的,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像宋阿姨一樣的老年患者在骨折後因為治療方式不當,最後走到人生的終點。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市第二醫院)醫生、市骨質疏鬆防治臨牀指導中心常務副主任費錦萍提醒廣大中老年患者:因嚴重骨質疏鬆引起的髖骨骨折,是可防可治的。

隨着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骨質疏鬆症已成為我國面臨的重要公共健康問題。2018年至2019年,寧波市骨質疏鬆防治臨牀指導中心開展了覆蓋10個區縣(市)的骨質疏鬆高危人羣篩查活動,對2069例平均年齡為66歲左右的本地居民進行篩查,其中男性574例,女性1495例,結果顯示有2025例被判斷為骨質疏鬆高危人羣,比例高達97.9%。

“由於初期沒有明顯的臨牀表現,骨質疏鬆也被稱為‘靜悄悄的流行病’,很容易被忽視。但隨着病情進展, 患者會出現骨痛,脊柱變形, 甚至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等後果。部分患者也可能一直沒有臨牀症狀,直至發生骨折。”費錦萍説,這就導致市民對骨質疏鬆症認知普遍不足,沒有采取及時的防控措施,骨密度檢測率較低,延誤了骨質疏鬆症防治的有利時機。

與普通的骨折相比,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危害更大, 是老年患者致殘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尤以髖骨骨折為甚。老年患者發生髖骨骨折後,很多人覺得年紀大了,手術治療不一定受得了,於是能不做手術就不做手術,選擇了保守治療,結果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事實上,保守治療會一定程度地增加褥瘡、肌肉萎縮、肺炎和泌尿道感染等併發症發生的風險。有研究顯示,因處置不當,只有約30%的患者可以恢復到傷前的生活水平,相當比例的患者生活無法自理,致殘率高達50%,15%-20%髖部骨折的患者在10年內死亡,由於併發症的存在,老年髖骨骨折患者死亡風險比同齡人羣高3倍。因為髖骨骨折的高致殘率和高致死率,也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

而及時進行手術治療,並儘快進行抗骨質疏鬆的藥物治療和康復治療等,將能夠有效預防上述情況的發生。

費錦萍建議,65歲以上的女性、70歲以上的男性,以及有骨質疏鬆危險因素、骨質疏鬆性骨折史等的患者,一定要到醫院做一下骨密度檢查。

來源:寧波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57 字。

轉載請註明: 超九成中老年人患有骨質疏鬆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