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寶貝喜歡扔東西,我們應該停止嗎?

由 淡圖強 發佈於 健康

大媽都知道寶寶扔東西是在探索世界,認識世界,也是他們進入空間關係敏感期的一種具體表現。然而,當寶寶從6個月開始出現扔東西的行為,直到2歲左右仍然保持扔的樂趣,這背後的秘密又是什麼?或者您也和我一樣,還在迷茫中……

兩個外孫7個月時出現扔東西的行為,現在1歲7個月了,扔東西越演越烈,可謂扔的高手,經常有意無意地把手裏的玩具扔出去砸到對方的頭,搞得全家人時刻不敢放鬆警惕,只要他們其中的一個一抬手,馬上做好對另一個的防護準備。一天,駿駿又開始把小桌上的玩具一個個往地上扔,扔完了之後的一個動作讓我頓時醒悟,整個晚上陷入了回憶之中……??

我記得孫子1歲以前,那時候,他們小手的伸肌還不成熟,他們不會放下手中的玩具,拿第二個玩具,所以不自覺地讓玩具滑下來,然後就拿新玩具。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們逐漸有意識地通過扔玩具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例如,當他們玩夠了玩具,不想再玩了,他們就會把玩具扔掉,尋找新玩具。當他們想要得到對方的玩具,並試圖與自己的玩具交換而沒有成功時,他們會感覺很糟糕,並把玩具扔出去發泄自己的不快。當他們和大人玩玩具時,他們也會把玩具扔給大人,好像他們想和大人分享一樣。如果他們沒有預防措施,如果撞到他們的頭,仍然會很痛。

1歲以後,他們的扔東西的行為開始升級。一次,城城在無意識狀態下把一袋子識字木塊撒了一地,發出“嘩啦啦啦”的一陣響聲後,他們呆住了,瞬間之後哈哈大笑,好像得到了很大的滿足感,自此之後,無目地的整筐、整袋往外倒、撒玩具、一件一件的從筐裏掏着扔東西成了家常便飯。另外,他們知道用扔玩具的方式保護自己心愛的玩具了。比如,城城為了保護自己心愛的玩具不被哥哥搶,會把自己手裏的玩具扔倒沙發後面或沙發底下,然後轉身告訴駿駿“沒!”駿駿也會學着城城的樣子把自己喜歡的玩具扔到沙發底下……

1歲2個月後,他們不滿足於只玩一個玩具了,於是喜歡把玩具扔得到處都是,然後自由地挑選喜歡的玩具遊戲,就像深山探寶一樣,拿起來看看扔掉,再拿起來一件看看玩玩,好不自在。1歲半了,後他們開始探索性、創造性地扔東西了。比如,模仿開挖土車的叔叔挖土:他們會把玩具、圖書扔滿地,然後拿着挖土車把扔在地上的東西一件一件“挖”起來,嘴裏還不停的説着“挖、挖”。

1歲7個月了,一天,我拿着笤帚掃他們掉在地上的飯粒,笤帚又成了他們爭搶、模仿勞動的工具,掃着掃着,駿駿拿着笤帚跑到小桌子前把桌上的玩具一個個扔的到處都是,我剛準備開口説他,只見他拿起笤帚對着地上的玩具掃了起來。駿駿這個舉動好像突然向我打開了他扔東西的秘密之門——他已經不甘心模仿掃地了,所以才把玩具扔到地上代替垃圾進行清掃。此刻扔玩具説明他已經對自己的行為有了目的要求。

孩子從第一次扔東西便開始了認知世界的歷程。他們通過拋、撒、扔、移動物體,或者把容器裏面的東西取出來,把外面的東西塞進容器來探索空間,感知他和物體空間之間的關係,這是孩子認知空間的最初形式,也是他們心智發展的一個階段行為。因此,扔東西是促進孩子智力發育的好時機,我們做家長的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理解和接納他們的行為。

當我們知道了“扔東西”這個行為是孩子2歲前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就沒必要有太多的焦慮和煩惱了。儘量滿足孩子扔的願望,想辦法給孩子提供一些可以扔的物品比如:毛絨玩具、橡膠玩具、塑料玩具、積木、皮球等,讓寶寶盡情地扔,並和孩子一起探索、遊戲,珍惜這份難得的親光。給孩子創建一個投球的籃筐,引導孩子玩投球遊戲,當孩子把球投進去了之後,要及時表揚,還可以引導孩子把其它物品往籃筐裏投,得到滿足他就會減少亂扔東西的行為了。

爸爸媽媽要耐心關注自己的寶寶,正確區分辨別他是探索、感知去扔東西,還是因為發泄情緒扔東西。如果是因為發泄情緒扔東西,爸爸媽媽就應該及時糾正了。要先跟寶寶進行溝通,瞭解他鬧情緒的原因,讓他感受到自己被重視,然後告訴他不高興了就扔東西是不對的,並鼓勵他把扔出去的東西撿回來。